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度量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677阅读:1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穴位度量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穴位度量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中医针灸学教学和临床医疗取穴定位方法主要沿用骨度分寸法的原理来确定穴位。骨度分寸法是以患者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为定穴标准。指寸法,用指寸来确定穴位,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只要部位相同,其尺寸便相同,以患者自己的手量取穴位。目前尚未出现通过骨度分寸法测量穴位的工具,给使用骨度分寸法测量定位穴位带来了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能有效通过骨度分寸法测量穴位的穴位
度量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穴位度量尺,包括一直尺,在所述直尺的至少一侧均匀设有辅助标定穴位的弧形槽,位于所述直尺同侧的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0+0.1n) cm,η 为整数,且-11 彡 η 彡 15。通过在直尺上设置弧形槽,可直接通过弧形槽的位置找到相应穴位的位置。当η=-11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O. 9cm,适合于身高IOO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10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0cm,适合于身高10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9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1cm,适合于身高IlO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8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2cm,适合于身高11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7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3cm,适合于身高120. 7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6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4cm,适合于身高12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5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
1.5cm,适合于身高13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_4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6cm,适合于身高13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3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7cm,适合于身高14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2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8cm,适合于身高14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l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1. 9cm,适合于身高15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0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0cm,适合于身高15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l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1cm,适合于身高16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2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2cm,适合于身高16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3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3cm,适合于身高17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4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4cm,适合于身高17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5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5cm,适合于身高18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6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6cm,适合于身高18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7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7cm,适合于身高19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8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
2.8cm,适合于身高19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9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9cm,适合于身高20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10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0cm,适合于身高20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11=11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1cm,适合于身高21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12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2cm,适合于身高21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13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3cm,适合于身高220. 7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14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4cm,适合于身高225cm的人群标定穴位;当n=15时,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3. 5cm,适合 于身高230cm的人群标定穴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直尺的设有弧形槽的表面设有刻度。根据实际情况,当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0+0.1n) cm时,设定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I寸,即I寸=0. 9cm、I 寸=1. 0cm、I 寸=1. 1cm、I 寸=1. 2cm、I 寸=1. 3cm、I 寸=1. 4cm、I 寸=1. 5cm、I 寸=1. 6cm、I 寸=1. 7cm、I 寸=1. 8cm、I 寸=1. 9cm、I 寸=2. 0cm、I 寸=2. 1cm、I 寸=2. 2cm、I 寸=2. 3cm、I 寸=2. 4cm、I 寸=2. 5cm、I 寸=2. 6cm、I 寸=2. 7cm、I 寸=2. 8cm、I 寸=2. 9cm、I 寸=3. 0cm、I 寸=3. 1cm、I 寸=3. 2cm、I 寸=3. 3cm、I 寸=3. 4cm、I 寸=3. 5cm。这样设定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穴位的位置,减少误差,也同时满足了骨度分寸法的原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尺的长度为20. 7cm。直尺的长度设定为20. 7cm,不仅可节省生产材料的成本,而且长度适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用骨度分寸法的原理,设计出可以标定不同身高人群的穴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通过骨度分寸法确定穴位的工具的难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穴位度量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直尺,20-弧形槽,30-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穴位度量尺,包括一直尺10,在所述直尺10的其中一侧均匀设有辅助标定穴位的弧形槽20,当然,也可以在直尺10的两侧分别设置弧形槽20。位于所述直尺10同侧的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0+0.1n) cm,η为整数,且-11彡η彡15。具体如下I)当η=-11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O. 9cm,适合于身高IOOcm的人群标定穴位;2)当n=-10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0cm,适合于身高105cm的人群标定穴位;3)当n=_9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1cm,适合于身高IlOcm的人群标定穴位;4)当n=-8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2cm,适合于身高115cm的人群标定穴位;[0019]5)当n=-7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3cm,适合于身高120. 7cm的人群标定穴位;6)当n=-6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4cm,适合于身高125cm的人群标定穴位;7)当n=-5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5cm,适合于身高130cm的人群标定穴位;8)当n=_4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6cm,适合于身高135cm的人群标定穴位;9)当n=_3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7cm,适合于身高140cm的人群标定穴位;10)当n=_2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8cm,适合于身高145cm的人群标定穴位;11)当n=-l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1. 9cm,适合于身高150cm的人群标定穴位;12)当n=0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0cm,适合于身高155cm的人群标定穴位;13)当n=l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1cm,适合于身高160cm的人群标定穴位;14)当n=2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2cm,适合于身高165cm的人群标定穴位;15)当n=3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3cm,适合于身高170cm的人群标定穴位;16)当n=4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4cm,适合于身高175cm的人群标定穴位;17)当n=5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5cm,适合于身高180cm的人群标定穴位;18)当n=6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6cm,适合于身高185cm的人群标定穴位;19)当n=7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7cm,适合于身高190cm的人群标定穴位;20)当n=8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8cm,适合于身高195cm的人群标定穴位;21)当n=9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9cm,适合于身高200cm的人群标定穴位;22)当n=10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0cm,适合于身高205cm的人群标定穴位;23)当n=ll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1cm,适合于身高210cm的人群标定穴位;24)当n=12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2cm,适合于身高215cm的人群标定穴位;25)当n=13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3cm,适合于身高220. 7cm的人群标定穴位;26)当n=14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4cm,适合于身高225cm的人群标定穴位;27)当n=15时,相邻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3. 5cm,适合于身高230cm的人群标定穴位。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在所述直尺10的设有弧形槽20的表面设有刻度30。根据实际情况,当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2. 0+0.1n) cm时,设定两弧形槽20之间的距离为 I寸,即 I 寸=0. 9cm、I 寸=1. 0cm、I 寸=1. 1cm、I 寸=1. 2cm、I 寸=1. 3cm、I 寸=1. 4cm、I 寸=1. 5cm、I 寸=1. 6cm、I 寸=1. 7cm、I 寸=1. 8cm、I 寸=1. 9cm、I 寸=2. 0cm、I 寸=2. 1cm、I 寸=2. 2cm、I 寸=2. 3cm、I 寸=2. 4cm、I 寸=2. 5cm、I 寸=2. 6cm、I 寸=2. 7cm、I 寸=2. 8cm、I 寸=2. 9cm、I 寸=3. 0cm、I 寸=3. 1cm、I 寸=3. 2cm、I 寸=3. 3cm、I 寸=3. 4cm、I 寸=3. 5cm。便于准确确定穴位的位置,减少误差,也同时满足了骨度分寸法的原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直尺10的长度为20. 7cm。直尺10的长度设定为20. 7cm,不仅可节省生产材料的成本,而且长度适中。本实施例中,直尺10的材料可以为塑料、硬纸、金属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穴位度量尺,包括一直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尺的至少一侧均匀设有辅助标定穴位的弧形槽,位于所述直尺同侧的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 0+0.1n) cm, η为整数,且-11彡η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度量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尺的设有弧形槽的表面设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穴位度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尺的长度为20.7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穴位度量尺,包括一直尺,在所述直尺的至少一侧均匀设有辅助标定穴位的弧形槽,位于所述直尺同侧的相邻两弧形槽之间的距离为(2.0+0.1n)cm,n为整数,且-11≤n≤1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运用骨度分寸法的原理,设计出可以标定不同身高人群的穴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通过骨度分寸法确定穴位的工具的难题。
文档编号A61H39/02GK202822083SQ2012204451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陈国平 申请人:陈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