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固定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58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固定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固定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医用固定钉。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连接分离的软骨、肌肉、韧带等人体组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缝合的连接方式,但人体有些部位不宜缝合,且缝合连接方式操作难度大、操作速度慢,易给手术带来困难和风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人体组织方便的医用固定钉。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钉体和连接在钉体末端的钉帽,其结构特点是一通孔贯穿钉帽和整个钉体,通孔内插装有其后端伸出钉帽的顶芯,钉体前端外表面设有倒刺,设有倒刺段的钉体上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裂缝,所述设有倒刺段的钉体内的通孔向钉体的前端收缩。手术中将医用固定钉插入分离的两部分人体组织的连接端面中,然后给顶芯施加推力,顶芯沿通孔向钉体前端推进,由于设有倒刺段的钉体的通孔向钉体的前端收缩且钉体相应段设有裂缝,所以在顶芯的作用下,钉体前端膨胀,使倒刺插入人体组织,从而使钉体固定,然后将顶芯固定保证钉体前端始终处于变形状态。此种固定钉操作简单,且固定效果好,固定后固定钉不会松动,可靠性强。所述裂缝均匀环布在钉体上。所述顶芯的前段呈由前向后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状,顶芯的后段任意横截面等径,顶芯后段的前端部环设有卡圈,所述设有倒刺段的钉体内表面设有卡槽,顶芯的卡圈可卡入卡槽内。顶芯前段呈锥台状,便于顶芯向前推进,卡槽和卡圈的设置,可控制钉体前端的膨胀度,而且还可以卡住顶芯使钉体前端始终处于变形状态。所述卡槽为多个,其沿钉体的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可根据连接部位的大小,使顶芯的卡圈卡在合适的卡槽内,从而控制钉体前端的膨胀度。所述钉帽的前端面均布有固定齿,增强钉体的固定效果,防止钉体转动。所述钉体为两个,每个钉体末端均连接有钉帽,两钉帽通过连杆连接从而使两钉体连接为一体。此种固定钉连接速度快,使用更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如
图1所示,医用固定钉包括钉体I和连接在钉体I末端的钉帽2,钉帽2的前端面即与人体组织接触面均布有多个固定齿9,通孔3贯穿钉帽2和整个钉体1,钉体I前端外表面设有倒刺5,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上沿钉体I长度方向设有两条裂缝6,裂缝6对称设置在钉体I上,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内的通孔3向钉体I的前端收缩,即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内的通孔3从钉体I后端向前端直径逐渐减小。通孔3内插装有其后端伸出钉帽2的顶芯4,顶芯4的前段呈由前向后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状,顶芯4的后段任意横截面等径,顶芯4后段的前端部环设有卡圈7,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内表面沿钉体I的前后方向等间距设有3个卡槽8,顶芯4的卡圈7可卡入卡槽8内。顶芯4前段呈锥台状,便于顶芯4向前推进,卡槽8和卡圈7的设置,可控制钉体I前端的膨胀度,而且可以卡住顶芯4使钉体I前端始终处于变形状态。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为以下结构:钉体I为两个,每个钉体I末端均连接有钉帽2,两钉帽2通过连杆10连接从而将两钉体I连接为一体,连杆10与人体组织接触面侧也设有固定齿9,钉体I与钉帽2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此种双头固定钉连接速度快,使用更方便。手术中将医用固定钉插入分离的两部分人体组织的连接端面中,然后给顶芯4施加推力,顶芯4沿通孔3向钉体前端推进,在顶芯4的作用下钉体I前端膨胀,使倒刺5插入人体组织,从而使钉体I固定,顶芯4向前推进的距离可根据实际人体组织的情况确定,使顶芯4的卡圈7卡在合适的卡槽8内,从而保证钉体I前端始终处于膨胀的变形状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软骨、肌肉、韧带、小型骨骼的连接固定,此种固定钉操作简单,手术创口面积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且本固定钉的固定效果好,固定后固定钉不会松动,可靠性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可以采用不锈钢或钛铌金属材料制作,钛铌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在人体中出现的排斥反应小等优点,可以长期保留在人体体内,无需取出。固定钉也可采用高分子、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固定钉能够慢慢被人体吸收,更具有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固定钉,包括钉体(I)和连接在钉体(I)末端的钉帽(2),其特征是一通孔(3)贯穿钉帽(2)和整个钉体(1),通孔(3)内插装有其后端伸出钉帽(2)的顶芯(4),钉体(I)前端外表面设有倒刺(5),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上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裂缝(6),所述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内的通孔(3)向钉体(I)的前端收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所述裂缝(6)均匀环布在钉体(I)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所述顶芯(4)的前段呈由前向后横截面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状,顶芯(4)的后段任意横截面等径,顶芯(4)后段的前端部环设有卡圈(7),所述设有倒刺段的钉体(I)内表面设有卡槽(8),顶芯(4)的卡圈(7)可卡入卡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所述卡槽(8)为多个,其沿钉体(I)的前后方向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所述钉帽(2)的前端面均布有固定齿(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固定钉,其特征是所述钉体(I)为两个,每个钉体(I)末端均连接有钉帽(2 ),两钉帽(2 )通过连杆(10 )连接从而使两钉体(I)连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固定钉,包括钉体和连接在钉体末端的钉帽,其结构特点是一通孔贯穿钉帽和整个钉体,通孔内插装有其后端伸出钉帽的顶芯,钉体前端外表面设有倒刺,设有倒刺段的钉体上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裂缝,所述设有倒刺段的钉体内的通孔向钉体的前端收缩。手术中将医用固定钉插入分离的两部分人体组织的连接端面中,然后给顶芯施加推力,顶芯沿通孔向钉体前端推进,由于设有倒刺段的钉体的通孔向钉体的前端收缩且钉体相应段设有裂缝,所以在顶芯的作用下,钉体前端膨胀,使倒刺插入人体组织,从而使钉体固定,然后将顶芯固定保证钉体前端始终处于变形状态。此种固定钉操作简单,且固定效果好,固定后固定钉不会松动,可靠性强。
文档编号A61B17/064GK202960730SQ20122074158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孙建民, 孙良智 申请人:孙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