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式挖耳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58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式挖耳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挖耳勺,尤其是一种负压式挖耳勺。
背景技术
当人们耳道内有污物时,耳道会痒,人们通常通过使用挖耳勺将耳道内的污物挖出,但是耳道内较细碎的污物不容易取出,增加了劳动强度,而且勺柄经常握不住,从手中脱落,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严重的会对耳道造成伤害。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式挖耳勺,该负压式挖耳勺具有耳道内较细碎的污物可较容易的取出,减轻了劳动强度,容易抓握,不会从手中脱落,操作方便,不会对耳道造成伤害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勺头和勺柄,所述的勺头设置在勺柄的前端,所述的勺头和勺柄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内腔,所述的勺头内侧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引口,所述的勺柄的尾端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软管,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气囊,所述的勺柄上设置有防滑手柄。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式挖耳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耳道内较细碎的污物可较容易的取出,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勺柄上设置有防滑手柄,容易抓握,不会从手中脱落,操作方便,不会对耳道造成伤害,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1是负压式挖耳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勺头,2、吸引口,3、勺柄,4、内腔,5、防滑手柄,6、软管,7、负压吸
引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式挖耳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式挖耳勺,其结构包括勺头I和勺柄3,所述的勺头I设置在勺柄3的前端,所述的勺头I和勺柄3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内腔4,所述的勺头I内侧设置有与内腔4相连通的吸引口 2,所述的勺柄3的尾端设置有与内腔4相连通的软管6,所述的软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气囊7,所述的勺柄3上设置有防滑手柄5。当使用时,手握防滑手柄5,然后按压负压吸引气囊7,将内腔4内形成负压,然后耳道内较细碎的污物便可较容易的取出,使用方便。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负压式挖耳勺,包括勺头和勺柄,所述的勺头设置在勺柄的前端,其特征是:所述的勺头和勺柄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内腔,所述的勺头内侧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引口,所述的勺柄的尾端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软管,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气囊,所述的勺柄上设置有防滑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负压式挖耳勺,属于挖耳勺,其结构包括勺头和勺柄,所述的勺头设置在勺柄的前端,其特征是所述的勺头和勺柄内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内腔,所述的勺头内侧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吸引口,所述的勺柄的尾端设置有与内腔相连通的软管,所述的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负压吸引气囊,所述的勺柄上设置有防滑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式挖耳勺具有耳道内较细碎的污物可较容易的取出,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勺柄上设置有防滑手柄,容易抓握,不会从手中脱落,操作方便,不会对耳道造成伤害,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F11/00GK202960917SQ20122065287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尉雯俐 申请人:尉雯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