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55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医用输液椅。
背景技术
输液椅是病人输液时使用的座椅。输液椅的结构包括:座椅支架,座椅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坐板,坐板的两侧设置有扶手,扶手底部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架上,坐板的后端设置有背板,背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座椅支架相铰接,背板与座椅支架之间设置有背板角度调节装置,在座椅支架上一般还支撑有输液架。输液椅上的背板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背板的角度,从而可以缓解病人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因长时间一成不变的坐姿而引起的疲劳。之前我公司开发的一款通过棘齿调角的输液椅,其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包括:在背板的背面设置有带齿槽的棘齿条,在座椅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可以选择性地嵌入棘齿条中的齿槽中。上述结构的输液椅有如下缺点:角度调节时,人需要站在输液椅后侧,一只手扶住背板,另一只手将支撑杆嵌入棘齿条中的齿槽中,这样的角度调节方式非常繁琐,病人在输液治疗过程中调节非常不方便,需要陪护人员帮忙才能进行背板的角度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方式简单,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就能非常方便地进行背板角度调节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背板,背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座椅支架相铰接,座椅支架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扶手,在座椅支架的底部安 装有可控气弹簧,可控气弹簧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可控气弹簧的尾部与背板的下端相铰接,可控气弹簧的活塞杆与扳手支架固定连接,扳手支架铰接在座椅支架的底部;扳手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扳手,扳手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压杆,压杆铰接在一侧扶手底部的连接板上,压杆的一端与拉索的上端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拉索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扳手上,按压压杆的自由端,压杆能驱动拉索而拉动扳手、使其向可控气弹簧一侧扳动,并推动活塞杆端部的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内部移动,从而打开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处于解除锁定状态,松开压杆的自由端,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外部移动,从而关闭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处于锁定状态。进一步地,前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的压杆呈“L”形弯折,压杆的弯折处铰接在一侧扶手底部的连接板上,压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的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安装在压杆一侧的扶手上,安装壳体中上、下贯穿设置有按钮,按钮能在安装壳体中上下移动,按钮的底部向下伸出安装壳体、并与压杆的自由端相连接,安装壳体内的按钮上设置有弹簧,弹簧卡装在安装壳体中按钮上的挡板与安装壳体内的底部之间,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按钮的上端向上凸出安装壳体。进一步地,前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其中,在压杆一侧的扶手与座椅支架之间设置有拉索套管,拉索的下端穿过拉索套管后连接在扳手上。[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调节方式简单,病人在输液过程中自己就能非常方便地进行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中背板处于直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中背板处于倾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最优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背板1,背板I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座椅支架2相铰接,座椅支架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扶手3,在座椅支架2的底部安装有可控气弹簧4,可控气弹簧4是一种可以在行程的任意位置锁定的气弹簧,可控气弹簧4的活塞杆41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阀门顶杆411,活塞杆41向外的最大伸长处是气弹簧的最小压缩行程处,向内推动阀门顶杆411可打开内部阀门使得气体流通,可控气弹簧4的活塞杆41就可以像压缩气弹簧一样自由伸展或回缩;释放阀门顶杆411后,内部阀门关闭,活塞杆41即可锁定,且锁力往往很大,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本实施例中,可控气弹簧4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可控气弹簧4的尾部与背板I的下端相铰接,可控气弹簧4的活塞杆4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扳手支架5,扳手支架5铰接在座椅支架2的底部,扳手支架5上活动设置有扳手6,扳手6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压杆7,压杆7呈“L”形弯折,压杆7的弯折处铰接在一侧扶手3底部的连接板31上,压杆7的一端与拉索8的上端固定连接,压杆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在压杆7 —侧的扶手3与座椅支架2之间设置有拉索套管12,拉索8的下端从拉索套管12中穿过后固定连接在扳手6上。按压压杆7的自由端,压杆7能驱动拉索8而拉动扳手6、使其向可控气弹簧4 一侧扳动,并推动活塞杆41端部的阀门顶杆411向活塞杆41内部移动,从而打开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41解除锁定状态,松开压杆7的自由端 ,阀门顶杆411向活塞杆41外部移动,从而关闭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41处于锁定状态。为了更方便病人操控压杆7,压杆7的自由端还接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的结构包括:安装外壳9,安装外壳9设置在压杆7 —侧的扶手3上,安装外壳9中上、下贯穿设置有按钮10,按钮10能在安装外壳9中上下移动,按钮10的底部向下伸出安装壳体9、并与压杆7的自由端相连接,安装壳体9内的按钮10上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卡装在安装壳体9中按钮10上的挡板101与安装壳体9的底部之间,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按钮10的上端向上凸出安装壳体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背板I位于向上直立状态,当需要调整背板I的倾斜角度时,病人只需坐在输液椅上,用手向下按压按钮10的顶部,按钮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压杆7的自由端向下转动、使压杆7的另一端向上翘起,这样与压杆7相连的拉索8会拉动扳手6,使其向可控气弹簧4 一侧扳动,并推动活塞杆41端部的阀门顶杆411向活塞杆41内部移动、打开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41处于锁定状态,同时病人的背部靠在背板I上并向后仰,这样背板底部就会驱动活塞杆41就会向内缩回,直至背板I倾斜至病人所需的角度时,松开按钮10,按钮10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带动压杆7的自由端向上转动,压杆7的另一端向下转动,从而松开拉索8,即释放阀门顶杆411,关闭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41处于解锁状态,这样背板2就会停留在病人所需的倾斜角度的位置,可参见图2所示。当病人需要将倾斜一定角度的背板I向上直立时,首先使病人不对背板I施加向后的力,然后按下按钮10,使拉索8拉动扳手6向内推动阀门顶杆411,打开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在可控气弹簧4内部压力差的作用下,活塞杆41向外伸长,从而推动背板I的底部向外转动,进而驱使整块背板I慢慢向上直立,直至到达病人所需要的位置,松开按钮10,使扳手6释放阀门顶杆411,关闭可控气弹簧4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41又处于锁定状态,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背板的调节方式非常便捷,整个过程病人自己就能操作,且背板I可以停留在 角度调节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权利要求1.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背板,背板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座椅支架相铰接,座椅支架上方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扶手,其特征在于:在座椅支架的底部安装有可控气弹簧,可控气弹簧的具体安装方式为:可控气弹簧的尾部与背板的下端相铰接,可控气弹簧的活塞杆与扳手支架固定连接,扳手支架铰接在座椅支架的底部;扳手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扳手,扳手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压杆,压杆铰接在一侧扶手底部的连接板上,压杆的一端与拉索的上端固定连接,压杆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拉索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扳手上,按压压杆的自由端,压杆能驱动拉索而拉动扳手、使其向可控气弹簧一侧扳动,并推动活塞杆端部的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内部移动,从而打开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处于解除锁定状态,松开压杆的自由端,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外部移动,从而关闭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处于锁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杆呈“L”形弯折,压杆的弯折处铰接在一侧扶手底部的连接板上,压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按钮组件,按钮组件的结构包括:安装壳体,安装壳体安装在压杆一侧的扶手上,安装壳体中上、下贯穿设置有按钮,按钮能在安装壳体中上下移动,按钮的底部向下伸出安装壳体、并与压杆的自由端相连接,安装壳体内的按钮上设置有弹簧,弹簧卡装在安装壳体中按钮上的挡板与安装壳体内的底部之间,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按钮的上端向上凸出安装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杆一侧的扶手与座椅支架之间设置有 拉索套管,拉索的下端穿过拉索套管后连接在扳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方式非常简便的输液椅背板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下端的两侧分别与座椅支架相铰接的背板,座椅支架上设置有扶手,可控气弹簧的尾部与背板的下端相铰接,可控气弹簧的活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扳手支架,扳手支架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架的底部,扳手支架上活动设置有扳手,扳手上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拉动扳手、使其向可控气弹簧一侧扳动,并推动活塞杆端部的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内部移动,从而打开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解除锁定状态,松开压杆的自由端,阀门顶杆向活塞杆外部移动,从而关闭可控气弹簧的内部阀门,使活塞杆处于锁定状态。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107817SQ2012207180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永发, 袁忠, 尹恒健 申请人:江苏永发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