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90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移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滑移垫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移垫。
背景技术
[0002]手术后危重病人的搬运目前主要通过护士及病人家属的搬抬来进行,一方面给护士造成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搬抬方式不当等原因屡屡造成严重医疗事故。国内少数大型综合医院开始采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 2834479 Y)所公开的过床板来解决这个问题,过床板由垫袋包覆板而成,尽管过床板解决了从手术台至移动车的搬抬问题,但由于其柔软度差再加上不透气的缺点,使病人无法长时间使用,回到病房后还需护士或病人家属搬抬,所以并没有真正解决术后危重病人的搬运问题。目前国内也有个别医院采用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2136494 U)所公开的一次性滑移垫搬运病人,由于该滑移垫的床单体由无纺布制成,并在其下方附有一层加强塑料布,所以透气性很差,大多数危重病人因术后无法翻身,需长时间使用,易给病人的背部皮肤造成损伤如褥疮等,所以限制了该产品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另外由于该一次性滑移垫售价较高且无法多次使用,如病人进行术后检查,每搬运一次就得购买一个,给病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滑移垫,不仅能够解决病人的搬运问题,而且令病人长时间使用感觉舒适,且可多次使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滑移垫包括由透气性纺织物制成的垫体、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沿垫体的宽方向固定设于垫体的底面,且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左右端部均延伸出垫体,其中,第一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上端部以支撑病人的肩胛部,第二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中部以支撑病人的臀部。[0006]该滑移垫还包括第三加强条,第三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下端部以支撑病人的后脚跟。[0007]第一加强条、第二加强条和第三加强条均由耐拉纺织物制成。[0008]第一至第三加强条缝制于垫体的底面。[0009]该透气性纺织物为含棉纺织物。[0010]垫体呈长方形状,垫体的宽度为800毫米,垫体的长度为2000毫米。[0011]第一加强条的中线与垫体上边缘之间的距离约500毫米,第二加强条的中线与第一加强条的中线之间的距离约600毫米处,第三加强条的中线与垫体下边缘之间的距离约 120毫米。[0012]该滑移垫还包括由透气纤维材料制成的滑膜层,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贴紧垫体的部位以及垫体邻近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部位上面均覆盖有滑膜层。[0013]该滑移垫还包括两担架杆,该垫体的左右两端部各设一与担架杆的横截面相匹配的杆套,杆套由耐力纺织材料制成,两担架杆可拆卸地分别装设于垫体的两杆套。[0014]该滑移垫还包括用于调节病人头部高度的枕垫,该枕垫可拆卸地装设于垫体的上端部。[0015]该枕垫通过魔力贴装设于垫体的上端部。[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0017]1、垫体由透气纺织物制成,使病人长期使用感觉舒适,并可有效的防止病人长期使用所引起的褥疮等皮肤损伤。[0018]2、在垫体底面的上端部、中部和下端部缝制加强条以支撑病人的肩胛部、臀部和脚后跟,由棉纺织透气材料制成的垫体及加强条组合方案不仅可令病人长时间使用感觉更舒适,而且提高了滑移垫的耐拉强度,并可多次使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0019]3、在加强条及垫体下面缝制滑膜层,有效的降低了滑移垫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搬移病人更轻松。[0020]4、垫体的左右端子设置杆套,可与担架杆组成软担架,可方便的应用于使用硬担架不方便时的外出急救及战地救护。[0021]5、位于垫体上端部的可拆卸枕垫,可以方便的根据需要调节病人头部高度。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垫的较佳实施方式的顶面示意图。[0023]图2为图1的滑移垫的较佳实施方式的背面示意图。[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移垫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25]元件符号[0026]
权利要求1.一种滑移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透气性纺织物制成的垫体、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沿垫体的宽方向固定设于垫体的底面,且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左右端部均延伸出垫体,其中,第一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上端部以支撑病人的肩胛部,第二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中部以支撑病人的臀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该滑移垫还包括第三加强条,第三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下端部以支撑病人的后脚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条、第二加强条和第三加强条均由耐拉纺织物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条、第二加强条和第三加强条均缝制于垫体的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该透气性纺织物为含棉纺织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垫体呈长方形状,垫体的宽度为800毫米,垫体的长度为2000毫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条的中线与垫体上边缘之间的距离为500毫米,第二加强条的中线与第一加强条的中线之间的距离为600毫米,第三加强条的中线与垫体下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20毫米。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该滑移垫还包括由透气纤维材料制成的滑膜层,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贴紧垫体的部位以及垫体邻近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的部位上面均覆盖有滑膜层。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该滑移垫还包括两担架杆,该垫体的左右两端部各设一与担架杆的横截面相匹配的杆套,杆套由耐力纺织材料制成,两担架杆可拆卸地分别装设于垫体的两杆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垫,其特征在于该滑移垫还包括用于调节病人头部高度的枕垫,该枕垫可拆卸地装设于垫体的上端部。
专利摘要一种滑移垫包括由透气性纺织物制成的垫体、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沿垫体的宽方向固定设于垫体的底面,且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左右端部均延伸出垫体,其中,第一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上端部以支撑病人的肩胛部,第二加强条位于垫体的中部以支撑病人的臀部。上述实用新型让病人感觉更舒适,而且提高了滑移垫的耐拉强度,并可多次使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文档编号A61G1/04GK202843954SQ2012203390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王若亭 申请人:王若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