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斑增白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959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祛斑增白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祛斑增白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肝主疏泄,有周转气血的功能,生性刚悖,恶抑郁之变,任何情志的刺激都可造成肝气的郁而不畅,疏泄失常,轻则气郁,甚或气逆,而气郁气逆又可引起血瘀和血溢。治疗则以平肝降逆为主。三血瘀,肝气郁滞,可导致血瘀。《难经》说的:“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朱丹溪提到的“皮间有缕赤痕者,血肿也”,都是说的因气滞致瘀的证候。在肝病中常见的体征如肝脾大、蜘蛛痣等,都是血瘀的结果,治疗就常以活血化瘀为主。而现代社会,人们常因工作和生活压力导致肝气不舒,长期气滞致瘀而伴有淤血、出血、月经不调、痛经、抑郁症、头晕目眩、身困乏力、呕吐、失眠多梦、易怒、食欲差、胸胁胀痛等症状,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气滞致瘀所带来的身体不适,本发明提供一种祛斑增白药物。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祛斑增白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
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
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其中,当归的性味: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白芍的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主治: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山药的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主治:补脾养胃,生津溢肺,补肾涩精。茯苓的性味: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主治: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红花的性味:性温,味辛,归心、肝经;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桃仁的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柴胡的性味:性温,味辛;入肝、脾、膀胱三经;主治:解表,祛风,胜湿。牡丹皮的性味: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经;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生地的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山萸肉的性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主治:补益肝肾,收涩固脱。泽泻的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胱经;主治:利水渗湿,泄热,化烛降脂。紫草的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调和诸药。本发明的各成分均为市售产品。本发明提供药物的药理作用:当归具有补血活血之功;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作用;红花有活血通径、散瘀止痛之功;柴胡具有解表、祛风的作用;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本发明所述的祛斑增白药,经过下列方法制得: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
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
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2)将步骤(I)的茯苓、紫草洗净后,干燥粉碎,筛分(过80 300目),得细粉,备用;将其余十味药材按固液质量比为1: 4 8,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I 3小时,过滤取上清液,合并三次滤液并浓缩成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稠膏,干燥,粉碎,与上述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本发明所述的祛斑增白药,经过下列方法制得:
(I)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
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2)将步骤(I)的各味药,按常规进行清洁处理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或者直接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所述药用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蜂蜜等常规药用辅料。所述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为:片剂、汤剂、胶囊、软胶囊、颗粒剂、丸剂、口服液。本发明具备的效果和优点: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祛斑增白药,具有舒肝养阴、补血化瘀的功效;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乳房胀痛,颜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色素类疾病且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显著疗效,并且成本低,制作简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当归10份、白芍15 份、山药12份、茯苓22份、红花9份、桃仁15份、柴胡9份、牡丹皮15份、生地24份、山萸肉24份、泽泻9份、紫草25份;
(2)将步骤(I)中的茯苓、紫草洗净后,干燥,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备用;将其余十味药材按固液质量比为1: 4,加水煎煮三次,每次I小时,取上清液,合并三次滤液并浓缩成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稠膏,干燥,粉碎,然后与上述细粉混匀,加入适量淀粉,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片剂。每片中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1.50mg。实施例2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当归20份、白芍9份、山药22份、茯苓12份、红花15份、桃仁9份、柴胡15份、牡丹皮9份、生地34份、山萸肉12份、泽泻15份、紫草15份;
(2)将步骤(I)将步骤(I)中的茯苓、紫草净制后,干燥,粉碎,过300目筛,得细粉,备用;将其余十味药材按固液质量比为1: 6,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取上清液,合并三次滤液并浓缩至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稠膏,干燥,粉碎,然后与上述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冲剂。实施例3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当归15份、白芍12份、山药18份、茯苓17份、红花12份、桃仁13份、柴胡12份、牡丹皮13份、生地29份、山萸肉18份、泽泻12份、紫草20份;
(2)将步骤(I)将步骤(I)中的茯苓、紫草净制后,干燥,粉碎,过200目筛,得细粉,备用;将其余十味药材按固液质量比为1: 8,加水煎煮三次,每次3小时,取上清液,合并三次滤液并浓缩成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40的稠膏,干燥,粉碎然后与上述细粉混匀,直接按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实施例4
(1)按下列质量份取料:
当归20份、白芍15份、山药22份、茯苓22份、红花15份、桃仁15份、柴胡15份、牡丹皮15份、生地24份、山萸肉24份、泽泻9份、紫草15份;
(2)将步骤(I)的各味药,按常规进行清洁处理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蜂蜜,按常规方法制成丸药。本发明提供的祛斑增白药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当给大鼠以20g/kg, 10g/kg, 5g/kg的量,连续灌服90天后,大鼠一般活动、体重、血中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血小板、白细胞分类、血中GPT、GOT、BUN、G均无异常,与生理盐水组无显著性差异,其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对大鼠肝、脾、肺、肾、肠、脑、睾丸、卵巢等主要脏器也无不良影响,即祛斑增白药的中药组合物临床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取上述实施例1所得祛斑增白药,用于下列临床治疗:
一、治疗对象
因肝气郁结型引起的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胸胁胀痛300例,并伴有头晕目眩、食欲不振、肝气不舒、颜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色素类疾病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其中黄褐斑50例、雀斑50例、色素沉着50例。二、服用方法
治疗组口服,每次2 4粒,一日3次,连服21日。对照组按常规服用常规舒肝药物,连服21日。三、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祛斑增白药,对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不调的有效率达到96%、乳房胀痛的有效率达到93%、胸胁胀痛的有效率达到89%,颜面黄褐斑的有效率达到95%,颜面雀斑的有效率达到91%,颜面色素沉着的有效率达到90%,而对照组对肝气郁结引起的月经不调的有效率只达60%、乳房胀痛的有效率达50%、胸胁胀痛的有效率达56%,颜面黄褐斑的有效率达到,61%,颜面雀斑的有效率达到52%,颜面色素沉着的有效率达到55%。四、结论
本发明提供的祛斑增白药的中药组合物是由竹叶柴胡、当归、白芍、山药、茯苓、红花、桃仁、柴胡、牡丹皮、生地、山萸肉、泽泻、紫草。制备而得的复方制剂,对肝气郁结型引起的月经不调,胸胁胀痛,有显著疗效,能提高脑组织,心肌对缺氧的受损力,还有抑制实验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作用,对月经不调其作用优于对照组。该祛斑增白药的中药组合物是依据云南彝族传统医学文献《哀牢本草》,在中医古方(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哀牢山区彝族民间传统医学经验,经科学组方研制而成的纯天然民族药,经千余例临床验证,该中药组合物是调节妇女内分泌的良药,具有舒肝养阴、补血化瘀的功效,对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乳房胀痛,颜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色素类疾病有显著疗效,是治疗疾病的良药。该祛斑增白药的中药组合物有疗效好、应用安全、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所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使用方便,更适合于临床用药。
权利要求
1.一种祛斑增白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 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 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2.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祛斑增白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 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 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2)将步骤(I)的茯苓、紫草洗净后,干燥粉碎,筛分(过80 300目),得细粉,备用;将其余十味药材按固液质量比为1: 4 8,加水煎煮三次,每次煎煮I 3小时,过滤取上清液,合并三次滤液并浓缩成50°C时的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稠膏,干燥,粉碎,与上述细粉混匀,加入适量的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祛斑增白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I)按下列质量份备料: 当归10 20份 白芍9 15份 山药12 22份 茯苓12 22份 红花9 15份 桃仁9 15份柴胡9 15份 牡丹皮9 15份 生地24 34份 山萸肉12 24份 泽湾9 15份 紫草15 25份; (2)将步骤(I)的各味药,按常规进行清洁处理后,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药用辅料,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服制剂,或者直接按常规方法制成医药上接受的口 服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斑增白药,由下列质量份的组分组成当归10~20份、白芍9~15份、山药12~22份、茯苓12~22份、红花9~15份、桃仁9~15份、柴胡9~15份、牡丹皮9~15份、生地24~34份、山萸肉12~24份、泽泻9~15份、紫草15~25份。具有舒肝养阴、补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乳房胀痛,颜面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色素类疾病。且具有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显著疗效,并且成本低,制作简便。
文档编号A61K36/8945GK103156979SQ2013100655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厉君 申请人:云南郡筹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