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主要用于膝关节置换术中准确定位股骨头中。
背景技术: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单髁置换术(UKA)两种。正确的下肢力线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呈显著的相关性。术中为了确立正确的下肢力线,骨科医师需要在术前和术中精确的定位股骨头中心点。然而,目前缺乏一种有效且简便的办法来准确判断股骨头中心。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可以在术前或术中准确的 定位股骨头中心,同时便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仅需一人即可以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操作更方便,更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该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设计巧妙,可以在术前或术中准确地定位股骨头中心,同时便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仅需一人即可以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操作更方便,更准确,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点是,包括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和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下部具有间隔对称设置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导杆,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尺,所述导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尺,所述导杆沿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中,所述第二刻度标尺与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所述支架主体插设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平行于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的连线,且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较佳地,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是开口朝下的叉形结构。较佳地,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较佳地,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开有插槽,所述支架主体插设在所述插槽中。更佳地,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顶部插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设进所述插槽并顶紧所述支架主体从而将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固定。较佳地,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标记,所述的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标记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0011 ] 较佳地,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还包括第一滑环,所述支架主体设置有滑槽,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滑环中,所述第一滑环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更佳地,所述第一滑环上设置有第二标记,所述的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二标记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较佳地,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还包括第二滑环,所述第二滑环沿所述第二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更佳地,所述第二滑环上设置有第三标记,所述第三标记对准所述第二刻度标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包括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和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下部具有间隔对称设置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所 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导杆,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尺,所述导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尺,所述导杆沿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中,所述第二刻度标尺与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所述支架主体插设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平行于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的连线,且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从而根据预先测量计算得到的股骨头中心离所述连线的中心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移动导杆至离开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的距离为横向距离(通过第一刻度标尺确定),再在导杆上确定离开所述的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的距离为纵向距离(通过第二刻度标尺确定),从而确定股骨头中心,设计巧妙,可以在术前或术中准确地定位股骨头中心,同时便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仅需一人即可以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操作更方便,更准确,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和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拍摄的骨盆正位片的两侧髂前上棘和股骨头中心的解剖标记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包括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和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2,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下部具有间隔对称设置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2包括支架主体21和导杆22,所述支架主体21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尺23,所述导杆22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尺24,所述导杆22沿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21中,所述第二刻度标尺24与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刻度标尺24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所述支架主体21插设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上部,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平行于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的连线(未示出),且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所述的第二刻度标尺24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可以是O刻度线,也可以是其它刻度线,优选O刻度线。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的所述的第一刻度标尺23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可以是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中心O刻度线,也可以是其它刻度线,优选中心O刻度线。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I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是开口朝下的叉形结构。为了定位稳定,方便操作,请参见图I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2。所述支架主体21插设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上部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I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 I的上部开有插槽13,所述支架主体21插设在所述插槽13中。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I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顶部插设有两个固定螺栓14,两个所述固定螺栓14和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均沿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固定螺栓14分别穿设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上部和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从而将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固定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上部中。为了便于支架主体21插入时准确定位,较佳地,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标记15,所述的第一刻度标尺23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标记15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请参见图I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中心O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标记15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所述导杆22沿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21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2还包括第一滑环25,所述支架主体21设置有滑槽26,所述导杆22固定在所述第一滑环25中,所述第一滑环25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26中。为了对准准确方便,较佳地,所述第一滑环25上设置有第二标记27,所述的第二刻度标尺24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二标记27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刻度标尺24的端部O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二标记27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为了便于确定股骨头中心10在导杆22上第二刻度标尺24的位置,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2还包括第二滑环28,所述第二滑环28沿所述第二刻度标尺24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22上。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股骨头中心10在导杆22上第二刻度标尺24的位置,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环28上设置有第三标记29,所述第三标记29对准所述第二刻度标尺24。请参见图I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标记15为一标线,第二标记27和第三标记29为红色标记点。为了方便观察,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和支架主体21均为透明部件。[0032]使用本实用新型确定股骨头中心10时首先,请参见图3所示,拍摄标准的骨盆正位片,确定解剖标记点(两侧髂前上棘20和30,股骨头中心10)。在正位片X线片上测量股骨头中心10相对两侧髂前上棘20和3 O的连线的中心的横向距离a及纵向距离b,按照比例尺的缩放比例,换算成实际的距离(横向距离A及纵向距离B)。然后,将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下部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分别与两侧髂前上棘处20和30固定,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11之间的距离调节到位后借助于固定螺栓14固定。在定位孔12内用丝线固定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于手术床两侧,加强稳定。接着,把支架主体21嵌入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I的插槽13,所述第一刻度标尺23的中心O刻度线与第一标记15相对,即为正确的位置,因为第一标记15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最后,按前面测出的实际距离(横向距离A及纵向距离B),移动第一滑环25和第二滑环28至相应的位置(第一滑环25的第二标记27对准的第一刻度标尺23的刻度线离第一刻度标尺23的中心O刻度线的距离为横向距离A,第二滑环28的第三标记29对准的第二刻度标尺24的刻度线离第二刻度标尺24的端部O刻度线的距离(也就是离第一刻度标尺23的距离)为纵向距离B),第二滑环28的第三标记29即为股骨头中心10。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设计巧妙,可以在术前或术中准确地定位股骨头中心,同时便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仅需一人即可以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操作更方便,更准确,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1.一种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和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下部具有间隔对称设置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对可调,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导杆,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刻度标尺,所述导杆上设置有第二刻度标尺,所述导杆沿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中,所述第二刻度标尺与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所述支架主体插设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一刻度标尺平行于两个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的连线,且所述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是开口朝下的叉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开有插槽,所述支架主体插设在所述插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顶部插设有两个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和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均沿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固定螺栓分别穿设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和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从而将所述髂前上棘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标记,所述的第一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一标记对准所述连线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还包括第一滑环,所述支架主体设置有滑槽,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滑环中,所述第一滑环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环上设置有第二标记,所述的第二刻度标尺的其中一根刻度线通过所述第二标记对准所述第一刻度标尺。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还包括第二滑环,所述第二滑环沿所述第二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环上设置有第三标记,所述第三标记对准所述第二刻度标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股骨头中心定位仪,其中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下部具有间隔对称设置的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距离相对可调,股骨头中心定位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导杆,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刻度标尺,导杆沿第一刻度标尺的长度方向可滑动设置在支架主体中,第二与第一刻度标尺垂直设置且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第一刻度标尺,支架主体插设在两侧髂前上棘固定支架的上部,第一刻度标尺平行于两个髂前上棘固定结构的连线且其中一根刻度线对准连线的中心。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可在术前或术中准确定位股骨头中心,同时便于膝关节置换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力线的改变情况,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操作更方便准确,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2554085SQ201220240720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涂意辉, 薛华明, 蔡珉巍, 马童, 刘晓东, 文涛 申请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