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207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经常通过石膏或其它固定装置对骨外科骨折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而这种方式是采用外固定器进行固定,由于外固定器的存在,在复位过程中,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尤其是患者翻身困难,有的甚至出现褥疮,所以需要经常翻身来预防,増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強度;另外,患者躺卧时间久了,容易影响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从而产生水肿现象,为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目前一般的方法是将患者的骨折部位放置在 护理架上来解决上述问题,而现有的护理架一般固定连接在病床上,无法移动和进行消毒处理,増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的骨科临床用支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包括通过转轴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转套连接有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可绕第一支撑杆转动,在弧形托板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弧形托板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弧形扣板,弧形扣板可与第二支撑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以方便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不用时,可将弧形托板转至第一支撑杆的外側,然后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紧,减小了占用空间,当需要临床使用时,可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开,然后将弧形托板转至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并使得弧形扣板扣在第二支撑杆上,然后将患者的骨折部位放置在弧形托板即可进行护理。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支架;2_第二支架;3_第一支撑杆;4_第二支撑杆;5_弧形托板;6-透气孔;7-转套;8_弧形扣板;9_转轴;1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图3所示,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包括通过转轴9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I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通过转套7连接有弧形托板5,所述弧形托板5可绕第一支撑杆3转动,在弧形托板5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6。弧形托板5远离第一支撑杆3的一侧设有弧形扣板8,弧形扣板8可与第二支撑杆4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0,以方便移动。
后将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并紧,减小了占用空间,当需要临床使用时,可将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分开,然后将弧形托板5转至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之间,并使得弧形扣板8扣在第二支撑杆4上,然后将患者的骨折部位放置在弧形托板5即可进行护理。
权利要求1.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包括通过转轴(9)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I)和第二支架(2),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I)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3)与第二支撑杆(4)并排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通过转套(7)连接有弧形托板(5),所述弧形托板(5)可绕第一支撑杆(3)转动,在弧形托板(5)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弧形托板(5)远离第一支撑杆(3)的一侧设有弧形扣板(8),弧形扣板(8)可与第二支撑杆(4)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I)和第ニ支架(2)的下端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用支架,包括通过转轴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并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上通过转套连接有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可绕第一支撑杆转动,在弧形托板上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文档编号A61F5/00GK202654273SQ20122036888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1日
发明者徐鹏 申请人:徐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