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45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②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③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④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生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睑缘炎祖国医学名睑弦赤烂,是一种慢性的眼睑疾患。本病的发生多与情志有关,若思虑过度,脾气受损,脾虚则健运失常,水湿内蕴,聚湿生热,湿热熏蒸,形成赤烂。或冲烟冒火、兼受外风的侵袭。或迎风冷泪,频频擦拭,损伤眼睑肌腠而致病。临床表现:睑弦糜烂,或有水泡湿疹,痛重痒轻,胞睑湿润充血,或睫毛倒入,刺扫晴珠,舌苔薄黄,脉多濡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黄芩9重量份、黄连9重量份、黄柏6重量份、黄花母3重量份、救必应6重量份、银柴胡3重量份、酢浆草9重量份、鼠李3重量份、腹水草3重量份、辟汗草3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叶3重量份、密蒙花6重量份、绿豆3重量份、蒲公英6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黄连6重量份、黑面叶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份、酸浆3重量份、鲜黄连6重量份、漏芦3重量份、野菊花9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5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磺胺药、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黄芩、黄连、黄柏、黄花母、救必应、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以上10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清泄少阳、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坚阴治痿、辛凉解表、凉血止血、消肿止痛、退虚热、虚劳、清疳热、清热利湿、健脾化痰、散瘀止痛、利尿通淋之功效。在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以上13味药具有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清肝退翳、疏风凉血清热、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益气润肤、清胃厚肠、凉血止血、清湿热、化瘀止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清热化痰止咳、治疗水肿及湿热泄泻、消肿排脓、通筋脉之功效。在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野菊花:苦、甘、辛,凉。入肺、二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疏肝破血。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黄芩、黄连、黄柏、黄花母、救必应、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野菊花、甘草。这25味药配伍应用,共同起到清热燥湿、清泄少阳、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坚阴治痿、辛凉解表、退虚热、清疳热、健脾化痰、散瘀止痛、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清肝退翳、疏风凉血清热、消暑止渴、益气润肤、清胃厚肠、凉血止血、化瘀止血、健脾利湿、清热化痰止咳、消肿排脓、通筋脉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最佳配方。黄芩:寒,苦,入心、肺、胆、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清泄少阳、降火、止血、安胎。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四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坚阴治痿。黄花母:甘、辛、酸、涩、凉、无毒。入心、肝、肺、大肠、小肠经。辛凉解表、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救必应:苦,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银柴胡:甘、苦,微寒。入肝、胃经。退虚热、虚劳,清疳热。酢浆草:酸、微涩,寒。入肺、胃经。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鼠李:甘、苦,凉。入肝、肾、脾三经。清热利湿、健脾化痰。腹水草:辛、苦,寒。入肝、肺、肾三经。清热解毒、利湿行水、散瘀止痛。辟汗草:辛、苦,凉,无毒。入肝、脾、胃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利尿通淋。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经。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淡竹叶:甘,淡,寒。入心、胃、肾、小肠经。清心除烦、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热痰。密蒙花:甘,寒。入肝经。清肝退翳、养肝明目、疏风凉血清热。绿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经。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益气润肤、清胃厚肠。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景天:苦、酸,寒。入心、肝、肾、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硬水黄连:苦,寒,无毒。入肺、心、脾、大肠经。清湿热,清热解毒、降气平喘。黑面叶:苦,寒 。入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碎米柴:甘、苦,凉。入脾、胃、心、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清热利湿。酸浆:酸、苦,寒。入肺、脾经。清热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水肿。
鲜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湿热泄泻。漏芦: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通筋脉、凉血止血。野菊花:苦、甘、辛,凉。入肺、二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疏肝破血。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黄岑9g、黄连9g、黄柏6g、黄花母3g、救必应6g、银柴胡3g、酢衆草9g、鼠李3g、腹水草3g、辟汗草3g、望江南6g、象皮木6g、淡竹叶3g、密蒙花6g、绿豆3g、蒲公英6g、景天3g、硬水黄连6g、黑面叶9g、碎米柴6g、酸楽;3g、鲜黄连6g、漏芦3g、野菊花9g和甘草9g,以上25味药一起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60毫升,当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5°C,每次120毫升,外洗患处,每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洗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56例湿热偏盛型睑缘炎患者中,女性230例,占64.6% ;男性126例,占35.4%。女性多于男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黄芩9克、黄连9克、黄柏6克、黄花母3克、救必应6克、银柴胡3克、酢浆草9克、鼠李3克、腹水草3克、辟汗草3克、望江南6克、象皮木6克、淡竹叶3克、密蒙花6克、绿豆3克、蒲公英6克、景天3克、硬水黄连6克、黑面叶9克、碎米柴6克、酸浆3克、鲜黄连6克、漏芦3克、野菊花9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13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 6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存在的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黄芩、黄连、黄柏、黄花母、救必应、银柴胡、酢浆草、鼠李、腹水草、辟汗草、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密蒙花、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野菊花和甘草,将以上25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湿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3099981SQ201310050340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9日
发明者王维萌 申请人:王维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