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吸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妇产科哺乳用辅助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吸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母乳喂养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母婴的感情交流。但目前,乳头凹陷仍为产生哺乳障碍的主要原因,给喂养造成极大的困难,现有技术的吸奶器,种类繁多,制造成本高,负压吸力分散,吸奶效果差,费时费力,经常会出现吸空的现象,无法使婴儿自然顺利地进行哺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吸奶器,可以实现连续吸奶,保证乳汁分泌顺畅,提高母乳喂养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吸奶器,由硅胶按摩纹、吸附头、出奶管、单向进奶阀、双向出气阀、抽气管、负压皮囊、保温层、储奶瓶、瓶塞组成。在吸附头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硅胶按摩纹,吸附头的出口端与出奶管的进口端连接,出奶管通过设在储奶瓶上的瓶塞与储奶瓶连通,在瓶塞上还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与负压皮囊连通。所述的储奶瓶(9)内壁上设有保温层(8)。所述的出奶管(3)上设置有单向进奶阀(4)。所述的抽气管(6)上设置有双向出气阀(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便于清洗,吸奶的同时可以按摩乳房,促进乳房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保证乳汁的分泌顺畅,提闻母乳喂养率。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硅胶按摩纹,2、吸附头,3、出奶管,4、单向出奶阀,5、双向出气阀,6、抽气管,7、负压皮囊,8、保温层,9、储奶瓶,10、瓶塞。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吸奶器,涉及由I、硅胶按摩纹,2、吸附头,3、出奶管,4、单向进奶阀,5、双向出气阀,6、抽气管,7、负压皮囊,8、保温层,9、储奶瓶,10、瓶塞构成,在吸附头2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硅胶按摩纹I,吸附头2的出口端与出奶管3的进口端连接,出奶管3通过设在储奶瓶9上的瓶塞10与储奶瓶9连通,在瓶塞10上还设有抽气管6,抽气管6与负压皮囊7连通。在使用时,吸附头2吸附在乳头周围合适位置,吸附头2的圆锥型部分与乳房相吻合。挤压负压皮囊7,从抽气管6上的双向出气阀5中排出负压气囊7内的空气,产生负压,开始吸奶,乳汁吸出后通过出奶管3上的单向进奶阀4流入储奶瓶9,至负压气囊7恢复初始状态,完成一个吸奶循环。此时只需再次挤压负压皮囊7,开始下一个循环吸奶。储奶瓶9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8,可以对吸出的母乳进行保温。吸奶过程中,吸附头内壁上的硅胶按摩纹I与皮肤紧密接触,可以有力的保证负压吸力。同时,硅胶按摩纹I还可以对乳房及周围的部位起到按摩的作用,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吸奶器,包括硅胶按摩纹(I)、吸附头(2)、出奶管(3)、单向进奶阀(4)、双向出气阀(5)、抽气管(6)、负压皮囊(7)、保温层(8)、储奶瓶(9)、瓶塞(10),其特征在于在吸附头(2)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硅胶按摩纹(1),吸附头(2)的出口端与出奶管(3)的进口端连接,出奶管(3)通过设在储奶瓶(9)上的瓶塞(10)与储奶瓶(9)连通,在瓶塞(10)上还设有抽气管(6),抽气管(6)与负压皮囊(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奶瓶(9)内壁上设有保温层(8 )。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奶管(3)上设置有单向进奶阀(4)。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吸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管(6)上设置有双向出气阀(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吸奶器,属于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它由硅胶按摩纹、吸附头、出奶管、单向进奶阀、双向出气阀、抽气管、负压皮囊、保温层、储奶瓶、瓶塞组成,在吸附头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硅胶按摩纹,吸附头的出口端与出奶管的进口端连接,出奶管通过设在储奶瓶上的瓶塞与储奶瓶连通,在瓶塞上还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与负压皮囊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便于清洗,吸奶的同时可以按摩乳房,促进乳房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保证乳汁的分泌顺畅,提高母乳喂养率。
文档编号A61M1/06GK202699696SQ20122025771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王文希 申请人:王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