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完毕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87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完毕提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示器,特别是输液完毕提示器。
背景技术
生病输液时,要在液体输完后及时把输液针拔出,否则会有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光电或电子输液完毕提示器的出现,可使人们及时得到提示,结束输液,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但这两种提示器较复杂,价格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据液体输完时,液体瓶(袋)重量减至最小的道理而发明的输液完毕提示器。本实用新型为提供实用价廉的输液完毕提示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输液完毕提示器,由圆筒和发声电路构成,其特征是一上端有底下端无底的短圆筒下,套有可转动的长圆筒,短圆筒上底圆心处有一根拉簧,拉簧上端有吊钩,下端有吊杆和吊钩穿出长圆筒下端,拉簧下端有横向伸出的电触头片,长圆筒内壁有呈螺旋形分布,相互有电连接,横向向中心伸出的固定电触头片。输液开始时装有液体的输液袋、瓶使拉簧伸长到一定长度。输液完毕,不同的输液袋、瓶重量使拉簧回缩到一定长度与相应的电触片接触,使电路接通发出提不声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
图1是输液提示器纵剖面图。图中字样10未全部画出,以使图简洁。图2是输液提^^器电触头片A向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上端有底下端无底的短圆筒I下套有可转动长圆筒2。短圆筒上底部圆心处有一根拉簧3,拉簧上端有吊钩4,下端有吊杆和吊钩5穿出长圆筒下端。拉簧下端并有横向伸出的活动电触头片6。长圆筒内壁有6个水平间距相同,相互有电连接,横向向中心伸出呈螺旋形分布的固定电触头片7。发声电路8装在短圆筒I中。短圆筒I外壁有一向下的三角形标识9。长圆筒上端外壁依次有大瓶、中瓶、小瓶、大袋、中袋、小袋6个字样10,且分别与6个电触头片7在长圆筒壁的同一条法线上。与空重最大的大输液瓶对应的电触头片7位于最下端。按空重的減少,往上依次是中瓶、小瓶、大袋、中袋、小袋所对应的电触头片7。电触头片6和7分别与电路8的ー个断开点两端相连,所以当电触头片6和电触头片7中的任ー个相接触时,电路即接通发出声音提示。下面以容量300ml的中瓶为例,说明输液提不器的工作原理。首先,把输液提不器挂上输液架。把待输的中瓶连同输液管挂上长圆筒下的挂钩5。转动长圆筒,使三角形标识对准“中瓶”,此时可动电触头片6已随拉簧的伸长,在高度上位于和“中瓶”对应的固定电触头片之下,水平方向上也与此固定电触头片处同一法线。打开电路8的开关。随着瓶中液体減少,拉簧收缩,可动电触头片6逐渐向上移动,至液体即将输完时,与和“中瓶”对应的固定电触头片接触,发声电路接通,发出提示声音。图1中视线方向与活动电触头片6、“小袋”字样10及其所对应的固定电触头片7、三角形标识9成90度角。
权利要求1.输液完毕提示器,由圆筒和发声电路构成,其特征是一上端有底下端无底的短圆筒下,套有可转动的长圆筒,短圆筒上底圆心处有一根拉簧,拉簧上端有吊钩,下端有吊杆和吊钩穿出长圆筒下端,拉簧下端有横向伸出的电触头片,长圆筒内壁有呈螺旋形分布,相互有电连接,横向向中心伸出的固定电触头片。
专利摘要输液完毕提示器,由圆筒和发声电路构成,其特征是一上端有底下端无底的短圆筒下,套有可转动的长圆筒,短圆筒上底圆心处有一根拉簧,拉簧上端有吊钩,下端有吊杆和吊钩穿出长圆筒下端,拉簧下端有横向伸出的电触头片,长圆筒内壁有呈螺旋形分布,相互有电连接,横向向中心伸出的固定电触头片。输液开始时装有液体的输液袋、瓶使拉簧伸长到一定长度。输液完毕,不同的输液袋、瓶重量使拉簧回缩到一定长度与相应的电触片接触,使电路接通发出提示声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A61M5/14GK202859772SQ20122046933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
发明者郑亚玲 申请人:郑亚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