B超手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32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B超手臂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B超用手臂架。
背景技术
B超作为一种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影像学科,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 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在医护人员临床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超声探头对患者的患部进行来回连贯地、动态地探射检查,而不间断的、长时间的检查往往会使医护人员感觉手臂酸痛,从而影响到检查,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现场操作简便,能减轻医护人员身体负担,保证检查效果的B超手臂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超手臂架,包括底座盘,底盘上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前端具有连接带,套圈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臂主体,支撑臂主体前端具有连接头,调节臂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头转动连接,调节臂上套装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通过第二旋紧螺丝与调节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主体,支撑杆主体上套装有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通过第一旋紧螺丝与支撑杆主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支撑杆主体上套装有第一套管,调节臂上套装有第二套管,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的调节以更好的适应检查的需求,又由于支撑臂包括支撑臂主体,支撑臂主体前端具有连接头,调节臂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周向方向进行调节,更加便于操作使用,支撑臂前端具有连接带,套圈与连接带固定连接,医护人员可以将手穿过套圈并自然放松,套圈可以承托住医护人员的手臂,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在B超检查时手臂的酸痛感,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同时现场操作也十分简便,减轻了医护人员检查时手臂的酸痛感,更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检查需求进行各种方向的调节,使检查效果更佳。
以下结合附图
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B超手臂架,包括底座盘1,底盘I上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3,支撑臂3前端具有连接带4,套圈5与连接带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3包括支撑臂主体3-1,支撑臂主体3-1前端具有连接头3-1-1,调节臂3-3通过连接杆3-2与连接头3-1-1转动连接,调节臂3-3上套装有第二套管3-4且第二套管3_4通过第二旋紧螺丝3-5与调节臂3-3固定连接。如图I所示,所述支撑杆2包括支撑杆主体2-1,支撑杆主体2-1上套装有第一套管2-2且第一套管2-2通过第一旋紧螺丝2-3与支撑杆主体2-1固定连接。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3-4进行高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的调节,同时转动调节臂2-2进行周向方向调整,当适应检查的需求后,由于支撑臂3前端具有连接带4,套圈5与连接带4固定连接,医护人员可以将手穿过套圈5并自然放松,套圈5可以承托住医护人员的手臂。
权利要求1.一种B超手臂架,包括底座盘(1),底盘(I)上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3),支撑臂(3)前端具有连接带(4),套圈(5)与连接带(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 )包括支撑臂主体(3-1),支撑臂主体(3-1)前端具有连接头(3-1-1),调节臂(3-3 )通过连接杆(3-2 )与连接头(3-1-1)转动连接,调节臂(3-3 )上套装有第二套管(3-4)且第二套管(3-4)通过第二旋紧螺丝(3-5)与调节臂(3-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B超手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包括支撑杆主体(2-1),支撑杆主体(2-1)上套装有第一套管(2-2)且第一套管(2-2)通过第一旋紧螺丝(2-3)与支撑杆主体(2-1)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B超手臂架,包括底座盘,底盘上装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前端具有连接带,套圈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包括支撑臂主体,支撑臂主体前端具有连接头,调节臂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头转动连接,调节臂上套装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通过第二旋紧螺丝与调节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现场操作简便,能减轻医护人员身体负担,保证检查效果。
文档编号A61B8/00GK202636978SQ2012202213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钱丰, 李皓 申请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