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眼科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缝合器。
背景技术:
眼科缝合手术是非常细微的工作,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眼科缝合时,需要一手用镊子固定缝合部位,另一手持止血钳钳夹缝合针进行缝合 ,现有的缝合针需要将针体整个穿过缝合部位,由于眼科的手术操作比较微细,这就很不容易进行操作,给眼科医生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眼科缝合器,缝合器类似于镊子结构,可以利用左、右镊臂固定住缝合部位,而左镊臂的缝合针设计可以不用针体穿过患者的缝合部位即可进行手术缝合,使手术操作变得简单、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眼科缝合器,包括镊柄、左镊臂、右镊臂、穿线槽、针体、针尖、穿线管、出线孔,所述镊柄上设有左镊臂和右镊臂,所述右镊臂上部设有穿针槽,所述左镊臂上部设有针体,所述针体内设有出线管,所述针体前部设有针尖,所述针尖设有出线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眼科医生的工作难度,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科缝合器结构示意图。图中I、慑柄;2、左慑臂;3、右慑臂;4、穿线槽;5、针体;6、针尖;7、穿线管;8、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科缝合器,包括镊柄I、左镊臂2、右镊臂3、穿线槽4、针体5、针尖6、穿线管7、出线孔8,本实用新型的制作简单,首先制作一个镊子,有镊柄I、左镊臂2和右镊臂3,左镊臂2和右镊臂3在镊柄I上部,然后在右镊臂3上部设计制作一个穿针槽4,在左镊臂2上部设计制作一个缝合针,缝合针由针体5、针尖6组成,在针体5前部安装针尖6,缝合针的针体5内为中空的穿线管7,在针尖6设有出线孔8,可以使缝合线能从针体5的穿线管7中进入,并从针尖6的出线孔8内穿出。使用时,首先医生手握镊柄1,将缝合线从针体5的穿线管7穿入,并从针尖6的出线孔8穿出,然后再手捏住左镊臂2和右镊臂3,把其固定到需要缝合部位,同时使缝合针的针尖6刺入缝合部位,并将缝合线经过穿针槽4引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眼科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镊柄、左镊臂、右镊臂、穿线槽、针体、针尖、穿线管、出线孔,所述镊柄上设有左镊臂和右镊臂,所述右镊臂上部设有穿针槽,所述左镊臂上部设有针体,所述针体内设有出线管,所述针体前部设有针尖,所述针尖设有出线孔。
专利摘要一种眼科缝合器,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缝合器。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的一种眼科缝合器,缝合器类似于镊子结构,可以利用左、右镊臂固定住缝合部位,而左镊臂的缝合针设计可以不用针体穿过患者的缝合部位即可进行手术缝合,使手术操作变得简单、省时省力。一种眼科缝合器,包括镊柄、左镊臂、右镊臂、穿线槽、针体、针尖、穿线管、出线孔,所述镊柄上设有左镊臂和右镊臂,所述右镊臂上部设有穿针槽,所述左镊臂上部设有针体,所述针体内设有出线管,所述针体前部设有针尖,所述针尖设有出线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眼科医生的工作难度,同时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2568614SQ20122022917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郭齐亮 申请人:郭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