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型装订仪及其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42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管型装订仪及其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管型装订仪及其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圆管型装订仪是一种广泛用于人体圆管型组织缝切手术的外科器械,由圆形的钉筒组件、抵钉座组件与击发组件组成。该圆管型装订仪主要是用以将两段需要连接起来的圆管型组织放置在钉筒组件与抵钉座组件之间,调整钉筒组件与抵钉座组件的距离来逐渐夹紧组织,然后操作击发组件使钉成形,完成两段组织的连接。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有两种手术的圆管型装订仪进入管道比较困难,分别是低位直肠手术与胃旁路手术。第一种低位直肠手术,采用的是直径为33毫米的圆管型装订仪,需经肛门进入进行手术,由于肛门为一个肌性开口,正常状况其直径较小,将33毫米的器械插入到肛门比较困难。第二种胃旁路手术,采用的是直径为25毫米的圆管型装订仪,需进入小肠进行手术,小肠为人体的消化管道,内壁有很多粘膜,而圆管型装订仪由于端面较大,且由于结构原因表面不够圆滑,在小肠内穿行易对粘膜造成损伤。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现有技术为于2009年8月13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申请第US2009/0204108A1所揭示的一种套设在圆管型装订仪的钉仓组件外周的辅助器械,可以引导圆管形装订仪的钉仓组件进入人体并穿过肠道,在其到达手术预定位置之后可以把这个辅助器械从钉仓组件上卸掉,不影响圆管型装订仪的后续操作。这些辅助器械虽然可以帮助医生将装订仪的头部顺利地放入到预定的位置,但是目前此辅助器械需使用较大的力撕裂拖出,容易误伤人体组织且使用体验不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圆管型吻合器及其引导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方便定位及拆卸的圆管型装订仪及其引导装置。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导装置,配接于一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上,所述引导装置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并且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所述凹陷部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所述突起设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自远端到近端的外轮廓为圆锥状,并且该圆锥状引导部为中空设置。[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的远端设有供一牵引线固定以牵拉解体引导装置的牵引孔,所述引导部的近端形成有一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的贴合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引导部的近端连接以将引导装置定位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线环绕成柱状,并且所述引导部的贴合面和所述定位柱与贴合面相邻的螺旋线上也设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圆管型装订仪,包括钉筒组件及可拆卸地安装于钉筒组件上的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并且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所述凹陷部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所述突起设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自远端到近端的外轮廓为圆锥状,并且该圆锥状引导部为中空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部的远端设有供一牵引线固定以牵拉解体引导装置的牵引孔,所述引导部的近端形成有一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的贴合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引导部的近端连接以将引导装置定位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线环绕成柱状,并且所述引导部的贴合面和所述定位柱与贴合面相邻的螺旋线上也设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通过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分别设置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其中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而使引导部外侧表面成光滑过渡结构,由此可有效防止相邻的螺旋线扭曲错开而导致引导部外侧不光滑,进而误伤人体组织,增加病人的痛苦;另外,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还设置为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从而方便引导装置的拆卸;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引导装置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图2是图1中引导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图1中引导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I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装置I配接于一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未图示)上,从而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圆筒型吻合器;该圆筒型吻合器包括有钉筒组件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钉筒组件上的所述引导装置
1所述引导装置I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2及与引导部2的近端连接以将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I定位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内的定位柱3。所述引导部2的最大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钉筒组件的近端的外径,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I的设置不会增加圆管型装订仪的外径,进而不会增加病人(未图不)的痛苦。所述引导部2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2自远端到近端的外轮廓为圆锥状,并且该圆锥状引导部2为中空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2的外轮廓也可为半球状等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方便设置有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I的圆管型装订仪顺利导入人体(未图示)即可。另外,所述引导装置I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2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21及突起22。所述凹陷部21和突起22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而使得引导部2外侧表面成光滑过渡结构,在引导部2受到外力牵拉时将引导部2逐渐呈螺旋状解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部2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所述凹陷部21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所述突起22设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21方向突伸。当然,所述凹陷部21也可设置在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远端的螺旋线,同时,所述突起22对应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21方向突伸,同样也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引导部2的远端设有供一牵引线(未图示)固定以牵拉解体本实用新型引导装置I的牵引孔23,从而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装置I按由远及近的顺序逐渐解体。所述引导部2的近端形成有一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的贴合面24。所述定位柱3由螺旋线环绕成柱状,并且所述定位柱3也呈中空状。所述定位柱3的外径小于所述引导部2的近端的外径。所述引导部2的贴合面24和所述定位柱3与贴合面24相邻的螺旋线上也设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21和所述突起22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面24上凹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定位柱3方向的所述凹陷部21,该凹陷部21靠近贴合面24的内侧设置;所述定位柱3与贴合面24相邻的螺旋线上设置朝贴合面24方向突伸以与贴合面24上的凹陷部21配合定位的所述突起22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贴合面24上设置所述突起22,而在所述定位柱3与贴合面24相邻的螺旋线上设置与所述突起22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21。此外,所述定位柱3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也设有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的凹陷部32,位于近端的螺旋线设有朝位于近端的螺旋线的凹陷部32方向突伸的突起33。并且所述凹陷部32和突起33也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定位柱3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定位柱3逐渐呈螺旋状解体。当然,所述定位柱3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上的凹陷部32和突起33也可调换位置,同样也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以上可得,本实用新型在引导装置I的引导部2和定位柱3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分别设置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21、32和所述突起22、33 ;其中所述凹陷部21、32和突起22、33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而使引导装置I外侧表面成光滑过渡结构,由此可防止相邻的螺旋线扭曲错开而导致引导部2外侧不光滑,进而误伤人体组织,增加病人的痛苦;另外,所述凹陷部21、32和突起22、33还设置为在引导装置2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装置I逐渐呈螺旋状解体,从而方便引导装置I的拆卸;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引导装置I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方便制造。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引导装置,配接于一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并且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所述凹陷部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所述突起设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自远端到近端的外轮廓为圆锥状,并且该圆锥状引导部为中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远端设有供一牵引线固定以牵拉解体引导装置的牵引孔,所述引导部的近端形成有一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的贴合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引导部的近端连接以将引导装置定位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线环绕成柱状,并且所述引导部的贴合面和所述定位柱与贴合面相邻的螺旋线上也设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
6.一种圆管型装订仪,包括钉筒组件及可拆卸地安装于钉筒组件上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并且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中,所述凹陷部设置于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且开口朝向位于近端的螺旋线,所述突起设置于位于近端的螺旋线上且朝位于远端的螺旋线上的所述凹陷部方向突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自远端到近端的外轮廓为圆锥状,并且该圆锥状引导部为中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远端设有供一牵引线固定以牵拉解体引导装置的牵引孔,所述引导部的近端形成有一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的端面相贴合的贴合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与引导部的近端连接以将引导装置定位于圆管型装订仪的钉筒组件内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螺旋线环绕成柱状,并且所述引导部的贴合面和所述定位柱与贴合面相邻的螺旋线上也设置有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突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管型装订仪及其引导装置。所述圆管型装订仪包括钉筒组件及可拆卸地安装于钉筒组件上的所述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整体为由螺旋线环绕而成的螺旋状结构,并包括位于钉筒组件外侧的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外轮廓自近端朝远端成收缩状。所述引导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引导部上相邻的两层螺旋线的相对侧上且用以相互定位配合的凹陷部及突起,所述凹陷部和突起设置为在圆管型装订仪伸入人体内时相互配合定位,在引导部受到外力牵拉时相互脱离而将引导部逐渐呈螺旋状解体。
文档编号A61B17/115GK203029314SQ20122073735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望东, 康建平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