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直肠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肛门直肠镜。
背景技术:
肛门直肠镜用于检测肠道内是否存在病变、肿瘤、溃病的一种医疗检测器,由于其检测位置的特殊性,对直肠镜的设计要求也较高。现有的直肠镜存在以下不足之处I、直肠镜上没有光源,操作较困难,需另外增加光源进行操作。2、在定位时较困难。3、直肠镜的形状为圆环状,空间小,不方便内窥器的使用,只能在镜身的远端口检查病变,操作需反复旋转、进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直肠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定位,能详细准确的检查治疗直肠内的病状,窥视角度扩大,为检查及治疗肛门与直肠下端的各种患者带来方便,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内镜
I、外镜2、镜芯3、手柄4、金属杆5、微型灯泡6、电源线7、直流电源8、开关9和斜手柄10 ;内镜I设置在外镜2的内部,金属杆5设置在内镜I的中心,金属杆5的一端与手柄4连接,金属杆5的另一端与镜芯3连接,微型灯泡6设置在外镜2的内壁,微型灯泡6通过电源线7与直流电源8连接,直流电源8设置在斜手柄10内,斜手柄10与外镜2连接,斜手柄10上设有开关9。所述的内镜I外壁设有卡槽1-1,便于放置微型灯泡6。所述的内镜I、外镜2和镜芯3均为透明有机玻璃。较好的透明度便于操作和清楚的检查。所述的开关9用来控制微型灯泡6的开关,且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调节微型灯泡6的亮度。所述的内镜I和外镜2的尾部呈燕尾形。凸起的燕尾可将直肠镜固定在肛门上,不至于脱落,可以挡住直肠镜不至于让直肠镜陷入患者的肛门内。所述的内镜I的壁身上设有刻度,便于医务人员通过刻度来定位,降低操作难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定位,能详细准确的检查治疗直肠内的病状,窥视角度扩大,为检查及治疗肛门与直肠下端的各种患者带来方便,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斜手柄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I和图2,本具体实施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内镜I、外镜2、镜芯3、手柄4、金属杆5、微型灯泡6、电源线7、直流电源8、开关9和斜手柄10 ;内镜I设置在外镜2的内部,金属杆5设置在内镜I的中心,金属杆5的一端与手柄4连接,金属杆5的另一端与镜芯3连接,微型灯泡6设置在外镜2的内壁,微型灯泡6通过电源线7与直流电源8连接,直流电源8设置在斜手柄10内,斜手柄10与外镜2连接,斜手柄10上设有开关9。所述的内镜I外壁设有卡槽1-1,便于放置微型灯泡6。所述的内镜I、外镜2和镜芯3均为透明有机玻璃。较好的透明度便于操作和清楚的检查。所述的开关9用来控制微型灯泡6的开关,且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调节微型灯泡6的亮度。所述的内镜I和外镜2的尾部呈燕尾形。凸起的燕尾可将直肠镜固定在肛门上,不至于脱落,可以挡住直肠镜不至于让直肠镜陷入患者的肛门内。所述的内镜I的壁身上设有刻度,便于医务人员通过刻度来定位,降低操作难度。本具体实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定位,能详细准确的检查治疗直肠内的病状,窥视角度扩大,为检查及治疗肛门与直肠下端的各种患者带来方便,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直肠镜,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内镜(I)、外镜(2)、镜芯(3)、手柄(4)、金属杆(5)、微型灯泡(6)、电源线(7)、直流电源(8)、开关(9)和斜手柄(10);内镜(I)设置在外镜⑵的内部,金属杆(5)设置在内镜⑴的中心,金属杆((5)的一端与手柄⑷连接,金属杆(5)的另一端与镜芯(3)连接,微型灯泡(6)设置在外镜(2)的内壁,微型灯泡(6)通过电源线(7)与直流电源⑶连接,直流电源⑶设置在斜手柄(10)内,斜手柄(10)与外镜⑵连接,斜手柄(10)上设有开关(9)。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直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镜(I)外壁设有卡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直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镜(I)、外镜(2)和镜芯(3)均为透明有机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直肠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镜⑴和外镜⑵的尾部呈燕尾形。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直肠镜,它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内镜设置在外镜的内部,金属杆设置在内镜的中心,金属杆的一端与手柄连接,金属杆的另一端与镜芯连接,微型灯泡设置在外镜的内壁,微型灯泡通过电源线与直流电源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在斜手柄内,斜手柄与外镜连接,斜手柄上设有开关。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定位,能详细准确的检查治疗直肠内的病状,窥视角度扩大,为检查及治疗肛门与直肠下端的各种患者带来方便,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文档编号A61B1/06GK202739970SQ20122049197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孙庆文 申请人:孙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