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39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摩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按摩器材,具体涉及一种按摩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按摩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 是在老年人群和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阶层,按摩器具有较高的普及率。现阶段,带式按摩器的使用性能已经备受人们关注。传统的带式按摩器如市场上常见的按摩腰带,其通常包括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系带,系带内置按摩部件,按摩部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运动,使用时,将系带缠绕于腰部,系紧系带的两端,使按摩部件对准人体穴位,通过按摩部件不断的往复按压,对人体穴位进行按摩。然而,现有的带式按摩器的按摩部件均是固定在系带内部,按摩部件不能够根据需要在系带上变换位置,使得产品的功能较为单一,例如,上述的按摩腰带仅能供腰部穴位的按摩,不能对应人体其他部位使用,以上的固定安装结构还产生如下缺陷,在使用时,使用者不能够根据需要设置按摩部件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带,其按摩部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能够适用于人体多个不同部位的按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带,包括带体、以及至少一个按摩部件,带体上设置有与按摩部件数量相等的装放槽,按摩部件一一对应的可拆卸安装在装放槽内,按摩部件包括一与装放槽大小相当的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按摩头,按摩头从外壳上预设的孔伸出并凸出于装放槽的开口。带体内置有电热丝。带体的两端向外延伸有绑系部,绑系部上连接有魔术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按摩带的按摩部件与带体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按摩的要求,使用者还可以根据穴位的分布,合理的布置按摩部件,有针对性的对穴位进行按摩治疗。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按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带体;11、装放槽;12、绑系部;13、电热丝;2、按摩部件;21、外壳;22、孔;
23、按摩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按摩带,包括带体I、以及至少一个按摩部件2,带体I上设置有与按摩部件2数量相等的装放槽11,按摩部件2 —一对应的可拆卸安装在装放槽11内,按摩部件2包括一与装放槽11大小相当的外壳21、以及安装在外壳21内的按摩头23,按摩头23从外壳21上预设的孔22伸出并凸出于装放槽11的开口。上述装放槽11可以是在带体I表面缝制而成,外壳21为一长方体状,装放槽11的开口尺寸小于长方体的横截面,也就是说,装放槽11的内部空间保证刚好装下外壳21,将外壳21放入到装放槽11中,要保证外壳21不会脱落,例如,可利用弹性布料加工上述装放槽11的开口部位,外壳21装放时,可拉大装放槽11的开口,当然也可以在装放槽11的底部利用拉链设置一开口,外壳21从装放槽11底部的拉链处装入后,在将拉链拉合。上述带体I内部还设置有电热丝13,在使用时,开启电热丝13的电源,可对人体按摩部位加热,得到更好的按摩效果。带体I两端延伸出绑系部12,在绑系部12上设置魔术贴,使用时,可利用魔术贴将两端的绑系部12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按摩部件2的按摩头23在其内部的传动机构带动下摆动,将按摩头23对应人体穴位。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装放槽11内放置按摩部件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按摩部件2,其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甚至多个。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以及至少一个按摩部件,带体上设置有与按摩部件数量相等的装放槽,按摩部件一一对应的可拆卸安装在装放槽内,按摩部件包括一与装放槽大小相当的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按摩头,按摩头从外壳上预设的孔伸出并凸出于装放槽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带,其特征在于,带体内置有电热丝。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带,其特征在于,带体的两端向外延伸有绑系部,绑系部上连接有魔术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带,包括带体、以及至少一个按摩部件,带体上设置有与按摩部件数量相等的装放槽,按摩部件一一对应的可拆卸安装在装放槽内,按摩部件包括一与装放槽大小相当的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的按摩头,按摩头从外壳上预设的孔伸出并凸出于装放槽的开口。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按摩带的按摩部件与带体可拆卸连接,不仅可以满足人体不同部位按摩的要求,使用者还可以根据穴位的分布,合理的布置按摩部件,有针对性的对穴位进行按摩治疗。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620196SQ20122030385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6日
发明者梅伟明 申请人:梅伟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