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髓内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髓内针。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上用于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方面常采用克氏针。克氏针通过针尖穿过骨头并在骨头内移动,在骨折的地方进行固定。由于现有的克氏针的针尖处于针杆的中心轴处,如图3所示,针尖6位于针体7的中心轴上,当原地旋转针体7时,针尖6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通过旋转针体7而改变针尖的走向。当克氏针在骨头的弯曲段内移动时,针尖进入髓腔内只能沿直线运行,这样容易穿透对侧骨皮质,增加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髓内针,能够在髓腔内改变针的走向。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髓内针,包括针体,其为圆柱体;针头,其为锥体,从所述针体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针头的针尖在所述针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在所述径向截面之内,且在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尖位于所述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4至I倍的所述径向截面的半径。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头的底面与所述针体的接触面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头的锥体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从所述针体的侧面平行地向外延伸。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四个侧面中的另外三个侧面为平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曲面相对。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 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_5mm。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9-10mm,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 2-4. 5_。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螺纹。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刻度。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髓内针,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针尖设置在针体的径向截面内,且在针体的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即将针尖设置为偏心处,能够使得髓内针在髓腔内移动时,通过旋转针体而改变针尖的走向;通过将针头的曲面设置为与针体的侧面平滑过渡的形状,便于简化工艺,易于制作;且由于圆滑的平面相对于有菱角的平面更为圆滑,能够降低髓内针对使用者的损伤,降低使用者的痛苦,还能够达到当髓内针进入髓腔后更容易地沿对侧骨皮质滑动;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螺纹,能够将针体与其它的固定件固定,起到防止髓内针移动的效果;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刻度,能够在进针时掌握针体的进针长度,减少由于没有刻度而进入体内过长导致的痛苦;通过在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在将针体置入合适位置后,在限位部件外约2-3_处剪断克氏针,剪断后针体的尾端可埋藏与使用者体内,这样能防止克氏针沿针体在骨内移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髓内针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髓内针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克氏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髓内针,包括针体,其为圆柱体;针头,其为锥体,从所述针体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针头的针尖在所述针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在所述径向截面之内,且在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应理解,所述针体的径向截面的中心为形心。应理解,由于针体为圆柱体,所以针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则径向截面的中心即为圆形的圆心。现有的克氏针的针尖处于针体的中心轴处,当原地旋转针体时,针尖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针尖6位于针体7的中心轴上,当原地旋转针体7时,针尖6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通过旋转针体7而改变针尖的走向。当克氏针需要在骨头的弯曲段内移动时,针尖进入骨头的髓腔内只能沿直线运行,这样容易穿透对侧骨皮质,增加患者的痛苦。所述髓内针,当原地旋转针体时,针尖的位置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针尖的运行路线。例如,当遇到弯曲的骨头时,由于需要在弯曲处改变针尖的走向以适应弯曲段,可以旋转针体,调整针尖的方向,使得针尖能够顺利通过骨头的弯曲段。[0035]所述针体具有径向截面,由于所述针体为圆柱体,则将针体水平放置,圆柱体的中心轴方向为水平方向,针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截面。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尖位于所述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4至I倍的所述径向截面的半径。应理解,所述径向截面为圆形截面,所述髓内针的针尖在径向的圆形截面上的投影不能与圆形截面的中心重合,才能够达到偏心的效果。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当针尖在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径向截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4r-r时,效果较佳。其中当针尖在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径向截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r时,工艺较为简便,可以为针头与针体平滑过渡,一体制成。其中,r为针体的径向圆形截面的半径。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头的底面与所述针体的接触面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根据具体的工艺,可以选择针头的底面与所述针体的接触面完全或部分重 叠。所述针体的接触面为所述针体与所述针头连接的面。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头的锥体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从所述针体的侧面平行地向外延伸。所述针头可以设置为所述曲面沿与所述针体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针体的侧面重合。采用这种形状能够简化制作工艺,一体制成。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四个侧面中的另外三个侧面为平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曲面相对。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头为锥体,锥体包括多边形的底面、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和第四弧形面,锥体的底面与针体的一端连接,第一斜面与第四弧形面相对,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同时与第一斜面和第四弧形面相交,第四弧形面沿与针体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并与针体的侧面重合。锥体四个侧面汇聚成唯一的一点,此点为针尖。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
8-12mm,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5mm。应理解,所述第二斜面可以与第三斜面的纵长相同。所述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的纵长可以为8mm、8. 5mm、9mm、10mm、11mm、12mm等。应理解,所述第一斜面沿所述针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可以为4. lmm、4. 2mm、4、5mm、4· 8mm>5mm等。其中,mm为毫米,全文同。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
9-10mm,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2-4. 5mm。根据具体工艺,可以采取上述范围内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螺纹。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螺纹,能够将针体与其它的固定件固定,起到防止髓内针移动的效果。应理解,所述螺纹的延伸方向可以沿所述针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刻度。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刻度,能够在进针时掌握针体进入骨内的长度,从而减少由于没有刻度而进入骨内过
长的痛苦。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通过在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在将针体放置在适当位置后,在限位部件之外约2-3_处剪断克氏针,剪断后针体的尾端可埋藏与使用者体内,这样能防止克氏针在骨内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环。[0046]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可以采用医用钛合金或医用不锈钢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髓内针包括第一斜面I、第二斜面2、第三斜面3和圆柱体针体5。图2为图I的侧视图,包括第三斜面3、曲面4和圆柱体针体5。髓内针包括针体5和针头,针体5与针头连接的连接面为图I和图2中针体5右端的圆形面。曲面4沿针体5的轴向方向延伸与针体5的弧形侧面重合,在图2中能够看出,针尖与针体5的弧形侧面为一体,针尖在针体5径向的投影位于径向截面的边缘上。第二斜面2和第三斜面3的纵长相同。第一斜面I与第四弧形 面4相对,通过第二斜面2和第三斜面3连接。综合图I和图2可以看出,第一斜面I、第二斜面2、第三斜面3和曲面4汇聚为一点,汇聚的一点为针尖。通过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髓内针,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针尖设置在针体的径向截面内,且在针体的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即将针尖设置为偏心处,能够使得髓内针在髓腔内移动时,通过旋转针体而改变针尖的走向;通过将针头的曲面设置为与针体的侧面平滑过渡的形状,便于简化工艺,易于制作;且由于圆滑的平面相对于有菱角的平面更为圆滑,能够降低髓内针对使用者的损伤,降低使用者的痛苦,还能够达到当髓内针进入髓腔后更容易地沿对侧骨皮质滑动;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螺纹,能够将针体与其它的固定件固定,起到防止髓内针移动的效果;通过在针体的侧面设置刻度,能够在进针时通过观察针体上的刻度来掌握,从而减少由于没有刻度而进入体内过长导致的痛苦;通过在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在将针体置入合适位置后,在限位部件外约2-3_处剪断克氏针,剪断后针体的尾端可埋藏与使用者体内,这样能防止克氏针沿针体在骨内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髓内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针体,其为圆柱体; 针头,其为锥体,从所述针体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针头的针尖在所述针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在所述径向截面之内,且在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位于所述径向截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4至I倍的所述径向截面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底面与所述针体的接触面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锥体具有四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为曲面,所述曲面从所述针体的侧面平行地向外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侧面中的另外三个侧面为平面,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曲面相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8_12mm,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_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和所述第三斜面的纵长为9-10mm,所述第一斜面的纵长为4. 2-4. 5_。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螺纹。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侧面具有刻度。
10.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髓内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尾端设置限位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髓内针,能够在髓腔内改变针的走向。一种髓内针,包括针体,其为圆柱体;针头,其为锥体,从所述针体的一端向外延伸,所述针头的针尖在所述针体的径向截面上的投影在所述径向截面之内,且在所述径向截面的中心之外。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2537637SQ2012202272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孟和, 李洪德 申请人:北京奇凯华克科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