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点放式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点放式按摩器」新结构,其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可连续扣打经络穴位或压按躯体的理疗器械,适用于中医药棒疗法;或振穴、按摩、拍打疗法,通过专业疗程后能够有效舒缓全身的酸痛病症。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型态已趋于工商化,上班族因长时间工作、饮食不当、运动量不足或休眠姿势不正确等因素而常有腰酸背痛症状,偏生这样的腰酸背痛常不易诊察出原因,轻微的酸痛或许稍加休息即可恢复,但若症状持续较长的时间即可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或日常作息,部份人士会选用按摩棒I来轻敲击酸痛区(请参阅
图1),该按摩棒I结构主要由一握杆12端连结一可挠棒10,可挠棒10端再连结一锤体14,其中,该锤体14的下缘由发泡软材料形成触端16,若独自使用按摩棒I常有二个较大困难,譬如:酸痛部位常发生在背腰不易伸手触及处而难搔痛痒;又如肥胖者以简易型的按摩棒I轻敲击酸痛区却因肉厚而不能达到按摩穴位的目的,故而发明人有研发点放式按摩器8的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点放式按摩器,其具有可连续扣打经络穴位或压按躯体的理疗器械,适用于中医药棒疗法;或振穴、按摩、拍打疗法,通过专业疗程后能够有效舒缓全身的酸痛病症。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点放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一壳及一盖形成的容纳空间中隔位置入有一马达,马达轴心开放端形成斜齿轮,其中,该轴心上分别穿入卡板的中央穿孔及偏位板侧的长孔,又偏位板对应斜齿轮穿出端近中央位置则形成有一凸轴并卡入有一偏心轮,该偏心轮圈形成与斜齿轮相啮合且轮面设有一向外伸出的偏心轴,又偏心轮二侧分别开有卡孔供各穿置有销与壳固结,而偏心轴上则挂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上非中央位置形成有一垂向的移位环,移位环内形成有环孔,滑动杆左右分别以一设有方孔的方柱及圆柱予以卡固,方柱及圆柱基底与壳固结,而滑动杆穿出方柱的方孔端杆上设有数个螺孔并以等数螺丝螺合一连接杆的衔接端,该连接杆的衔接端另端则形成螺管状可螺合一承杯,该承杯中贯穿结合一螺杆,而承杯杯孔内可容纳一锤体,该锤体为发泡软材料,锤体底缘为一卡环,卡环中心朝向锤体内设有一内螺管,即内螺管插入锤体并与承杯的螺杆相螺合,马达以电线连通到感应开关,指扣扳机时令感应开关受信即可驱动马达并连动轴心的斜齿轮,因斜齿轮啮合着偏心轮而令偏心轮上的偏心轴作绕圈运动,随着偏心轴作绕圈运动会让偏心轴在滑动杆椭圆孔呈上、下位移而令滑动杆作往复运动,而滑动杆连动到锤体,故而当操作者一手持固定在壳上的握把另手扣扳机时即令锤体而作点击按摩。所述点放式按摩器,其中,该滑动杆穿出方柱的方孔端杆上形成外螺纹并螺入于一二端各设有螺孔的转接环中,该转接环的另端螺孔内则螺合一承杯,该承杯中贯穿结合一螺杆,该承杯杯孔内可容纳一锤体。所述点放式按摩器,其中,其按摩器马达轴心上可穿套一风扇,随着轴心的旋动可令风扇扇叶旋风帮助马达散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具有可连续扣打经络穴位或压按躯体的理疗器械,适用于中医药棒疗法;或振穴、按摩、拍打疗法,通过专业疗程后能够有效舒缓全身的酸痛病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按摩棒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壳、盖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关机状态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机的往复中段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机的往复末段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I按摩棒10可挠櫸
12握杆14锤体
16触端18卡环
19内螺管2承杯
20螺杆22杯孔
3马达30轴心
32斜齿轮34风扇
35扇叶36穿孔
4偏位板40长孔
42凸轴44卡-孔
45销46偏心轮
48偏七、轴5滑动杆 50移位环52椭圆孔
56螺孔58螺丝
6连接杆60衔接端
62://柱64方孔
6611111-:7 扳机
70感应开关72电线
74卡板8点放式按摩器
80握把9壳
90盖92容纳空间
94转接环96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是有关一种可持续提供点击酸痛区的点放式按摩器8 (请参阅图2),该点放式按摩器8主要由一壳9及一盖90形成的容纳空间92中隔位置入有一马达3,马达3轴心30开放端形成斜齿轮32,其中,该轴心30上分别穿入卡板74的中央穿孔36及偏位板4侧的长孔40,又偏位板4对应斜齿轮32穿出端近中央位置则形成有一凸轴42并卡入有一偏心轮46,该偏心轮46圈形成与斜齿轮32相啮合且轮面设有一向外伸出的偏心轴48,又偏心轮46 二侧分别开有卡孔44供各穿置有销45与壳9固结,而偏心轴48上则挂有一滑动杆5,该滑动杆5上非中央位置形成有一垂向的移位环50,移位环50内形成有环孔52,滑动杆5左右分别以一设有方孔64的方柱62及圆柱64予以卡固,方柱62及圆柱66基底与壳9固结,而滑动杆5穿出方柱62的方孔64端杆上设有数螺孔56并以等数螺丝58螺合一连接杆6的衔接端60,该连接杆6的衔接端60另端则形成螺管状可螺合一承杯2,该承杯2中贯穿结合一螺杆20,而承杯2杯孔22内可容纳一锤体14,该锤体14为发泡软材料,锤体14底缘为一卡环18,卡环18中心朝向锤体14内设有一内螺管19,即内螺管19插入锤体14并与承杯2的螺杆20相螺合(请参阅图3、图4)。又本实用新型点放式按摩器8的实施例(请参阅图3)是马达3以电线72连通到感应开关70,指扣扳机7时令感应开关70受信即可驱动马达3并连动轴心30的斜齿轮32,因斜齿轮32啮合着偏心轮46而令偏心轮46上的偏心轴48作绕圈运动,随着偏心轴48作绕圈运动会让偏心轴48在滑动杆5椭圆孔52呈上、下位移而令滑动杆5作往复运动,而滑动杆5连动到锤体14,故而当操作者一手持固定在壳9上的握把80且另手指扣扳机7时即令锤体14触端16作点击按摩(请参阅图5 图7)。而本实用新型点放式按摩器8另一实施例为滑动杆5穿出方柱62的方孔64端杆上形成外螺纹96并螺入于一二端各设有螺孔56的转接环94中,该转接环94的另端螺孔56内则螺合一承杯2,该承杯2中贯穿结合一螺杆20,而承杯2杯孔22内可容纳一锤体14 (请参阅图8) ο又本实用新型的马达3轴心30上可穿套一风扇34,随着轴心30的旋动可令风扇34扇叶35旋风帮助马达3散热(请参阅图2、图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点放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一壳及一盖形成的容纳空间中隔位置入有一马达,马达轴心开放端形成斜齿轮,其中,该轴心上分别穿入卡板的中央穿孔及偏位板侧的长孔,又偏位板对应斜齿轮穿出端近中央位置则形成有一凸轴并卡入有一偏心轮,该偏心轮圈形成与斜齿轮相啮合且轮面设有一向外伸出的偏心轴,又偏心轮二侧分别开有卡孔供各穿置有销与壳固结,而偏心轴上则挂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上非中央位置形成有一垂向的移位环,移位环内形成有环孔,滑动杆左右分别以一设有方孔的方柱及圆柱予以卡固,方柱及圆柱基底与壳固结,而滑动杆穿出方柱的方孔端杆上设有数个螺孔并以等数螺丝螺合一连接杆的衔接端,该连接杆的衔接端另端则形成螺管状可螺合一承杯,该承杯中贯穿结合一螺杆,而承杯杯孔内可容纳一锤体,该锤体为发泡软材料,锤体底缘为一卡环,卡环中心朝向锤体内设有一内螺管,即内螺管插入锤体并与承杯的螺杆相螺合,马达以电线连通到感应开关,指扣扳机时令感应开关受信即可驱动马达并连动轴心的斜齿轮,因斜齿轮啮合着偏心轮而令偏心轮上的偏心轴作绕圈运动,随着偏心轴作绕圈运动会让偏心轴在滑动杆椭圆孔呈上、下位移而令滑动杆作往复运动,而滑动杆连动到锤体,故而当操作者一手持固定在壳上的握把另手扣扳机时即令锤体而作点击按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放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穿出方柱的方孔端杆上形成外螺纹并螺入于一二端各设有螺孔的转接环中,该转接环的另端螺孔内则螺合一承杯,该承杯中贯穿结合一螺杆,该承杯杯孔内可容纳一锤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放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按摩器马达轴心上可穿套一风扇,随着轴心的旋动可令风扇扇叶旋风帮助马达散热。
专利摘要一种点放式按摩器,一壳及一盖形成的容纳空间中隔位置入有一马达,马达轴心开放端形成斜齿轮,该轴心上穿入卡板及偏位板侧,偏位板上形成有一凸轴并卡入有一偏心轮,偏心轮圈与斜齿轮相啮合且轮面设有一向外伸出的偏心轴,偏心轴上则挂有一滑动杆,该滑动杆上非中央位置形成有一垂向的环孔,滑动杆以等数螺丝螺合一连接杆的衔接端,衔接端另端则形成螺管状可螺合一锤体,操作者扣扳机时即令锤体而作点击按摩。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连续扣打经络穴位或压按躯体的理疗器械,适用于中医药棒疗法;或振穴、按摩、拍打疗法,通过专业疗程后能够有效舒缓全身的酸痛病症。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909081SQ2012202447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简经芳 申请人:简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