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12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奶瓶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管,尤其是一种奶瓶吸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奶瓶的瓶体内设有吸管的奶瓶,该吸管从瓶体口部一直延伸到瓶体底部。且市场为适应客户需要,生产出不同材质的奶瓶,相应材质的奶瓶瓶口处的内径也不尽相同,例如塑料或硅胶材质的奶瓶瓶口处内径为33_,玻璃材质的奶瓶瓶口处内径为29mm。如图1所示,现有奶瓶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吸管顶部连接有一吸管座1’’,吸管座I ’ ’下部与软管2’ ’的一端连接,该吸管座I ’ ’呈圆盘状,吸管座I ’ ’外壁直径与相应奶瓶瓶口处内径相匹配,且该奶瓶中部具有一环状壁3’’,该环状壁3’’外侧为进气槽4’’,该进气槽 4’’底部具有一通气孔5’’,而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一设通孔的球体6’’。采用这种设置,在奶瓶瓶底朝下放置时,婴幼儿同样可吸食瓶内的奶液,而上述结构中的吸管座的直径为固定值,只能适用于一种规格或是材质的奶瓶,直接影响到该奶瓶吸管的应用范围,且吸管座上的通气孔较小,直接影响到进气效果,极易出现婴幼儿吸食困难等现象,上述的球体具有一定重量,在摇晃奶瓶时极易出现奶瓶壁被球体撞裂等现象,直接降低了奶瓶安全性。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奶瓶吸管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且适用于不同规格及材质的奶瓶的一种奶瓶吸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奶瓶吸管,包括连接座、导管及具有一通孔的导管珠,该吸管还包括卡接于奶瓶瓶口处的密封卡环,该密封卡环通过若干条连接肋与连接座连接,且每两条相邻的连接肋之间具有通气孔并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导管珠上套设有防撞套。进一步,所述防撞套为硅胶防撞套。进一步,所述导管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及导管珠套接。进一步,所述导管为硅胶软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发明人将原有圆盘状且外壁直径为固定值的吸管座,改进为外壁直径远远小于任何规格或材质的奶瓶瓶口的内径的连接座,扩宽了吸管的适用范围;2、本新型中的连接座通过若干条连接肋与密封卡环连接,而且每两条相邻的连接肋之间具有通气孔,该通气孔较大,并形成进气通道,有效避免了婴幼儿吸食困难或呛奶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降低了成本;3、本新型中的密封卡环卡接于奶瓶与奶嘴的连接处,有效的实现对奶瓶整体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奶等情况;[0015]4、本发明人在导管珠外侧加设了防撞套,且该防撞套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在摇晃奶瓶时不会出现奶瓶壁被撞破的不良现象,提高了奶瓶整体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图1是现有的奶瓶吸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2所示,一种奶瓶吸管,其包括连接座1、娃胶制成的导管2及具有一定重量的导管珠3,该导管珠3上具有一通孔(未示出),而导管2的两端均套接于连接座I及导管珠3延伸出的连接段,且该导管为硅胶软管。该奶瓶吸管还包括分别与奶瓶及奶嘴相匹配的密封卡环4,该密封卡环4通过四条连接肋5与连接座I的周侧相连接,且每两条相邻的连接肋5之间具有通气孔6并形成进气通道,而通气孔6较大,提高了奶瓶的进气效果,使得婴幼儿不必费力吸便能喝到奶瓶内的奶液;连接座I的外径小于奶瓶内径,以适应不同规格及材质的奶瓶及奶嘴,密封卡环4卡接于奶瓶与奶嘴的连接处以实现对奶瓶整体的密封,密封卡环4具有一定宽度,在确保更好的实现密封效果的同时也扩宽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导管珠3上套设有防撞套31,且该防撞套31为硅胶防撞套,具有较好的弹性,有效避免了导管珠撞击奶瓶导致破裂等不良现象。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奶瓶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导管及具有一通孔的导管珠,该吸管还包括卡接于奶瓶瓶口处的密封卡环,该密封卡环通过若干条连接肋与连接座连接,且每两条相邻的连接肋之间具有通气孔并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导管珠上套设有防撞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奶瓶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套为硅胶防撞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奶瓶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及导管珠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奶瓶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硅胶软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奶瓶吸管,该奶瓶吸管包括连接座、导管及具有一通孔的导管珠,该吸管还包括卡接于奶瓶瓶口处的密封卡环,该密封卡环通过若干条连接肋与连接座连接,且每两条相邻的连接肋之间具有通气孔并形成进气通道,所述导管珠上套设有防撞套,该防撞套为硅胶材料制成。连接座的外壁直径远远小于任何规格或材质的奶瓶瓶口的内径,扩宽了吸管的适用范围;该通气孔较大,并形成进气通道,有效避免了婴幼儿吸食困难或呛奶等现象的出现,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在硅胶制成防撞套的保护下,摇晃奶瓶时不会出现奶瓶壁被撞破的不良现象,提高了奶瓶整体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J9/00GK202844151SQ20122055424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陈坤泷 申请人:周道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