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35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与疲劳监测的装置。
技术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许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常常感觉到困乏和疲劳,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很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对人体睡眠与疲劳状态的监测已经越来越引起现代医学的关注。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例如飞行员和驾驶员等,他们的瞌睡和疲劳甚至会酿成重大事故,损害他人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人的疲劳状态和睡眠状况。另外,人的睡眠状况和疲劳状态会随着环境、时间、工作负荷等条件和因素不断发生变化,要想更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就必须要长时间连续监测,就需要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 低功耗便携式设备,在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同时长时间全天候工作。多导睡眠检测仪是现在最常用的睡眠检测手段,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各大医疗院所。但是,因体积较大,人体传感器连接较多,连线复杂等原因只适合在医院病床上使用,使用地点环境受限,舒适度欠佳,无法用于日常睡眠与疲劳监测。为了解决多导睡眠检测仪成本高、消耗大、操作复杂、舒适度差等问题,人们研制了床垫式无干扰睡眠检测分析仪。仪器系统由单/多个床垫和床旁装置、传输线路、中央控制盒和计算机主机组成,使用过程中被测者只需躺卧在床垫上即可,无需黏贴电极,这大大提高了睡眠监测的舒适度,降低了操作的复杂度。目前该种方法专用于睡眠中心和实验室,服务于飞行员、驾驶员、运动员等特殊人员,也存在仪器体积大、不便携,使用环境受限等问题。疲劳检测方面,目前常见的方法有脑电图测量、闪光融合频率、智力精神测验、动作变化测量。这些方法需要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才能实现,比如脑电图仪、电极,闪光频率仪、眼罩,智力精神测验问卷或软件,人体动作摄影机、标志发光物。现有的疲劳和睡眠监测仪器与方法普遍存在体积设备较大、使用环境条件受限等问题,均无法在人们正常工作生活条件下实现便携式长时间全天候的测量,无法满足日常监测与保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提供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体便携式睡眠与疲劳检测设备,能够长时间全天候检测人体睡眠状况和疲劳状态,维护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对飞行员、驾驶员、运动员等人群的自身睡眠与疲劳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反馈与提醒,保障工作安全,保护个人与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皮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传感器均和核心处理器相连,还包括与核心处理器相连的数据存储芯片。[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皮阻传感器为装置与人体相接的一面上有两个金属电极,其作用是测量皮肤阻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装置内部与电极接触良好,能够以O. I°c的精度测量皮人体肤温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日历芯片,其与核心处理器相连,能为核心处理器提供数据存储芯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数据导出的U SB数据传输接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地磁传感器,其作用是通过测量磁场方位变化辅助测量人体运动和姿态,是判断人体疲劳程度的重要依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三轴陀螺仪,其作用是测量人体运动情况,为判断人体疲劳程度提供依据。睡眠与疲劳监测常态化小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不间断通过贴身小装置监测皮阻、皮温、加速度、大气压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对所测数据进行如下计算分别计算每个时间点上的三维加速度、三维磁场、三维角速度的几何均值,公式如下XYZ 三轴加速度几何均数y; = (Ax2 +Ay2 +Az2)/3XYZ 三轴磁场几何均数y2 = ^(Aix2 +My2 +Mz2)13XYZ三轴角速度几何均数y3 =」(Gx2 +Gy2 +Gz2)/3然后对上面三个指标按照各自的权重系数进行叠加得到加权几何均数;Y = Ic1Y^k2Yfk3Y3 ;kl, k2, k3 为常模加权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判断首先判断体温和皮阻数据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从而判断疲劳检测装置是否佩戴正确;然后对单位时间内的加权几何均数Y进行积分,得到与单位时间内的活动量成正相关的判断指标,该指标与相应时间段内皮肤阻抗变化趋势共同判断人体疲劳,如果Y值和皮肤阻抗变化量都超过了阈值,则可以根据相关数值的大小得到疲劳程度分级;输出疲劳结果和指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疲劳程度描述为五级,I.不疲劳,2.轻度疲劳,3.中度疲劳,4.重度疲劳,5.极度疲劳。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条件下,长时间连续检测人体疲劳与睡眠状况,方便对自身状况进行及时监测有效反馈,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附图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用现代电子技术设计实现了一套便携式睡眠与疲劳检测仪,其形状大小如同手表,使用时人们只需佩戴在手腕上即可。手表表带具有自适应记忆功能,能够自动匹配不同人员的手1: 尺寸。手表体积小功耗低,佩戴使用方便,不仅可以实现计时功能,还可以测量多种环境参数(大气压,地磁场)、运动参数(加速度,角速度)和人体参数(皮肤温度,皮肤阻抗),通过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方法对这些参数进行融合计算,就可以得到人体生理状况信息以及运动姿势与活动量,进而监测人体睡眠状况和疲劳情况。手表表盘为液晶显示屏,可以显示时间和各种参数,表内部电路带有数据存储单元,通过USB接口可与电脑通讯。编写专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读取、显示、分析,多参数数据融合提取疲劳与睡眠相关指标。由小型超薄锂电池驱动。手表表壳有三个功能按键,起到调整时间、显示各种参数·的作用。记忆表带内部是U形钢片,外部附有彩色硅胶涂层。单向弯曲时可以很好的包绕人手腕部,贴合度和松紧度适宜。手表底盖上有两个金属电极,其作用是测量皮肤阻抗。金属电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表体内部与电极接触良好,能够以O. rc的精度测量皮人体肤温度。人体在不同的睡眠阶段的身体活动情况可以由表内运动参数传感器采集并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与环境参数和生理参数数据一起作为睡眠情况判断的依据。手表数据通过USB数据线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处理。处理软件不仅可以读取、保存、打印、分析数据,还可以同时显示各种生理参数的变化趋势,判断运动状态,计算人体活动量,帮助评价人体疲劳程度。本处的手表形式仅仅为举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造成限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皮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传感器均和核心处理器相连,还包括与核心处理器相连的数据存储芯片。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阻传感器为装置与人体相接的一面上有两个金属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装置内部与电极接触良好,能够以O. I°c的精度测量皮人体肤温度。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日历芯片,其与核心处理器相连,能为核心处理器提供数据存储芯片。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晶显示屏和数据导出的USB数据传输接口。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磁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轴陀螺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睡眠与疲劳监测类手表装置,技术方案如下包含皮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大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传感器均和核心处理器相连,还包括与核心处理器相连的数据存储芯片。睡眠与疲劳监测常态化小装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不间断通过贴身小装置监测皮阻、皮温、加速度、大气压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如下判断输出疲劳结果和指数。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条件下,长时间连续检测人体疲劳与睡眠状况,方便对自身状况进行及时监测有效反馈,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保障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文档编号A61B5/16GK202677083SQ2012202573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李烨, 胡文东, 李晓京, 马进, 文治洪, 张利利, 顼红雨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