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10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体外治疗疾病的艾灸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艾灸器包括一金属筒,筒的一端设有金属网,筒里装有艾条。这类艾灸器在使用中,超过数分钟后,需要随时调整燃烧头位置,保持燃烧性,通过上孔排出烟灰,(由于只有单层金属网,而且孔一般较大)容易烫伤和漏灰。(传统的艾灸器只于一端设有手柄,使用时会造成按压处受力不均,即前轻后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艾灸器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艾灸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艾灸器包括手柄、中药夹件、前固定组件、前滚环、前滚轴盖、中药、后滚轴盖、后轴承、后固定组件、滚轴内网和滚筒,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分别连接在手柄内的两端;其中在前固定组件内设有前滚环,在前滚环内设有前滚轴盖,该前滚轴盖在前滚环内转动,滚轴内网一端套接在前滚轴盖上,中药夹件夹持中药穿过前固定组件和前滚轴盖,中药设置在滚轴内网内,中药夹件与前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中药夹件与前滚轴盖之间作相对转动; 在后固定组件内固定有后轴承,该后轴承内环与后滚轴盖固定在一起,该后滚轴盖在后轴承内转动,滚轴内网另一端套接在后滚轴盖上,在滚轴内网外面套装有滚筒。该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前固定组件包括一圆形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阶梯形固定块,该固定座内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均布有卡槽,通孔内穿过有中药夹件。所述的后固定组件包括一圆形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阶梯形固定块,该固定座内设有盲孔,该盲孔内均布有凸条,盲孔内设置有后轴承8。所述的中药夹件包括有轴套,轴套一端是轴台,在轴套外圆表面均布有凸块,在凸块上固定有弹性中药夹片,该弹性中药夹片用于夹持中药,该凸块与前固定组件的卡槽配
口 O所述的前滚轴盖包括有中轴台,在中轴台两侧分别是轴肩和凸缘,其中凸缘与前滚环接触,轴肩连接滚轴内网和滚筒。所述的后滚轴盖包括有中轴台,在中轴台两侧分别是轴肩和凸缘,其中凸缘连接滚轴内网和滚筒,轴肩与后轴承内环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手柄内壁两端分别设有阶梯形固定槽,该阶梯形固定槽分别用于固定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阶梯形固定块。所述的滚轴内网上均布有圆形网孔;所述的滚筒上均布有条状网孔。[0015]所述的中药包括艾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艾灸器更符合人体工学,在穴位上准确地、更直接地施力按压及/或滚动。更容易在人体小弯曲地方如肢体关节,颈椎,以及大面积表皮如腰背部施力按压。可令用家更宜掌握艾灸器令到力度更准确按到穴点及经络。不漏灰,更换艾条更加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图4是图1的立体图。图5是图1的去掉手柄后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剖 视图。图7是图6的右视图。图8是是图5的立体图。图9是图1的前固定组件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右视图。图11是图9的D-D剖视图。图12是图9的立体图。图13是图1的后固定组件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左视图。图15是图13的右视图。图16是图14的B-B剖视图。图17是图13的立体图。图18是图1的中药夹件主视图。图19是图18的右视图。图20是图19的F-F剖视图。图21是图18的立体图。图22是图1的前滚轴盖立体图。图23是图22的剖视图。图24是图1的后滚轴盖立体图。图25是图24的剖视图。图26是图1的弹性中药夹片立体图。图27是图1的前滚环立体图。图28是图1的后轴承立体图。图29是图1的滚筒立体图。图30是图1的滚轴内网立体图。图31是图1的手柄立体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立体图。[0049]图中1手柄、11阶梯形固定槽、12螺丝孔、2中药夹件、21轴套、22凸块、轴台23、3前固定组件、31固定座、32阶梯形固定块、33卡槽、34通孔、4前滚环、5前滚轴盖、51凸缘、52中轴台、53轴肩、6中药、7后滚轴盖、8后轴承、9后固定组件、91盲孔、92凸条、10滚轴内网、101圆形网孔、20滚筒、201条状网孔、30弹性中药夹片、40托架、4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艾灸器由手柄I (塑料)、中药(艾条)夹件2 (塑料,金属片)、前固定组件3 (塑料或合金)、前轴承4 (尼龙)、前滚轴盖5 (合金)、中药6 (艾条及其它中药配方)、后滚轴盖7 (合金)、后轴承8 (合金)、后固定组件9 (塑料或合金)、滚轴内网10 (金属)、滚筒2O (金属)组成。手柄I (如图31所示)由对开的两部分组成,底面呈凹形,在内壁两端分别设有阶梯形固定槽11,阶梯形固定槽11分别用于固定前固定组件3和后固定组件9,在上面还设有螺丝孔12,两部分手柄经螺丝连接在一起。前固定组件3 (如图9-12所示)包括一圆形固定座31,圆形固定座31上是阶梯形固定块32,圆形固定座31内有通孔34,通孔34内均布有三个卡槽33,通孔34内用于穿过中药夹件2,前固定组件3通过阶梯形固定块32固定在手柄I的阶梯形固定槽11内。后固定组件9 (如图13-17所示)包括一圆形固定座31,圆形固定座31上是阶梯形固定块32,圆形固定座31内有盲孔91,盲孔91内均布有六条凸条92,后固定组件9通过阶梯形固定块32固定在手柄I的阶梯形固定槽11内。中药夹件2 (如图18-21所示)包括有轴套21,轴套21 —端是轴台23,在轴套21外圆表面均布有三块凸块22,在凸块22上固定有弹性中药夹片30 (如图26所示),弹性中药夹片30用于夹持中药6 (如艾条),凸块22与前固定组件3的卡槽33配合。前滚轴盖5 (如图22-23所示)包括有中轴台52,在中轴台52两侧分别是轴肩53和凸缘51,凸缘51与前滚环4(如图27所示)接触,轴肩53连接滚轴内网10和滚筒20 (如图29-30所示)。后滚轴盖7 (如图24-25所示)包括有中轴台52,在中轴台52两侧分别是轴肩53和凸缘51,凸缘51连接滚轴内网10和滚筒20,轴肩53与后轴承8 (如图28所示)内环固
定在一起。前固定组件3通孔34内安装有前滚环4,在前滚环4内是前滚轴盖5,前滚轴盖5在前滚环4内转动,滚轴内网10 —端套接在前滚轴盖5的轴肩53上,中药夹件2夹持中药6穿过前固定组件3和前滚轴盖5,中药6进入滚轴内网10内,中药夹件2与前固定组件3连接在一起,中药夹件2与前滚轴盖5之间作相对转动。后固定组件9盲孔91内安装有后轴承8,后轴承8内环与后滚轴盖7固定在一起,后滚轴盖7在后轴承8内转动,滚轴内网10另一端套接在后滚轴盖7的凸缘51上。在滚轴内网10外面套装有滚筒20。滚轴内网10表面均布有圆形网孔101,由于滚轴内网10表面的圆形网孔101细密,可防止漏灰。滚筒20表面均布有条状网孔201,滚筒20表面均布有条状网孔201,有助散发中药的热力和药力。托架40表面有凹槽41,艾灸器闲置时可置放在凹槽41上。[0061]工作原理将艾条夹在艾条夹件2的前端,然后点燃艾条的艾条夹件2插入前固定组件3的孔内即可。更换艾条时,只要将艾条夹件2扭出换上新的艾条即可,不需接触发热的金属部件,使用中不需调整燃烧头位置。最大特点是更符合人体工学,在穴位上准确地、更直接地施力按压及/或滚动。更容易在人体小弯曲地方如肢体关节,颈椎,以及大面积表皮如腰背部施力按压。可令用家更宜掌握艾灸器令到力 度更准确按到穴点及经络。
权利要求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中药夹件、前固定组件、前滚环、前滚轴盖、中药、后滚轴盖、后轴承、后固定组件、滚轴内网和滚筒,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分别连接在手柄内的两端;其中在前固定组件内设有前滚环,在前滚环内设有前滚轴盖,该前滚轴盖在前滚环内转动,滚轴内网一端套接在前滚轴盖上,中药夹件夹持中药穿过前固定组件和前滚轴盖,中药设置在滚轴内网内,中药夹件与前固定组件连接在一起,中药夹件与前滚轴盖之间作相对转动;在后固定组件内固定有后轴承,该后轴承内环与后滚轴盖固定在一起,该后滚轴盖在后轴承内转动,滚轴内网另一端套接在后滚轴盖上,在滚轴内网外面套装有滚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阶梯形固定块,该固定座内设有通孔,该通孔内均布有卡槽,通孔内穿过有中药夹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固定组件包括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阶梯形固定块,该固定座内设有盲孔,该盲孔内均布有凸条,盲孔内设置有后轴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夹件包括有轴套,轴套一端是轴台,在轴套外圆表面均布有凸块,在凸块上固定有弹性中药夹片,该弹性中药夹片用于夹持中药,该凸块与前固定组件的卡槽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滚轴盖包括有中轴台,在中轴台两侧分别是轴肩和凸缘,其中凸缘与前滚环接触,轴肩连接滚轴内网和滚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滚轴盖包括有中轴台,在中轴台两侧分别是轴肩和凸缘,其中凸缘连接滚轴内网和滚筒,轴肩与后轴承内环固定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内壁两端分别设有阶梯形固定槽,该阶梯形固定槽分别用于固定前固定组件和后固定组件的阶梯形固定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轴内网上均布有圆形网孔;所述的滚筒上均布有条状网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括艾条。
专利摘要一种艾灸器,由手柄、艾条夹件、前固定组件、前轴承、前滚轴盖、中药(艾条)、后滚轴盖、后轴承、后固定组件、滚轴内网和滚筒组成。本艾灸器更符合人体工学,在穴位上准确地、更直接地施力按压及/或滚动。更容易在人体小弯曲地方如肢体关节,颈椎,以及大面积表皮如腰背部施力按压。可令用家更宜掌握艾灸器令到力度更准确按到穴点及经络。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2859651SQ2012203410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李建明 申请人:中华传统医学治疗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