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29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是可实现将轮椅的基本功能与拐杖的基本功能相结合的代步器。
背景技术
轮椅是绝大部分肢体伤残人士及年老体残人士所选择的代步器。然而,当遇上需要攀登楼梯或者跨越路障的情况,普通手动、电动轮椅都无法帮助使用者解决这些情况,而市场上已存在的一些具有爬楼梯功能的轮椅种类众多,按照爬楼梯装置爬楼执行机构的类型,主要可归结为轮组式、履带式、腿式三类,但这些轮椅体积较为庞大,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拐杖和轮椅一样是肢体伤残人士及年老体残人士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代步器,但拐杖侧重的用途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能将轮椅的优点与拐杖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轮椅结构,从而使轮椅使用者能够更独立、更方便的实现攀爬楼梯、跨越路障,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普通轮椅及具有爬楼梯功能的轮椅无法很好的帮助使用者完成攀登楼梯或者跨越路障的问题,利用杆件特殊翻转的特性,提供一种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该轮椅是将轮椅的优点与拐杖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使用者可通过简单的变形操作将轮椅变形为拐杖,或者将拐杖变形为轮椅,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独立、更方便的实现攀爬楼梯、跨越路障。本申请中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包括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1、靠背4,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固定在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 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包括前轮杆2、后轮杆3、前轮12、后轮9、前轮叉13、前轮固定杆16,前轮杆2和后轮杆3构成主体支撑结构,后轮9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后轮杆3上,前轮12安装在前轮叉13上,前轮叉13铰接在前轮杆2上,并通过前轮固定杆16固定在前轮杆2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带传动驱动结构包括小带轮6、大带轮10、皮带8、驱动手柄7,其中小带轮6固定在后轮杆3上,大带轮10固定在后轮9上,皮带8套在小带轮6和大带轮10上,驱动手柄7设置在小带轮6上。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脚蹬结构包括连接片17、脚蹬连接杆15、脚蹬撑杆11、脚蹬14,连接片17铰接在前轮杆2上,脚蹬连接杆15铰接在连接片17上,脚蹬撑杆11插入脚蹬连接杆15并可相对其滑动,脚蹬14铰接在脚蹬撑杆11上。连接片17相对前轮杆2转动时,可带动脚蹬连接杆15和脚蹬撑杆11转动,以使轮椅在变形为拐杖时折叠脚蹬结构能够与前轮杆2在一条直线上。当折叠脚蹬结构工作在轮椅状态时,结构利用机械上“死点”的工作原理,使得该结构不变形;当折叠脚蹬结构工作在拐杖状态时,脚蹬连接杆15的两端卡在前轮杆2上预留的卡槽上,使得拐杖能够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所述靠背4上带有扶手5。本实用新型所述靠背4与调节板18焊接,与前轮杆2铰接,并且调节板18上留有弧形滑槽,调节板螺钉19穿过弧形滑槽使调节板18与前轮杆2固定,并且通过调节调节板螺钉19在滑槽中的位置,改变靠背4与前轮杆2的角度。本实用新型轮椅可以由左右对称的两套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组成,并通过连接件固定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使用者可通过改变连接件的状态将左右两部分分开形成两个拐杖。该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的其余部分连接均由铆钉或螺栓将基本构件连接成能够承受外载荷的结构物。当该装置由轮椅向拐杖变形时,先将左右对称部件的连接件分开,并拆开,然后将左半轮椅或右半轮椅的坐垫I与靠背4分离,将调节板18上螺母旋松,使靠背4与前轮杆2可相对转动;固定前轮杆2不动,靠背4相对前轮杆2顺时针(右半部分为顺时针)转动75°,将后轮杆3绕前轮杆2与后轮杆3的交点顺时针转动使二者在一条直线上(此时保持坐垫I与后轮杆3夹角不变),固定后轮杆3不动,调整坐垫I和后轮杆3的相对位置,使二者在一条直线;最后调整脚蹬14与前轮叉13的角度,即可得到拐杖。本实用新型利用杆件特殊翻转的特性,实现将轮椅变形为拐杖,解决了传统轮椅不能帮助使用者攀登楼梯或者跨越路障的情况。所设计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工作在两种不同的状态,即轮椅状态与拐杖状态。该实用新型默认工作在轮椅状态,当需要用到拐杖时,使用者 可凭借自身或者他人将各杆件经过一定的变形,实现各个杆件归并到一条直线上,并使之固定后可完成从轮椅到拐杖的改变,并可通过相反的过程恢复为轮椅。变形过程中无需拆去任何零部件,只需把轮椅中各个杆件进行一定角度的调整即可实现轮椅、拐杖间的互相转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普通轮椅无法的帮助使用者完成攀登楼梯或者跨越路障的实际情况,根据杆件特殊翻转的特性,设计出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模型,能够将轮椅的优点与拐杖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独立、更方便的实现攀爬楼梯、跨越路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并且变形过程简单易行,使用者可自行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变形操作,对改进现有的普通轮椅、扩大轮椅的使用范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蹬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半部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拐杖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半部分调节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垫,2、前轮杆,3、后轮杆,4、靠背,5、扶手,6、小带轮,7、驱动手柄,8、皮带,9、后轮,10、大带轮,11、脚蹬撑杆,12、前轮,13、前轮叉,14、脚瞪,15、脚蹬连接杆,16、前
轮固定杆,17、连接片,18、调节板,19、调节板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和以及实施例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在所述内容。实施例1:本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包括左右对称的两套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固定在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上;其中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包括前轮杆2、后轮杆3、前轮12、后轮9、前轮叉13、前轮固定杆16,前轮杆2和后轮杆3构成主体支撑结构,后轮9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后轮杆3上,前轮12安装在前轮叉13上,前轮叉13铰接在前轮杆2上,并通过前轮固定杆16固定在前轮杆2上;带传动驱动结构包括小带轮6、大带轮10、皮带8、驱动手柄7,其中小带轮6固定在后轮杆3上,大带轮10固定在后轮9上,皮带8套在小带轮6和大带轮10上,驱动手柄7设置在小带轮6上。折叠脚蹬结构包括连接片17、脚蹬连接杆15、脚蹬撑杆11、脚蹬14,连接片17铰接在前轮杆2上,脚蹬连接杆15铰接在连接片17上,脚蹬撑杆11插入脚蹬连接杆15并可相对其滑动,脚蹬14铰接在脚蹬撑杆11上;靠背4上带有扶手5 ;靠背4与调节板18焊接,与前轮杆2铰接,调节板18上留有弧形滑槽,调节板螺钉19穿过弧形滑槽使调节板18与前轮杆2固定,并且通过调节调节板螺钉19在滑槽中的位置,改变靠背4与前轮杆2的角度。(见图1-5)连接片17相对前轮杆2转动时,可带动脚蹬连接杆15和脚蹬撑杆11转动,以使轮椅在变形为拐杖时折叠脚蹬结构能够与前轮杆2在一条直线上。当折叠脚蹬结构工作在轮椅状态时,结构利用机械上“死点”的工作原理,使得该结构不变形;当折叠脚蹬结构工作在拐杖状态时, 脚蹬连接杆15的两端卡在前轮杆2上预留的卡槽上,使得拐杖能够稳定工作。当该装置在轮椅状态时,使用者通过转动驱动手柄7带动小带轮6转动,小带轮6带动皮带8轮转动,最终驱动后轮9,实现前进功能。控制左右驱动手柄7不同的转动速度,可实现轮椅的转弯功能。当该装置由轮椅向拐杖变形时,先将左右对称部分的连接件分开拆开,然后将坐垫I与靠背4分离,将调节板18上螺母旋松,使靠背4与前轮杆2可相对转动;固定前轮杆2不动,靠背4相对前轮杆2顺时针转动75° ,将后轮杆3绕前轮杆2与靠背4的交点逆时针转动100° (此时保持坐垫I与后轮杆3夹角不变),固定后轮杆不动,将坐垫绕后轮杆3逆时针转动40° ;最后调整脚蹬14与前轮叉13的角度,即可得到拐杖。当该装置工作在拐杖状态时,使用者将拐杖放在腋窝里,并用手臂加紧,手放在靠背4底端的杆件上,用脚蹬14着地,可实现拐杖功能。实施例2:本装置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该轮椅只有一套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其实现拐杖与轮椅的可变形原理与实施例1类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该轮椅包括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靠背(4),其特征在于: 所述坐垫(I)和所述靠背(4)固定在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上; 所述剪式支撑结构包括前轮杆(2)、后轮杆(3)、前轮(12)、后轮(9)、前轮叉(13)、前轮固定杆(16),前轮杆(2)和后轮杆(3)构成主体支撑结构,其中后轮(9)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后轮杆(3)上,前轮(12)安装 在前轮叉(13)上,前轮叉(13)铰接在前轮杆(2)上,并通过前轮固定杆(16)固定在前轮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其特征在于:带传动驱动结构包括小带轮¢)、大带轮(10)、皮带(8)、驱动手柄(7),其中小带轮¢)固定在后轮杆(3)上,大带轮(10)固定在后轮(9)上,皮带(8)套在小带轮(6)和大带轮(10)上,驱动手柄(7)设置在小带轮(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脚蹬结构包括连接片(17)、脚蹬连接杆(15)、脚蹬撑杆(11)、脚蹬(14),其中连接片(17)铰接在前轮杆(2)上,脚蹬连接杆(15)铰接在连接片(17)上,脚蹬撑杆(11)插入脚蹬连接杆(15)并可相对其滑动,脚蹬(14)铰接在脚蹬撑杆(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4)与调节板(18)焊接,与前轮杆(2)铰接,调节板(18)上留有弧形滑槽,调节板螺钉(19)穿过弧形滑槽使调节板(18)与前轮杆(2)固定,并且通过调节调节板螺钉(19)在滑槽中的位置,改变靠背(4)与前轮杆(2)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其特征是:轮椅由左右对称的两套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带传动驱动结构、折叠脚蹬结构、坐垫(I)和靠背(4)组成,并通过连接件分开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4)上带有扶手(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尤其是可实现将轮椅的基本功能与拐杖的基本功能相结合的代步器,本可变形为拐杖的轮椅由带前后运动轮的剪式支撑结构、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的带传动驱动结构、固定在前轮杆上的折叠脚蹬结构以及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坐垫、靠背组成,将轮椅各杆件经过一定的变形,可实现各个杆件归并到一条直线上,并使之固定可完成从轮椅到拐杖的改变,并可通过相反的过程恢复为轮椅。本实用新型将轮椅的优点与拐杖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使得使用者能够更独立、更方便的实现攀爬楼梯、跨越路障,对改进现有的普通轮椅、扩大轮椅的使用范围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G5/02GK203107482SQ20122059110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杨丛为, 张弯弓, 李志森, 张号 申请人:杨丛为, 张弯弓, 李志森, 张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