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18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由于脑外伤、脑外科手术或脑血管疾病而造成的偏瘫患者使用的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功能理疗康复工具,属于理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脑外伤、脑外科手术或脑血管疾病容易造成患者偏瘫或手功能的丧失,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手指及手腕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困难,因此,在实际临床治疗时,必须要对手的各关节部位进行被动的康复训练,以达到尽快让患者的手功能早日恢复的目的。目前,医疗界在对手的关节部位所采用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是靠人工进行按摩和分指板的理疗方法来完成,但这两种治疗手段费时费力,疗效不理想。现有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是通过空气压力自动驱使手指及手腕部活动,它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轻手指关节的痉挛现象,并且可作用于脑部神经及血管,促进脑部的康复。但是由于不同患者手形(手掌)的差异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手掌太大或太小、手指太粗或太细的患者无法使用的现象。如果为了适应不同患者的需要将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制成不同规格、尺寸的产品,其生产和使用成本将会大幅提高,造成手康复装置推广和普及的困难。如何使用统一规格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来满足不同手掌大小的患者使用,目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了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该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患者手掌大小、手指粗细将固定手指用的五个可拆卸、大小可调节的手指固定圈分别粘接在五条尼龙粘条的恰当位置上,即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患者的手固定在康复装置的合适位置上,从而达到能够对不同手掌大小、不同手指粗细的患者的手指、手腕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它由底布、气囊袋、手指固定圈、手掌固定带、手腕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充气管道、气泵控制设备、气囊内胆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底布的正面上部通过五条尼龙绒带和五条尼龙钩带固定有五个手指固定圈,在相邻的每两个手指固定圈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在底布上,第一气囊袋的下面设置有通孔;在底布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手掌固定带;在底布的正面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在底布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气囊袋、第三气囊袋,在第二气囊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囊袋和第五气囊袋;在底布的背面中部设置有气囊袋固定带;所述的第一气囊袋、第二气囊袋、第三气囊袋、第四气囊袋、第五气囊袋上均设置有拉链;所述的底布正面的第一气囊袋与底布背面相对应的气囊袋之间通过通孔相连通;在第二气囊袋、第三气囊袋内装有L形气囊内胆,在第四气囊袋、第五气囊袋内装有小气囊内胆;所述的L形气囊内胆和小气囊内胆上均设置有第一气囊袋气囊内胆和充气管接头,充气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和充气管接头与两个L形气囊内胆和两个小气囊内胆相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手指固定圈是由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组合而成。使用方法:当需给患者的手及手的其他关节部位进行康复训练时,只要将患者的手通过五个手指固定圈、手掌固定带、手腕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固定在底布上,气泵控制系统通过充气管同时分别向两个L形气囊内胆和两个小气囊内胆内进行充气,此时,上述四个气囊会逐渐膨胀、变硬、展平,因患者的手通过五个手指固定圈、手掌固定带、手腕固定带、手臂固定带被固定限制在底布上,所以此时患者的手指被强制性的伸平、分开,当气泵控制系统通过充气管从上述四个气囊内部抽气时,四个气囊即会收缩变软,此时,患者的手指、手腕即可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帮助患者的手及手的关节部位进行康复训练。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患者手掌大小、手指粗细将固定手指用的五个可拆卸、大小可调节的手指固定圈分别粘接在五条尼龙粘条的恰当位置上,即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患者的手固定在康复装置的合适位置上,从而达到能够对不同手掌大小、不同手指粗细的患者的手指、手腕进行康复治疗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布I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L形气囊内胆18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小气囊内胆21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图中各个部分由下列阿拉伯数字表示:1.底布、2.第一气囊袋、3.通孔、4.尼龙绒带、5.尼龙钩带、6.手指固定圈、7.手掌固定带、8.手腕固定带、9.第二气囊袋、10.第三气囊袋、11.手臂固定带、12.气囊袋固定带、13.充气管、14.三通接头、15.气泵控制系统、16.第四气囊袋、17.第五气囊袋、18.L形气囊内胆、19.充气管接头、20.第一气囊袋气囊内胆、21小气囊内胆。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不,一种用于抗疫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它由底布1、气囊袋、手指固定圈6、手掌固定带7、手腕固定带8、手臂固定带11、充气管道13、气泵控制设备15、气囊内胆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在底布I的正面上部通过五条尼龙绒带4和五条尼龙钩带5固定有五个手指固定圈6,在相邻的每两个手指固定圈6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2 ;在底布I上,第一气囊袋2的下面设置有通孔3 ;在底布I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手掌固定带7 ;在底布I的正面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带8、手臂固定带U。如图2所示,在底布I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在第二气囊袋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囊袋16和第五气囊袋17 ;在底布I的背面中部设置有气囊袋固定带12。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的第一气囊袋2、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第四气囊袋16、第五气囊袋17上均设置有拉链;所述的底布I正面的第一气囊袋2与底布I背面相对应的气囊袋之间通过通孔3相连通;在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内装有L形气囊内胆18,在第四气囊袋16、第五气囊袋17内装有小气囊内胆21 ;所述的L形气囊内胆18和小气囊内胆21上均设置有第一气囊袋气囊内胆20和充气管接头19,充气管13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14和充气管接头19与两个L形气囊内胆18和两个小气囊内胆21相连接,充气管13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系统15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的手指固定圈6是由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组合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它由底布(I)、气囊袋、手指固定圈(6)、手掌固定带(7)、手腕固定带(8)、手臂固定带(11)、充气管道(13)、气泵控制设备(15)、气囊内胆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底布(I)的正面上部通过五条尼龙绒带(4)和五条尼龙钩带(5)固定有五个手指固定圈¢),在相邻的每两个手指固定圈(6)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2);在底布(I)上,第一气囊袋(2)的下面设置有通孔(3);在底布(I)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手掌固定带(7);在底布(I)的正面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带(8)、手臂固定带(11);在底布(I)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在第二气囊袋(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囊袋(16)和第五气囊袋(17);在底布(I)的背面中部设置有气囊袋固定带(12);所述的第一气囊袋(2)、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第四气囊袋(16)、第五气囊袋(17)上均设置有拉链;所述的底布(I)正面的第一气囊袋(2)与底布(I)背面相对应的气囊袋之间通过通孔⑶相连通;在第二气囊袋(9)、第三气囊袋(10)内装有L形气囊内胆(18),在第四气囊袋(16)、第五气囊袋(17)内装有小气囊内胆(21);所述的L形气囊内胆(18)和小气囊内胆(21)上均设置有第一气囊袋气囊内胆(20)和充气管接头(19),充气管(13)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14)和充气管接头(19)与两个L形气囊内胆(18)和两个小气囊内胆(21)相连接,充气管(13)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系统(1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指固定圈(6 )是由尼 龙钩带和尼龙绒带组合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在底布的正面上部通过五条尼龙绒带和五条尼龙钩带固定有五个手指固定圈,在相邻的每两个手指固定圈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在底布的正面中部设置有手掌固定带;在底布的正面下部设置有手腕固定带、手臂固定带;在底布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气囊袋、第三气囊袋,在第二气囊袋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气囊袋和第五气囊袋;在第二气囊袋、第三气囊袋内装有L形气囊内胆,在第四气囊袋、第五气囊袋内装有小气囊内胆;所述的L形气囊内胆和小气囊内胆上均设置有第一气囊袋气囊内胆和充气管接头,充气管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和充气管接头与两个L形气囊内胆和两个小气囊内胆相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控制系统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H1/02GK202950902SQ201220753178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3日
发明者刘志成 申请人:刘志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