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699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而发生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已经问世数百年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临床可以分为获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梅毒给患者的生活及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目前西药无法有效治疗梅毒,且长期服用西药,具有较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梅毒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梅毒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梅毒的组合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选择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蝉蜕、刺蒺藜、茶叶、龙骨、木通、乌梢蛇、麦冬、竞蔚子、蜂房、黑芝麻、白芍、阜角刺、紫花地丁、川;、当归、冰片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梅毒的复发。其中选用土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能,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选用白鲜皮是因为其性味苦,咸,寒,入脾、胃经,有祛风,燥湿 ,清热,解毒的功能,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选用蝉蜕是因为其性味甘咸,凉,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癎,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选用刺蒺藜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肝、肺经,有散风,明目,下气,行血的功能,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癥瘕,乳难,痈疽,瘰疬。选用茶叶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归心肺胃经,有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的功能,治头痛目昏,食积痰滞,疟,痢。选用龙骨是因为其性味甘涩,平,归入心、肝、肾、大肠经,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的功能,治惊癎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选用木通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心、小肠、膀胱经,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功能,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选用乌梢蛇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归肝经,有祛风活络,镇痉,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抽搐痉挛,皮肤瘙痒,麻风。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茺蔚子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凉,入心胞、肝经,有活血调经,疏风清热的功能,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或生翳膜。选用蜂房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归胃经,有祛风,攻毒,杀虫,止痛的功能,用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选用黑芝麻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归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能,治头昏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选用白芍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选用皂角刺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能,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选用紫花地丁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寒,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选用川芎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肝、胆经,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能,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选用当归是因为其性味甘辛,温,入心、肝、脾经,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能,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难便,赤痢后重,痈疽疮疡,金疮,跌扑损伤。选用冰片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肺经,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能,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癎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土茯苓 45-55克金银花15-25克白鲜皮40-50克
蝉蜕 10-20克刺蒺藜5-15克茶叶5-10克
龙骨 15-25克木通5-10克乌梢蛇5-15克
麦冬 10-15克茺蔚子10-20克蜂房5-15克
黑芝麻 5-10克白芍10-14克皂角刺5-15克
紫花地丁 15-25克川芎20-30克当归15-20克
冰片 1-3克 其中,优选为
土茯苓 50克金银花20克白鲜皮45克
蝉蜕 15克刺蒺藜10克茶叶7克
龙骨 20克木通8克乌梢蛇10克
麦冬 12克茺蔚子16克蜂房10克
黑芝麻 7克白芍12克皂角刺10克
紫花地丁 20克川芎25克当归18克
冰片 2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土茯苓: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I次,春、秋每2日换水I次,冬季可3日换水I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2、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3、白鲜皮:拣净杂质,除去粗皮,洗净,稍润,切片,晒干;
4、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5、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6、茶叶: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制成绿茶;
7、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8、木通: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晒干;
9、乌梢蛇:取原药材,刷去灰屑,用时去头、鳞,切段;
10、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1、茺蔚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拣去枝叶,筛净杂质;
12、蜂房: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块,筛去碎屑;
13、黑芝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碎屑;
14、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15、皂角刺: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16、紫花地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17、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18、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19、冰片:原品入药。二、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蝉蜕、刺蒺藜、茶叶、龙骨、木通、乌梢蛇、麦冬、茺蔚子、蜂房、黑芝麻、白芍、皂角刺、紫花地丁、川芎、当归、冰片药物加6倍量水浸泡,浸泡6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2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得服用药液。本发明药物具有解梅毒侵染、清梅散湿、消瘀泄秽、清热解毒、扶正固本的功能。治疗梅毒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4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4kg,分两组,每组2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2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00例,其中一期患者90例,二期患者70,三期患者40例。2、诊断标准
(一)一期梅毒
(1)病史:感染史或性伴感染史,病史二年以内;
(2)临床表现:
①硬下疳;
②腹股沟或近卫淋巴结肿大。(3)实验室检查:
①暗视野显微镜: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见梅毒螺旋体②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RPR):可阳性;若感染不足2-3周,可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
查;
③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如TPHA):阳性;极早期可阴性。(二)二期梅毒
(1)病史:感染史或性伴感染史,输血史,病期在2年内;
(2)临床表现:
①多形性皮肤损害;
②粘膜斑;
③虫蚀样脱发;
④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⑤梅毒性骨关节、眼、神经系损害。(3)实验室检查:
(O暗视野显微镜:扁平湿疣、湿丘疹和粘膜斑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2)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RPR):阳性;
(3)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 验(如TPHA):阳性。(三)三期梅毒
(1)病史:一或二期梅毒病史,性伴感染史,输血史,病期在2年以上;
(2)晚期良性梅毒临床表现:
①皮肤粘膜损害:头面部及四肢伸侧的结节性梅毒疹,大关节附近的近关节结节,皮肤、口腔、舌咽的树胶肿,上腭和鼻中隔穿孔,马鞍鼻;
②骨梅毒,眼梅毒,其它内脏梅毒可累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内分泌腺和骨骼
肌;
③心血管梅毒:可发生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3)实验室检查:
①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如RPR):阳性;
②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试验(如TPHA):阳性;
③组织病理: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一期患者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用I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二期患者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用I次。15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三期患者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用I次。2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梅毒痊愈,患者体质恢复正常,观察半年无复发者。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逐步恢复。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土茯苓45-55克金银花15-25克白鲜皮40-50克 蝉蜕10-20克刺蒺藜5-15克茶叶5-10克 龙骨15-25克木通5-10克乌梢蛇5-15克 麦冬10-15克茺蔚子10-20克蜂房5-15克 黑芝麻5-10克白芍10-14克皂角刺5-15克 紫花地丁 15-25克川芎20-30克当归15-20克 冰片1-3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土茯苓50克金银花20克白鲜皮45克 蝉蜕15克刺蒺藜10克茶叶7克 龙骨20克木通8克乌梢蛇10克 麦冬12克茺蔚子16克蜂房10克 黑芝麻7克白芍12克皂角刺10克 紫花地丁 20克川芎25克当归18克 冰片2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土茯苓: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I次,春、秋每2日换水I次,冬季可3日换水I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2)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3)白鲜皮:拣净杂质,除去粗皮,洗净,稍润,切片,晒干; (4)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5)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6)茶叶: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制成绿茶; (7)龙骨:刷净泥土,打碎; (8)木通: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晒干; (9)乌梢蛇:取原药材,刷去灰屑,用时去头、鳞,切段; (10)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1)茺蔚子: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拣去枝叶,筛净杂质; (12)蜂房: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切块,筛去碎屑; (13)黑芝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碎屑; (14)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15)皂角刺: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16)紫花地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17)川芎: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晒晾,闷润后切片,干燥; (18)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19)冰片:原品入药;(二)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蝉蜕、刺蒺藜、茶叶、龙骨、木通、乌梢蛇、麦冬、茺蔚子、蜂房、黑 芝麻、白芍、皂角刺、紫花地丁、川芎、当归、冰片药物加6倍量水浸泡,浸泡60分钟,武火煎煮沸腾25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得服用药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梅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土茯苓、金银花、白鲜皮、蝉蜕、龙骨、乌梢蛇、蜂房及皂角刺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清梅散湿,清热解毒,扶正固军的功能,用于治疗梅毒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3182039SQ2013101077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1日
发明者张秀兰 申请人:张秀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