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音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4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招音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专利招音耳,系一种佩戴在人耳上的增音设施。它采用了两个可调节角度的返音碗D,将外界的声音聚焦到人耳的鼓膜上,以利人耳所接收到的音量为最大。
【专利说明】招音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招音耳,涉及一种人耳的助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年岁的增大,逐渐失聪的老年人,在和别人交谈时,往往不很方便;若是这种老人,他(或她)们在经济上稍有一些条件的话,他(或她)就有能力佩戴上电子助听器。但是这种助听器却又很不理想,而且其价格也不菲,又由于它对杂音所放大的db数,较之正常的对话声音要高一些,致使听力失聪的人,要想在户外和别人交谈时,就会感到很不适应。

【发明内容】

[0003]本项发明,是受到了人们的一种生理现象一“招风耳”的启示。具有这种长相的人,虽说在外表上看起来不甚雅观,但他的听力却较之一般的人要强一些,这是因为它的耳廓往外张开,所以它能接收到声音的面积也就会大一些,当然他的耳膜的检听率,也就相应地会适当增高一些。
[0004]人们这样试过:用一、或两个手指,稍稍将耳廓望前方推一点角度,此时就可改善一点听觉;但若是再进一步用一个半拳着的手掌来推耳廓,情形就会大不相同了,此时的听觉,就会提闻很多!
[0005]根据这一生理现象,就可以设计出一种用薄的、不锈钢片压制的“聚音碗D”,来当作一种回音罩,以扩大对声音的接收面积。(其回聚声波的能力,较之人类的手掌,要强多了,因为不锈钢片的致密度,比人类的皮肤大多了)
[0006]为了更形象地描述此项发明,可将这种回音罩,定名为“聚音碗D”。为了更好地产生一种加强接受的效果,必须将它设计成一种具有一定聚焦能力的“聚音碗D”,以积聚更多声音来向的能量送到人耳内的鼓膜上。
[0007]其具体办法是,用薄的弹簧钢片,压制出一种形似耳机模样的弹性夹具B,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耳机的样式,即在一般耳机的位置上,它是用两个方形的塑料框A来代替原来的耳机的。在每个塑料框A的后方,再开一个竖直的细孔,插入一根门形的、可旋转角度的细铁棍C,此细铁棍C的另一端,再插入到聚音碗D的边框上。此聚音碗D,就可以围绕着此细铁棍C、和塑料框A,旋转一定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聚集声音能量的效果。
[0008]使用时,将弹性夹具B套在头上,分别转动两边的门形细铁棍C和两个聚音碗D,以使所接收到的声音的音量为最强。
[0009]最后,要说到其具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那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它的制作成本非常低廉;(人人都能买得起)而且其传音的音质,又不失真,(即,所传递的声音非常真实,也不产生噪音)这是任何一种其它的电子助听器所根本无法相比的。
[0010]虽然说,失聪的人,戴上这种“招音耳”,似乎不太美观。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细想一下,在电视节目中,多少靓丽、熟练、而颇为知名的主持人,以及嘉宾和演员们,他们所佩戴的耳麦、话麦,最初在电视荧屏上刚一亮相时,人们不是也感到过有些不适应吗?但是又郁于当今的科技水平还无法摆脱这个模式,观众们也就只好“忍受”了!何况对于身有残疾的老年人,人们就更不应该歧视他们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 图1:系招音耳的弹性夹具B、及塑料框A之组合的正视图
[0012]A-塑料框
[0013]B——弹性夹具
[0014]图2:系招音耳之正位、及侧位视图
[0015]C——门形细铁棍
[0016]D——聚音碗
[0017]图3:系聚音碗D和塑料框A联接的顶视示意图
[0018]具体实施方法
[0019]1、用一根弹簧钢片压制出弹性夹具B;(为了美观,可在其外面再套以纤维制品的套子)
[0020]2、压制出两个一左一右同样形状的塑料框A,并将其和弹性夹具B的两端连上:
[0021]3、压制出两个一左一右同样形状的、用不锈钢薄片制成的聚音碗D ;
[0022]4、用门形细铁棍C,分别将两个聚音碗D、和两个塑料框A互相连上。
【权利要求】
1.本发明专利招音耳,其特征是形似一付带有返音碗D的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其返音碗D可随意转动角度。
【文档编号】A61F11/00GK103919645SQ201310012592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4日
【发明者】吴佑之 申请人:北京科实医学图像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