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87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所用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属于外科手术用器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颅内血肿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致残率较高,颅内血肿传统的外科治疗分为开颅血肿清除和穿刺引流吸除血肿,开颅血肿清除需全麻,费用大,创伤大,对患者打击大,受患者年龄、病情、身体状况及医院条件限制。所以临床上应用穿刺引流吸除血肿较多,目前临床所用的血肿穿刺引流管在手术操作中的引流、冲洗和注药,需要频繁的更换输入接口,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其特别之处在于引流管I内设有药物输入管2,药物输入管用于操作人员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尾部设有第一出口端1-1和第二出口端1-2,第一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一孔塞3,第二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二孔塞4。所述引流管I的外侧设有尺寸刻度1-3,便于医生操作时测知引流管伸入脑部的深度,使手术操作更准确、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科学合理,由于引流管内设有药物输入管方便操作人员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外侧的尺寸刻度,便于医生操作时测知引流管伸入脑部的深度,使手术操作更准确、安全,方便实用。

图I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2、药物输入管,3、第一孔塞,4、第二孔塞,1-1、第一出口端,1-2、第二出口端,1-3、尺寸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其特别之处在于引流管I内设有药物输入管2,药物输入管用于操作人员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尾部设有第一出口端1-1和第二出口端1-2,第一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一孔塞3,第二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二孔塞4。弓丨流管I的外侧设有尺寸刻度1-3,便于医生操作时测知引流管伸入脑部的深度,使手术操作更准确、安全。在做颅内穿刺引流吸除血肿手术时,利用第一出口端抽吸引流血肿,当需要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时,利用第二出口端。这样毋需频繁的更换输入接口,操作人员即可方便的进行抽吸引流血肿或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外 侧的尺寸刻度,便于医生操作时测知引流管伸入脑部的深度,使手术操作更准确、安全,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1.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引流管(I)内设有药物输入管(2),引流管尾部设有第一出口端(1-1)和第二出口端(1-2),第一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一孔塞(3),第二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二孔塞(4)。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I)的外侧设有尺寸刻度(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手术所用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属于外科手术用器械结构技术领域。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管,其特别之处在于引流管内设有药物输入管,药物输入管用于操作人员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尾部设有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第一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一孔塞,第二出口端的端口装有与之配合安装的第二孔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由于引流管内设有药物输入管方便操作人员向颅内注入治疗药物和对颅内进行冲洗,引流管外侧的尺寸刻度,便于医生操作时测知引流管伸入脑部的深度,使手术操作更准确、安全,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740589SQ2012204281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张金刚, 李静, 熊兰彩, 林香玉 申请人:张金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