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纹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855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纹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动纹身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纹身器械,尤其涉及电动纹身机。
背景技术
[0002]纹身,又名刺青,中国古代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文字,在中国旧社会,刺青往往是黑社会成员的代名词,但当今社会,人们对纹身观念已经改变,刺青已演变成个人对身体装饰或信仰表达的一种体现。[0003]现代纹身是采用手动针刺或电动马达带动针刺设备对身体进行刺青;行业内又以采用后种方式居多。[0004]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 63 I 908U,授权公告日2010年11月I 7日公开了一种“马达纹身机”,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自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马达、偏心轴、轴承、滑行板和输出杆,所述轴承套接于所述偏心轴,所述滑行板下端设有供所述轴承容置的轴承槽,所述壳体上端面的一端开有滑槽,另一端设有针管固定支架,所述输出杆一端固接于所述滑行板,另一端穿设所述滑槽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滑行板位于所述针管固定支架一侧的端面上抵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马达上设有电源接入部;所述偏心轴的径向轴壁上开有螺孔,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螺丝,所述偏心轴通过所述螺丝和螺孔固接于所述马达上;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顺序连通的轨道滑行部、偏心轴转行部和马达容置部,所述滑行板轨道式连接和容置于所述轨道滑行部,所述偏心轴容置于所述偏心轴转行部,所述马达容置于所述马达容置部,所述容置腔还包括连通所述轨道滑行部的弹簧容置部,所述弹簧容置于所述弹簧容置部。[0005]上述专利解决了与之配合运动的纹身针运动轨迹不精确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装置不能对输出杆的输出力道进行强弱控制的问题,而且,一旦壳体上开设滑槽位置不精确,输出杆咋做高速往复线性运动时,就会与滑槽硬碰撞,造成设备的损坏。实用新型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动纹身机,具有可调弹力体对附杆提供不同力道的撞击力的特性,同时还可避免高速往复线性运动的设备之间由于设计精度不准确造成的相互碰撞损害。[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电动纹身机,它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壳体外壁一侧端固设有针管固定支架,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置区, 所述容置区包括顺序连通的偏心轴转行部和马达容置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马达和偏心轴以及一个弹簧,所述马达上设有电源接入部,所述偏心轴容置于所述偏心轴转行部,所述马达容置于所述马达容置部;所述壳体外壁另一侧端下部凹设有连接部,连接部同侧的壳体外壁上部凹设有附杆摆动容置区;所述动力装置还包 括附杆、可调弹力体和调节螺钉,所述附杆下端可转动式连接于壳体外壁的连接部;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壳体上,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附杆摆动容置区内的附杆上;所述可调弹力体邻设于壳体外表面上部,可调弹力体一端轴连接于偏心轴上,以便将马达带动旋转的偏心轴的圆周运动转换成可调弹力体的往复线性运动,可调弹力体中部垂向设有条状通孔,该条状通孔设置的目的是为附杆在该可调弹力体上设置一个位置变换区域,所述附杆上端穿设条状通孔至所述可调弹力体外,附杆穿设可调弹力体作用是限制可调弹力体做前后的往复线性运动,所述附杆上端用来顶压带动纹身针的针柄,进而带动纹身针在针管内做线性的往复运动,可调弹力体另一端至条状通孔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钉螺合于螺纹通孔处,以便用调节螺钉限制附杆在条状通孔内的自由行程。[0008]所述螺纹通孔中容置有可调碰撞弹簧,该可调碰撞弹簧一端与穿设于条状通孔内的附杆触接,可调碰撞弹簧另一端触接或固定于调节螺钉端部,可调碰撞弹簧既可使调节螺钉保持对附杆的均匀压力,限制附杆在条状通孔内的自由行程,进而可实现可调弹力体对附杆撞击力道强弱的变化控制,当拧紧调节螺钉,附杆受到的可调碰撞弹簧的弹力作用大于附杆摆动容置区内的弹簧对附杆的弹力作用,附杆的位置向前移动,可调碰撞弹簧被压紧,附杆前后自由移动的量减少,可调弹力体带动附杆在做往复运动时,可调弹力体对附杆就会施加较重的撞击力;当调松调节螺钉,附杆受到的可调碰撞弹簧的弹力作用小于附杆摆动容置区内的弹簧对附杆的弹力作用时,附杆的位置向后移动,可调碰撞弹簧会存在松紧量,附杆前后自由移动的量增大,可调弹力体带动附杆在做往复运动时,可调弹力体对附杆施加的力会被可调碰撞弹簧的弹力抵消一部分,可调弹力体对附杆就会施加较轻的撞击力;设置可调碰撞弹簧还可避免调节螺钉与附杆壁在可调弹力体做高速往复运动时,相互硬摩擦带来的损伤。[0009]所述偏心轴的径向轴壁上开有螺孔,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螺丝,所述偏心轴通过所述螺丝和螺孔固接于所述马达上。[0010]所述附杆摆动容置区内设有弹簧容置部,附杆对应弹簧容置部位置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两端分别设于弹簧容置部和弹簧容置槽内,所述弹簧设置的作用是对附杆提供弹性阻力,避免附杆与可调弹力体的条状通孔硬碰撞。[0011]所述穿设于可调弹力体外的附杆上端套设有O形挡圈,其目的是阻止高速往复线性运动的可调弹力体沿附杆向上滑出附杆外,造成往复线性运动的终止,进而影响纹身针的针刺。[0012]所述偏心轴通过卡簧挡圈将可调弹力体的端部限位于偏心轴上,避免可调弹力体的端部在随着偏心轴高速旋转时从偏心轴上滑出。[0013]所述针管固定支架包括片状悬臂、活节螺栓和螺帽,所述片状悬臂上端部向外弯折构成倒U型槽,片状悬臂和片状悬臂端部对应于附杆上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针管容置孔和针管卡位槽,片状悬臂构成的倒U型槽槽底开设有穿孔,活节螺栓容置于倒U型槽内,且活节螺栓穿设穿孔与螺帽螺接,由于现有设计中使 用螺丝将针管靠一点受力固定于针管固定支架的结合方式,纹身针在高速运动时,紧固的螺丝和针管受到震动,会相互松脱;而且,当紧固力道过大,螺丝刺穿针管壁会影响纹身针的运动;采用活节螺栓替代螺丝紧固针管,将点固定方式改变为环状面的固定方式,既避免现有技术刺穿针管壁的风险,又提升了对针管的紧固强度。[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弹力体对附杆提供不同力道的撞击力的特性,同时还可避免高速往复线性运动的设备之间由于设计精度不准确造成的相互碰撞损害。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 图3所示,电动纹身机,它包括壳体I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2,所述壳体 I外壁一侧端固设有针管固定支架3,所述壳体I内部设有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包括顺序连通的偏心轴转行部11和马达容置部1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马达21和偏心轴22 以及一个弹簧23,所述马达21上设有电源接入部211,所述偏心轴22容置于所述偏心轴转行部11,所述马达21容置于所述马达容置部12 ;所述壳体I外壁另一侧端下部凹设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同侧的壳体外壁上部凹设有附杆摆动容置区15 ;所述动力装置2还包括附杆24、可调弹力体25和调节螺钉26,所述附杆24下端可转动式连接于壳体I外壁的连接部14 ;所述弹簧23 —端固定于壳体I上,所述弹簧23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附杆摆动容置区15内的附杆24上;所述可调弹力体25邻设于壳体I外表面上部,可调弹力体25—端轴连接于偏心轴22上,可调弹力体25中部垂向设有条状通孔251,所述附杆24上端穿设条状通孔251至所述可调弹力体25外,可调弹力体25另一端至条状通孔251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252,所述调节螺钉26螺合于螺纹通孔252处。[0019]所述螺纹通孔252中容置有可调碰撞弹簧4,该可调碰撞弹簧4 一端与穿设于条状通孔251内的附杆24触接,可调碰撞弹簧4另一端固定于调节螺钉26端部。[0020]所述偏心轴22的径向轴壁上开有螺孔221,所述动力装置2还包括螺丝7,所述偏心轴22通过所述螺丝7和螺孔221固接于所述马达21上。[0021]所述附杆摆动容置区内设有弹簧容置部13,附杆24对应弹簧容置部13位置设有弹簧容置槽241,弹簧23两端分别设于弹簧容置部13和弹簧容置槽241内。[0022]所述穿设于可调弹力体25外的附杆24上端套设有O形挡圈5。[0023]所述偏心轴22通过卡簧挡圈6将可调弹力体25的端部限位于偏心轴22上。[0024]所述针管固定支架3包括片状悬臂31、活节螺栓32和螺帽33,所述片状悬臂31 上端部向外弯折构成倒U型槽311,片状悬臂和片状悬臂端部对应于附杆24上端部位置处, 分别开设有针管容置孔312和针管卡位槽313,片状悬臂31构成的倒U型槽311槽底开设有穿孔3 11 1,活节螺栓32容置于倒U型槽31 I内,且活节螺栓32穿设穿孔31 I I与螺帽33螺接。[0025]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动纹身机,所述的实施例及图,只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局限于本实用新型,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电动纹身机,它包括壳体(I)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2),所述壳体(I)外壁一侧端固设有针管固定支架(3),所述壳体(I)内部设有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包括顺序连通的偏心轴转行部(11)和马达容置部(12),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马达(21)和偏心轴(22)以及一个弹簧(23),所述马达(21)上设有电源接入部(211),所述偏心轴(22)容置于所述偏心轴转行部(11 ),所述马达(21)容置于所述马达容置部(12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外壁另一侧端下部凹设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同侧的壳体外壁上部凹设有附杆摆动容置区(15);所述动力装置(2)还包括附杆(24)、可调弹力体(25)和调节螺钉(26),所述附杆(24)下端可转动式连接于壳体(I)外壁的连接部(14);所述弹簧(23) —端固定于壳体(I)上,所述弹簧(23)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附杆摆动容置区(15)内的附杆(24)上;所述可调弹力体(25)邻设于壳体(I)外表面上部,可调弹力体(25) —端轴连接于偏心轴(22)上,可调弹力体(25)中部垂向设有条状通孔(251),所述附杆(24)上端穿设条状通孔(251)至所述可调弹力体(25)外,可调弹力体(25)另一端至条状通孔(25 I)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252),所述调节螺钉(26)螺合于螺纹通孔(252)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孔(252)中容置有可调碰撞弹簧(4 ),该可调碰撞弹簧(4 ) 一端与穿设于条状通孔(251)内的附杆(24 )触接,可调碰撞弹簧(4)另一端触接或固定于调节螺钉(26)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22)的径向轴壁上开有螺孔(22 1),所述动力装置(2)还包括螺丝(7),所述偏心轴(22)通过所述螺丝(7)和螺孔(221)固接于所述马达(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杆摆动容置区内设有弹簧容置部(I 3),附杆(24)对应弹簧容置部(I 3)位置设有弹簧容置槽(241),弹簧(23)两端分别设于弹簧容置部(13)和弹簧容置槽(2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设于可调弹力体(25)外的附杆(24 )上端套设有O形挡圈(5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22)通过卡簧挡圈(6)将可调弹力体(25)的端部限位于偏心轴(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纹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固定支架(3)包括片状悬臂(3 I)、活节螺栓(32)和螺帽(33),所述片状悬臂(31)上端部向外弯折构成倒U型槽(3 11),片状悬臂和片状悬臂端部对应于附杆(24)上端部位置处,分别开设有针管容置孔(312)和针管卡位槽(313),片状悬臂(31)构成的倒U型槽(311)槽底开设有穿孔(311 I),活节螺栓(32)容置于倒U型槽(311)内,且活节螺栓(32)穿设穿孔(311 I)与螺帽(33)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纹身机,它包括壳体及其内部的动力装置,所述壳体外壁一侧端固设有针管固定支架,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马达和偏心轴以及一个弹簧;所述壳体外壁另一侧端下部凹设有铰接部,铰接部同侧的壳体外壁上部凹设有弹簧容置部;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附杆、可调弹力体和调节螺钉,所述附杆下端铰轴式连接和容置于壳体外壁的铰接部,附杆对应弹簧容置部位置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两端分别容置于弹簧容置部和弹簧容置槽内,所述可调弹力体一端轴连接于偏心轴,其中部垂向设有条状通孔,所述附杆上端穿设条状通孔至可调弹力体外,其另一端至条状通孔之间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螺钉螺合于此;本实用新型对纹身针提供不同力道的撞击力。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859910SQ20122049001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陈傑群, 陈傑强, 魏文 申请人:陈傑群, 陈傑强, 魏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