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9820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敷料,特别涉及一种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
背景技术
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纱布、合成纤维类敷料、多聚膜类敷料、发泡多聚体类敷料等。临床使用最多的为天然纱布敷料。包皮环切术是针对包皮过长的男性患者,将多余的包皮切除至冠状沟附近。包皮环切术后,需要对伤口处进行包扎,避免感染。现有包扎手段为将整个龟头连同包皮伤口一起全封闭包扎。该包扎方法的缺点在于当患者小便时,需要将包扎纱布取下,小便后重新包扎上,使用十分不便,而且增加了感染风险。也有医生采用带状纱布对伤口进行包扎,但是由于手术后包皮伤口位于阴茎的冠状沟处,龟头呈锥形,形状特殊,包扎不牢固,容易滑脱。·针对上述不足,需要提供一种用于包皮环切术后的专用敷料,以克服上述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包扎快速方便、牢固可靠,而且不影响患者正常小便,减小感染几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包括设置有圆孔的保护层和设置有圆孔的防粘连敷料层,防粘连敷料层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保护层上,保护层圆孔与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圆心重合。进一步,所述保护层圆孔的直径为10_30mm。进一步,所述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直径为15_35mm。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为3-5层医用干纱布。进一步,所述防粘连敷料层为2-4层凡士林纱布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包括设置有圆孔的保护层和设置有圆孔的防粘连敷料层,保护层圆孔与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圆心重合。使用时,根据阴茎龟头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防粘连敷料层,将龟头穿过防粘连敷料层的圆孔,将其套设靠近冠状沟的位置,然后再将合适型号的保护层以同样的方式套设在龟头上,最后将环状防粘连敷料层和保护层固定包扎在阴茎上,包扎后龟头通过圆孔暴露在外,不影响患者小便,而且包扎方便快捷,牢固可靠,避免因反复拆卸和包扎引发的感染。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包括设置有圆孔的保护层I和设置有圆孔的防粘连敷料层2,防粘连敷料层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保护层I上,甚至可以分开包装,保护层圆孔与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圆心重合。所述保护层圆孔的直径为10-30mm,可分为10mm、15mm、20mm、25mm、30mm五个型号;所述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直径为15_35mm,可分为15mm、20mm、25mm、30mm、35mm五个型号。所述保护层I为2-4层医用干纱布;所述防粘连敷料层2为凡士林纱布层。使用时,根据阴茎龟头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防粘连敷料层,将龟头穿过防粘连敷料层的圆孔,将其套设靠近冠状沟的位置,然后再将合适型号的保护层以同样的方式套设在龟头上,最后将环状防粘连敷料层和保护层固定包扎在阴茎上,包扎后龟头通过圆孔暴露在外,不影响患者小便,而且包扎方便快捷,牢固可靠,避免因反复拆卸和包扎引发的感染。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圆孔的保护层(I)和设置有圆孔的防粘连敷料层(2),防粘连敷料层(2)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保护层(I)上,保护层圆孔与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圆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I)圆孔的直径为10_3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敷料层(2)圆孔的直径为15_3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I)为3-5层医用干纱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敷料层(2)为2-4层凡士林纱布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术专用敷料,包括设置有圆孔的保护层和设置有圆孔的防粘连敷料层,保护层圆孔与防粘连敷料层圆孔的圆心重合。使用时,根据阴茎龟头的大小,选择合适尺寸的防粘连敷料层,将龟头穿过防粘连敷料层的圆孔,将其套设靠近冠状沟的位置,然后再将合适型号的保护层以同样的方式套设在龟头上,最后将环状防粘连敷料层和保护层固定包扎在阴茎上,包扎后龟头通过圆孔暴露在外,不影响患者小便,而且包扎方便快捷,牢固可靠,避免因反复拆卸和包扎引发的感染。
文档编号A61F13/02GK202682170SQ2012203144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张家华 申请人:张家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