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201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目前,市场上的艾灸装置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020198215.6,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顶部带有灸帽的灸筒、艾粒、艾粒架、调温装置构成,艾粒立位置于艾粒架上,艾粒架连接于调温装置的下部置于灸筒内部,调温装置穿过灸帽中部露出于灸筒上端,通过调节露出灸筒上部多少进而调节艾粒架距离灸筒底部的距离;筒壁下部有进气孔口,筒壁上部有出气孔,进气口的总面积与灸筒面积比为1-10 100。该艾灸装置具有温度可调、使用安全的优点,其中,调温装置是通过抽拉的方式改变艾粒架高度,以调节艾粒火焰与人体艾灸面的距离,实现调节艾灸面温度的目的,在提拉到一定高度时,由于艾粒架与艾粒的重量,足以使其克服摩擦力往下运动,因此,必须加装定位装置才能防止艾粒架下落,定位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而且温度不能微调,难以满足灸法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温度调节方便,使用安全,艾灸时间长的艾灸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艾灸装置,包括顶部带有灸帽的灸筒、艾粒架,艾粒架设置在灸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下部活动套接有灸座环,该灸座环可相对灸筒上下运动,以调节艾粒火焰与艾灸面的距离,实现调节灸座底面温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灸座环与灸筒螺纹连接,灸座环的上缘设置有挂钩和扣位,多个艾灸装置可以通过挂钩与扣位的配合安装在一起,组合使用。所述灸筒的侧面呈阶梯状,阶梯状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灸座环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的齿牙。所述灸座环的下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底部分布有若干条槽孔。所述灸座环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长度一致的针脚,利用该针脚面可对人体进行刮痧。所述艾粒架包括放置艾粒的筒座和止挡架,筒座的底部开口,止挡架设置在开口下方;筒座内设置有顶推板,该顶推板与灸帽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力的作用使艾粒或艾条的燃烧面保持在筒座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筒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基座,定位基座表面分布有气孔,定位基座的边缘紧贴灸筒内壁,并与灸筒内壁其构成环形气腔。[0011]所述筒座的顶部顶压于灸帽上,灸帽的底部设置有凹位于筒座对应连接,该凹位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弹簧的定位柱。所述灸帽包括底壳及其上活动设置的上盖,底壳中部设置有圆形凸块,圆形凸块的外侧设置弧形槽,上盖设置有与圆形凸块对应的圆孔,圆孔外缘设置有定位滑块与弧形 槽对应滑接,使上盖能绕底壳的圆形凸块旋转;底壳的顶部与上盖表面分别设置有气窗,通过旋转上盖,调节底壳与上盖的气窗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进气量,实现对艾粒或艾条燃烧火力大小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灸筒的端部通过套接一可升降调节的灸座环,利用灸座环上升或下降的高度改变灸筒内的艾粒火焰与做艾灸治疗的人体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艾灸温度的目的,由于采用了螺纹调节的方式,能实现温度微调功能。2、本实用新型的灸帽采用底壳与旋转上盖结合的方式,通过调节气窗的大小以控制进入空气的量,以调节火力,结构简单实用。3、本实用新型在筒座内设置顶推板,该顶推板与灸帽之间连接弹簧,通过弹簧力的作用可使艾粒或艾条的燃烧面保持在筒座的底部开口处,即使翻转艾灸装置也不会使筒座内的艾粒或艾条倒出。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粒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灸帽 1_1、底壳 1_11、圆形凸块 1-12、弧形槽 1-2、上盖1-21、圆孔2、灸筒 2-1、定位基座2-2、气孔3、艾粒架4、灸座环5、挂钩6、扣位7、外螺纹8、齿牙9、环形槽10、槽孔11、针脚12、顶推板13、气窗14、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艾灸装置,包括顶部带有灸帽I的灸筒2、艾粒架3,艾粒架3设置在灸筒2内,灸筒2的末端设置有网罩14,灸筒2下部活动套接有灸座环4,该灸座环4可沿灸筒2侧面上下运动,以调节艾粒火焰与艾灸面的距离,实现调节灸座底面温度。灸座环4与灸筒2螺纹连接,灸座环4的上缘设置有挂钩5和扣位6,多个艾灸装置可以通过挂钩与扣位的配合安装在一起,组合使用。灸筒2的侧面呈阶梯状,阶梯状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7,灸座环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的齿牙8。灸座环4的下部设置有环形槽9,环形槽9底部分布有若干条槽孔10。灸座环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长度一致的针脚11,利用该针脚面可对人体进行刮痧。所述灸帽I包括底壳1-1及其上活动设置的上盖1-2,底壳中部设置有圆形凸块1-11,圆形凸块1-11的外侧设置弧形槽1-12,上盖设置有与圆形凸块对应的圆孔1-21,圆孔1-21外缘设置有定位滑块与弧形槽对应滑接,使上盖能绕底壳的圆形凸块旋转;底壳的顶部与上盖表面分别设置有气窗13,通过旋转上盖,调节底壳与上盖的气窗的相对位置,以调节进气量,实现对艾粒或艾条燃烧火力大小的控制。如图4所示,艾粒架3包括放置艾粒的筒座3-1和止挡架3-2,筒座2的底部开口,
止挡架设置在开口下方;筒座内设置有顶推板12,该顶推板12与灸帽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弹簧力的作用使艾粒或艾条的燃烧面保持在筒座的底部开口处。筒座2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基座2-1,定位基座2-1表面分布有气孔2-2,定位基座的边缘紧贴灸筒内壁,并与灸筒内壁其构成环形气腔。筒座的顶部顶压于灸帽上,灸帽的底部设置有凹位于筒座对应连接,该凹位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弹簧的定位柱。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艾灸装置,包括顶部带有灸帽的灸筒、艾粒架,艾粒架设置在灸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下部活动套接有可相对灸筒上下移动的灸座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座环与灸筒螺纹连接,灸座环的上缘设置有挂钩和扣位,多个艾灸装置通过挂钩与扣位的配合安装在一起,组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的侧面呈阶梯状,阶梯状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灸座环内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的齿牙。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座环的下部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底部分布有若干条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座环的底部分布有多个长度一致的针脚。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粒架包括放置艾粒的筒座和止挡架,筒座的底部开口,止挡架设置在开口下方;筒座内设置有顶推板,该顶推板与灸帽之间连接有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基座,定位基座表面分布有气孔,定位基座的边缘紧贴灸筒内壁,并与灸筒内壁其构成环形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的顶部顶压于灸帽上,灸帽的底部设置有凹位与筒座对应连接,该凹位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弹簧的定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帽包括底壳及其上活动设置的上盖,底壳中部设置有圆形凸块,圆形凸块的外侧设置弧形槽,上盖设置有与圆形凸块对应的圆孔,圆孔外缘设置有定位滑块与弧形槽对应滑接,底壳的顶部与上盖表面分别设置有气窗,上盖绕底壳的圆形凸块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艾灸装置,包括顶部带有灸帽的灸筒、艾粒架,艾粒架设置在灸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筒下部活动套接有可相对灸筒上下移动的灸座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724258SQ2012204560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伟敏 申请人:李伟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