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97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急诊抢救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呼吸抢救病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急症抢救进行人工呼吸时,一般采用面罩通气法或内插管通气法,面罩通气法的缺点是有气体被压入胃内,造成胃内容物返流被吸入气管,造成事故;而内插管通气法则需要专用器械和较高的操作专业技术,因而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抢救用的内插管式呼吸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急诊抢救呼吸管,包括气管导管、充气囊、充气管、充气头、气管导管导气孔;所述气管导管的后段设置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用于密闭气管导管与急诊患者气管之间的空隙,所述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为充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气管导管的出气端为光滑弧面,所述气管导管出气端的侧壁设置所述气管导管导气孔,其中,还包括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所述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的内腔中,可以在导引气管导管插入急诊患者气管位置后从气管导管内腔中抽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气体能完全进入肺内,进一步提高了抢救的效率,而且不会使异物包括液体、固体进入到肺内,避免了不必要事故的发生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旋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管导管、2充气囊、3充气管、4充气头、5气管导管导气孔、6插入导引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急诊抢救呼吸管,包括气管导管1,充气囊2,充气管3,充气头4,气管导管导气孔5,插入导引棒6 ;所述气管导管I的后段设置充气囊2,所述充气囊2用于密闭气管导管I与急诊患者气管之间的空隙,所述气管导管I的侧壁设置为充气囊2充气的充气管3 ;所述气管导管2的出气端为光滑弧面,所述气管导管2出气端的侧壁设置所述气管导管导气孔5,其中,还包括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6,所述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6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I的内腔中,可以在导引气管导管I插入急诊患者气管位置后从气管导管I内腔中抽出。这样,因为有用于密闭气管导管与急诊患者气管之间空隙的充气囊,所以使气体能完全进入肺内,进一步提高了抢救的效率,而且不会使异物包括液体、固体进入到肺内,避免了不必要事故的发生。气管导管的内腔还设有管导管插入导引棒,可以使气管导管插入简单,插入后抽出插入导引棒,即可施行人工呼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急诊抢救呼吸管,包括气管导管、充气囊、充气管、充气头、气管导管导气孔;所述气管导管的后段设置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用于密闭气管导管与急诊患者气管之间的空隙,所述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为充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气管导管的出气端为光滑弧面,所述气管导管出气端的侧壁设置所述气管导管导气孔,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所述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的内腔中,可以在导引气管导管插入急诊患者气管位置后从气管导管内腔中抽出。
专利摘要急诊抢救呼吸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气管导管、充气囊、充气管、充气头、气管导管导气孔;所述气管导管的后段设置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用于密闭气管导管与急诊患者气管之间的空隙,所述气管导管的侧壁设置为充气囊充气的充气管;所述气管导管的出气端为光滑弧面,所述气管导管出气端的侧壁设置所述气管导管导气孔,其中,还包括气管导管插入导引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961409SQ2012206099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张金才 申请人:张金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