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麻醉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43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麻醉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麻醉针。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方法,即用于控制疼痛、进行手术或诊断性检查操作时,病人会感到疼痛,需要用麻醉药或其他方式使之暂时失去知觉,所以麻醉是手术能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即麻醉的好坏、麻醉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目前,临床上对患者手术时经常需要使用注射器和麻醉针做局部麻醉,目前的麻醉针一般为普通的注射针,主要由针体和针柄构成,麻醉药扩散较慢,经常需要反复进行多次穿刺才能起到麻醉效果,特别是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体表肿瘤切除手术时,需要用注射器抽取麻醉药物后,绕肿瘤一周位置进行多次穿刺麻醉,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同时也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另外由于针管表面光滑,很难控制穿刺深度,需用力抓牢,且针体容易晃动,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现有的麻醉针不能很好的掌控麻醉药剂的使用量,过少会使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就会产生感觉,产生疼痛感,过多会导致患者昏迷不醒,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麻醉针,该新型麻醉针通过3个针头和圆孔的设计可较少对患者手术部位的穿刺的次数,同时通过针管上的刻度的设计这样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麻醉时,麻醉药剂的使用量容易掌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麻醉针,包括针管和针头,所述针头壁两侧对称设有圆孔,所述每侧圆孔为10个,所述针管外壁上设有刻度,所述针管外中部设有指托,所述针管壁内设有真空夹层,所述针管内设有针芯,所述针芯上设有推动塞。所述针头为3个。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增强医护人员对麻醉针的掌控力度,提高操作的准确度,避免了多次穿刺麻醉,减轻病患痛苦,提高了医疗操作的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麻醉针结构示意图;图中I-针头;2-针管;3-圆孔;4-刻度;5-真空夹层;6-针芯;7-指托;8_推动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2]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麻醉针,包括针管2和针头I,所述针头I壁两侧对称设有圆孔3,所述每侧圆孔3为10个,这样麻醉药剂可以从针头I上的圆孔3上排出,避免了多次穿刺进行麻醉的弊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所述针管2外壁上设有刻度4,通过刻度4可以很好的控制麻醉药剂的用量,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所述针管2外中部设有指托7,这样医务人员在使用时将手指放在指托7上,可以很好的使用力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所述针管2壁内设有真空夹层5,所述针管2内设有针芯6,所述针芯6上设有推动塞8,所述针头I为3个。使用时,医务人员将手指放在指托7上,将针头I刺入到患者的需要手术的部位,用手推针芯6将麻醉药剂注射到患者体内,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患者来决定麻醉药剂的用药量,通过针管2上的刻度4观察用药量,当药量达到合适的量时,停止注射,将针头I从患者的体内拔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麻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管和针头,所述针头壁两侧对称设有圆孔,所述每侧圆孔为10个,所述针管外壁上设有刻度,所述针管外中部设有指托,所述针管壁内设有真空夹层,所述针管内设有针芯,所述针芯上设有推动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麻醉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为3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麻醉针,该新型麻醉针通过3个针头和圆孔的设计可较少对患者手术部位的穿刺的次数,同时通过针管上的刻度的设计这样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进行麻醉时,麻醉药剂的使用量容易掌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麻醉针,包括针管和针头,所述针头壁两侧对称设有圆孔,所述每侧圆孔为10个,所述针管外壁上设有刻度,所述针管外中部设有指托,所述针管壁内设有真空夹层,所述针管内设有针芯,所述针芯上设有推动塞。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增强医护人员对麻醉针的掌控力度,提高操作的准确度,避免了多次穿刺麻醉,减轻病患痛苦,提高了医疗操作的效率。
文档编号A61M19/00GK202802455SQ2012205034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林春芝 申请人:林春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