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9490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医院对病人进行全麻手术时,通常采用小垫子或头颅固定架对头颅进行固定。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时间长,这种固定头颅方式很容易造成病人的头颈部发生活动、移动可给手术带来危险,还会使病人的颈部受损受伤。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固定头颅、并能有效保护病人的颈部的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有半环形的头部支架,头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竖支柱,头部支架上装有数个螺栓固定器,竖支柱一侧水平安装空心的撑杆I,撑杆I垂直于头部支架所处的平面,撑杆II的一端插入到撑杆I中,撑杆II的另一端为竖直向上的空心管,撑杆I上设有固定螺栓I,撑杆III上端连有弧形支架,撑杆III下端插入到空心管中,空心管侧面设有固定螺栓II。
所述螺栓固定器的内端设有圆形卡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应性好,能根据患者头部、颈部的情况实现灵活调节,舒适程度高,栓固定器的内端设有圆形卡头既可固定牢又能增加舒适度,弧形支架可以固定颈度,防止患者颈部疲劳和受伤。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螺栓固定器,2—圆形卡头,3—头部支架,4一竖支柱,5—撑杆II,6—空心管,7—撑杆III,8—弧形支架,9一固定螺栓I,10—撑杆I,11 一固定螺栓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有半环形的头部支架3,头部支架3的底部安装有竖支柱4,头部支架3上装有数个螺栓固定器I,竖支柱4 一侧水平安装空心的撑杆I 10,撑杆I 10垂直于头部支架3所处的平面,撑杆II 5的一端插入到撑杆I 10中,撑杆II 5的另一端为竖直向上的空心管6,撑杆I 10上设有固定螺栓I 9,撑杆III 7上端连有弧形支架8,撑杆III 7下端插入到空心管6中,空心管6侧面设有固定螺栓II 11 ;所述螺栓固定器I的内端设有圆形卡头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固定手术台边缘。当病人采用仰位手术时,根据病人的头部大小调整螺栓固定器I使圆形卡头2紧紧夹住病人的头颅,弧形支架8顶在病人的颈部,并根据病人颈部相对于头的距离和相对高度通过调节撑杆II在撑杆I 10中的插入深度并用固定螺栓I 9拧紧固定,调节撑杆III在空心管6中的高度并用固定螺栓II11拧紧固定,使病人头部、颈部呈自然舒展状态。当病人采用俯位手术时,是用弧形支架8顶在病人的下颌部,其他调节方法与仰位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支架8能根据患者头部大长、颈部长短等情况实现前后长度与上下高度灵活调节, 使病人在手术中更自然更舒适能有效防止患者颈部疲劳和受伤。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有半环形的头部支架,头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竖支柱,头部支架上装有数个螺栓固定器,竖支柱一侧水平安装空心的撑杆I,撑杆I垂直于头部支架所处的平面,撑杆II的一端插入到撑杆I中,撑杆II的另一端为竖直向上的空心管,撑杆I上设有固定螺栓I,撑杆III上端连有弧形支架,撑杆III下端插入到空心管中, 空心管侧面设有固定螺栓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固定器的内端设有圆形卡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一种新型头颅固定架,它有半环形的头部支架,头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竖支柱,头部支架上装有数个螺栓固定器,竖支柱一侧水平安装空心的撑杆Ⅰ,撑杆Ⅰ垂直于头部支架所处的平面,撑杆Ⅱ的一端插入到撑杆Ⅰ中,撑杆Ⅱ的另一端为竖直向上的空心管,撑杆Ⅰ上设有固定螺栓Ⅰ,撑杆Ⅲ上端连有弧形支架,撑杆Ⅲ下端插入到空心管中,空心管侧面设有固定螺栓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应性好,能根据患者头部、颈部的情况实现灵活调节,舒适程度高,栓固定器的内端设有圆形卡头既可固定牢又能增加舒适度,弧形支架可以固定颈度,防止患者颈部疲劳和受伤。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2875728SQ2012205223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田风富, 董雪翠, 赵全成 申请人:田风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