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喷雾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688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携带式喷雾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尤指一种可提供将液体雾化喷出与具有不同波长的发光源并利用活动盖的设置可以将雾化单元做一良好保护效果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国民所得的增加,有愈来愈多的人更愿意花时间照顾及保养自己的身体,期望自己不论是外表或体力都能尽量维持在最巅峰的状态,也因此各种产品便不断的推陈出新,也颇受大众的喜爱。其中一项可以针对容易干燥的肤质提供实时水分与养份供给的携带式喷雾器,因为其具有携带方便的特性,且可由操作者随时依情况将水或保养液等通过雾化单元利用数十万赫兹以上的高振动频率予以雾化并喷出,不仅具有滋润干燥肌肤及洁净肌肤的效果,且通过使用适当的保养液还可以利用保养液的成分可以快速穿过皮肤表层,进入比较深层的皮肤细胞,提供该深层皮肤细胞运作生成所需要的养分,达到活化细胞防止细胞老化的功效。传统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一可供手部握持的本体A和一组设于本体上的储液瓶B,其中该本体A上设有震荡片(图中未示),该震荡片可将储液瓶B内所储存的液体,经由其他组件送到震荡片上,利用该震荡片所产生的高频率震荡,将震荡片上的液体予以雾化并喷出。因此目前的供液方式是属于通过其他组件输送的间接供液设计,不仅因为要使用其他组件而导致机构设计变的更为复杂繁琐且占空间,且会一并增加组装的难度,及增加生产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该震荡片上设有若干个非常微小的孔洞,且是利用高频率的振动才能产生良好的雾化效果,因此该震荡片可以说是整个产品中最精密也是最重要的组件,且也是最需要保护的部分,而现有结构的部分是让该震荡片长时间裸露于外,不但容易因为使用者不小心的掉落或碰撞导致脆弱的震荡片受损无法正常使用。且震荡片上的细微孔洞也容易因为空气中所漂浮的灰尘微粒的累积而堵塞住震荡片上的细微孔洞,进而影响到震荡片的雾化效率,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该震荡片故障而完全无法产生雾化的效果。此外,对于注重保养的民众都知道,利用特殊的光源适当的照射脸部肌肤,依照不同波长的光线,将光能转为热能,其中短光可以被黑色素及含氧血红素吸收,用以淡化斑点及收缩微血管;而长波光则作用到真皮层活化纤维母细胞,促进胶原纤维再生,以增加肌肤弹性与紧实,充分达到回春的功效,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现有携带式喷雾器产品并无提供相关的结构与设计无法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是以,申请人有感于前述设计的缺陷,期望经由相关的结构设计改良,解决前述的各项问题,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经过潜心钻研与不断的试验改良而提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
发明内容[000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主要是提供一活动盖体,该活动盖体可在产品不使用时盖住容易受损的雾化单元等组件,用以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中于本体上进一步设有发光组件,用以提供一可活化脸部细胞所需的光源。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中该储液室是设于雾化单元的上方,直接利用重力的原理令位于上方储液室内的液体直接流到雾化单元进行雾化喷出的动作,借以节省不必要的辅助耗材,且具有降低生产组装成本的优点。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主要包括由本体、外壳主体、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其中,本体上设有一储液室,储液室上设有入液口及出液口,而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设于本体内,其中雾化单元连接于储液室出液口,且该雾化单元与电源供应单元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雾化单元经由电源供应单元所提供的电力,将储存于储液室内的液体予以雾化并喷出,而外壳主体能包覆于本体外部,其进一步包含一活动盖,操作时能让雾化单元外露喷出雾化的液体,不使用时能利用该活动盖将本体上的组件隐藏于活动盖内。在一实施例中,外壳主体进一步包括顶盖、上盖、背盖、滑动组件及活动盖,其中上盖及背盖分别固定于主体的正面及背面,而顶盖则能套设于主体顶部,而滑动组件则设于上盖与活动盖之间,该滑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件与滑块,该滑块的两侧包覆固定件的外缘而能在固定件上前后移动,而该滑动组件的固定件固定于上盖,而滑块则能供活动盖固定于其上。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单元设置于储液室出液口的下方。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单元,其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板、夹持垫片、复合陶瓷压电片及开关,其中复合陶瓷压电片的中央设有一微孔片,该复合陶瓷压电片是利用上、下两个夹持垫片予以固定,且该复合陶瓷压电片与控制电路板间设有电气连接,利用开关经由控制电路板驱动该复合陶瓷压电片通电后的压电效应以超高频率的方式来回拉伸微孔片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微孔片上设有5(Γ5000个孔径大小为f IOOum的细微孔洞。在一实施例中,复合陶瓷压电片通电后所产生的震荡频率介于5(Tl50KHz之间。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单元进一步在控制电路板上靠近储液室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有至少一发光组件及一控制开关,该发光组件及控制开关与电源供应单元间设有电气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LED)。在一实施例中,该电源供应单元是电池。在一实施例中,于储液室入液口设有一活动密封盖。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而有关本实用 新型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

图1为现有广品的外观不意图。[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背面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关闭时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的立体外观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A、本体B、储液瓶1、本体11、储液室111、入液口112、出液口113、活动密封盖2、外壳主体21、活动盖22、顶盖23、上盖24、背盖25、滑动组件251、固定件252、滑块3、雾化单元31、控制电路板32、夹持垫片33、复合陶瓷压电片331、微孔片34、开关35、发光二极管4、电源供应单元5、发光组件6、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二个不同方向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携带式喷雾器结构,主要包括本体1、外壳主体2、雾化单元3及电源供应单元4。其中,本体I上设有一储液室11,储液室11上设有入液口 111及出液口 112,而雾化单元3及电源供应单元4是设于本体I内,其中雾化单元3连接于储液室11出液口 112,且该雾化单元3与电源供应单元4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雾化单元3可以经由电源供应单元4所提供的电力,将储存于储液室11内的液体予以雾化并喷出,而外壳主体2可包覆于本体I外部,其进一步包含一活动盖21,操作时可让雾化单元3外露方便喷出雾化的液体(如图5所示),不使用时可以利用该活动盖21将本体I上的雾化单元3、电源供应单元4和储液室11隐藏于活动盖21内(如图4所示),经由该活动盖21的设计可以有效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堆积于比较要求高精密度产品的雾化单元3上,同时也可以避免该雾化单元3因为外力的碰撞而损坏的情形发生。又本实用新型于前述的结构中,其中于储液室11入液口 111设有一活动密封盖113,该活动密封盖113在进行液体填充时可以开启,一旦补充液体完成时即可盖上,避免液体由该入液口 111流出。另外经由将雾化单元3直接设置于储液室11出液口 112的下方,令充填于储液室11内的液体可以利用重力的原理直接由储液室11下方的出液口 112流到雾化单元3,并经由该雾化单元3所产生的高频震动将液体快速雾化并喷出,达到直接供液的目的,相较于现有产品必须经由其他组件才能将液体送到震荡片的间接供液,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不仅可以节省前述组件的设置达到节省成本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液体在间接传递过程中发生液体外流泄露的情形发生。前段所述的雾化单元3,其包括控制电路板31、夹持垫片32、复合陶瓷压电片33及一开关34,其中复合陶瓷压电片33的中央设有一微孔片331,该复合陶瓷压电片33利用上、下两个夹持垫片32予以固定,且该复合陶瓷压电片33与控制电路板31间设有电气连接,利用开关34经由控制电路板31驱动该复合陶瓷压电片33通电后的压电效应以超高频率(约5(Tl50KHz)的方式来回拉伸微孔片331作动,用以使接触该微孔片331的液体产生高频震荡雾化的效果并由该微孔片331上的细微孔洞喷出,达到将液体雾化喷出的效果,前述的微孔片331上设有5(Γ5000个孔径大小约f IOOum的细微孔洞。又本实用新型于前段所述的结构中,该雾化单元3进一步在控制电路板31上靠近储液室11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35,该发光二极管35可在使用者按下开关34启动雾化单元3之后可以产生光亮照射储液室11,不仅更为美观,且可方便使用者辨识其当前的操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于前述的结构中,该活动盖21可以利用各种设计来达到活动开启或关闭的效果,例如用枢轴固定 的翻盖设计,或是利用滑轨的滑盖设计,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以下仅举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滑盖结构作一说明。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主体2进一步包括顶盖22、上盖23、背盖24、滑动组件25及活动盖21,其中上盖23及背盖24分别固定于主体I的正面及背面,而顶盖22则可套设于主体I顶部,而滑动组件25则设于上盖23与活动盖21之间,该滑动组件25进一步包括固定件251与滑块252,该滑块252的两侧包覆固定件251的外缘而可以在固定件251上前、后移动,而该滑动组件25的固定件251固定于上盖23,而滑块252则可供活动盖21固定于其上,令该活动盖21可以经由该活动组件25的设置而可以活动位移。又本实用新型于前述的结构中,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发光组件5及一控制开关6,该发光组件5及控制开关6与电源供应单元4间设有电气连接,令使用者可以利用该控制开关6来控制发光组件5产生可以活化皮肤细胞的光源,达到更进一步的美肤效果,而前述的发光组件,5其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又本实用新型于前述的结构中,该电源供应单元4除了可以是电池外,也可以利用外接电源的方式取得操作所需的电源。但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不应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可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容所界定技术精神及其均等变化所含括的范围为主。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例如所使用活动盖的结构以及电源供应单元规格的变化等,仍将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状况。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不仅将现有间接供液的方式改为直接供液的方式设计,不仅减化结构且具有降低成本的功效,同时通过活动盖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灰尘堆积堵塞雾化原件的细微孔洞;及防止因为外力的碰撞而导致精密度高的雾化组件损坏的情形发生,提供更佳的保护效果,另一方面搭配可发出适当波长光源的发光组件,令其可以在产生喷雾保湿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单独操作使用),发出适当的光原来照射皮肤,达到同步保养的效果,其实用性无庸置疑,且本实用新型申请前也未曾见于任何刊物或公开场合,其新颖性及进步性毫无疑虑,诚已符合新型专利法所规定的要件。然而上述所揭露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术的人员,可依据上述的说明做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如有其它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未实质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皆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涵盖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包括本体、外壳主体、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设有一储液室,储液室上设有入液口及出液口,而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设于本体内,其中雾化单元连接于储液室出液口,且该雾化单元与电源供应单元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雾化单元经由电源供应单元所提供的电力,将储存于储液室内的液体予以雾化并喷出,而外壳主体包覆于本体外部,其进一步包含一活动盖,操作时能让雾化单元外露喷出雾化的液体,不使用时能利用该活动盖将本体上的组件隐藏于活动盖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主体进一步包括顶盖、上盖、背盖、滑动组件及活动盖,其中上盖及背盖分别固定于主体的正面及背面,而顶盖则能套设于主体顶部,而滑动组件则设于上盖与活动盖之间,该滑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件与滑块,该滑块的两侧包覆固定件的外缘而能在固定件上前后移动,而该滑动组件的固定件固定于上盖,而滑块则能供活动盖固定于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雾化单元设置于储液室出液口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雾化单元进一步包括控制电路板、夹持垫片、复合陶瓷压电片及开关,其中复合陶瓷压电片的中央设有一微孔片,该复合陶瓷压电片是利用上、下两个夹持垫片予以固定,且该复合陶瓷压电片与控制电路板间设有电气连接,利用开关经由控制电路板驱动该复合陶瓷压电片通电后的压电效应以超高频率的方式来回拉伸微孔片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孔片上设有5(Γ5000个孔径大小为ΓIOOum的细微孔洞。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陶瓷压电片是通电后产生震荡频率介于5(Tl50KHz之间的压电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雾化单元进一步在控制电路板上靠近储液室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一发光组件及一控制开关,该发光组件及控制开关与电源供应单元间设有电气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单元是电池。
11.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于储液室入液口设有一活动密封盖。
专利摘要一种携带式喷雾器结构,包括本体、外壳主体、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其中,本体上设有一储液室,储液室上设有入液口及出液口,而雾化单元及电源供应单元设于本体内,其中雾化单元连接于储液室出液口,且该雾化单元与电源供应单元之间设有电气连接,令该雾化单元经由电源供应单元所提供的电力,将储存于储液室内的液体予以雾化并喷出,而外壳主体能包覆于本体外部,其进一步包括一活动盖,操作时能让雾化单元外露喷出雾化的液体,不使用时能利用该活动盖将本体上的组件隐藏于活动盖内,不仅外表更为美观,且也可以有效防止该雾化单元因为外力撞击或是灰尘累积而影响其正常操作及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N5/06GK202982840SQ20122070265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玉玲 申请人:阡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