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
背景技术:
对伤口进行彻底地清洗是外伤处理的必要步骤。对于头部外伤患者,通常是在剃去伤口附近的毛发后,利用生理盐水、双氧水等对伤口及其周边进行清洗。由于外伤伤口附近本身就会有较多污垢,现有技术中又没有相应的护理工具,清洗过程中大量消毒水、血 水、污垢等经常流到患者身上、衣服上,并造成急诊床、地面等诊疗环境的污染,给医护人员的后续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方便卫生的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主要由集水托板、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构成,所述集水托板为弧形槽状结构,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分别设置在集水托板的两端,且集水托板靠近颈部定位挡水件的一端高于集水托板靠近集水斗的一端。所述颈部定位挡水件优选可塑柱体结构,集水托板通过软质挡水膜与颈部定位挡水件相连接,使颈部定位挡水件与患者颈部能够达到良好贴合。所述集水托板优选底板及衬垫构成,衬垫固定在底板上侧,且底板上开有若干导流槽。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一)为头部外伤清洗提供专用污水收集用具,避免清洗污水对患者身体、衣服及诊疗环境等造成污染,能够提闻治疗效率及质量;(二)使用方便,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所示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的A向视图;附图3是沿图I中B-B线的剖视图;附图4是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0015]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由集水托板I、颈部定位挡水件2、软质挡水膜3及集水斗4构成。所述集水托板I为弧形槽状结构,由底板1-1、衬垫1-2构成。衬垫1-2固定在底板1-1上侧,并且在底板1-1上开有若干导流槽1-3,使清洗污水尽快地流入集水斗4。所述颈部定位挡水件2为可塑材料加工而成的柱体结构。颈部定位挡水件2通过软质挡水膜3与集水托板I的头端相连接。集水斗4顶端与集水托板I的尾端固定连接。集水托板I的头端高于其尾端。使用时,使患者处卧位,将集水托板置于患者头部下方,并将颈部定位挡水件绕置于患者颈部。在集水斗下方放置水桶后,即可以常规方法对患者外伤处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权利要求1.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集水托板、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构成,所述集水托板为弧形槽状结构,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分别设置在集水托板的两端,且集水托板靠近颈部定位挡水件的一端高于集水托板靠近集水斗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定位挡水件为可塑柱体结构,集水托板通过软质挡水膜与颈部定位挡水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托板由底板及衬垫构成,衬垫固定在底板上侧,且底板上开有若干导流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其结构主要由集水托板、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构成,所述集水托板为弧形槽状结构,颈部定位挡水件及集水斗分别设置在集水托板的两端,且集水托板靠近颈部定位挡水件的一端高于集水托板靠近集水斗的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外伤清洗污水收集垫具有种结构简单、使用过程方便卫生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2568469SQ20122024335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刘茜, 崔峰 申请人: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