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式痔疮套扎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06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发式痔疮套扎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用的连发式套扎枪。
背景技术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痔疮的治疗方法非常多,如药物、注射、枯痔钉、丝线结扎或胶圈套扎、冷冻、红外线、微波、射频、手术等。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胶圈套扎,二是手术治疗,其中胶圈套扎是欧美国家的首选疗法。胶圈套扎是通过特制的痔疮套扎器在齿线上方1.5 3cm的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于痔或痔上粘膜的基底部,通过胶圈的紧缩、绞勒阻断痔疮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瘀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套扎组织逐渐脱落,创面组织修复而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痔疮套扎器多数都是采用枪体状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负压发生器,然后壳体前端设有管体,管体与负压发生器相通,然后再管体上套装上一根胶圈,在使用时,通过负压发生器将痔疮吸入管体,然后推下胶圈,再松开痔疮,再在管体上套装上下一个胶圈对下一个痔疮进行操作。这种操作方式每治疗一个痔疮就需要安装一次胶圈,针对一个病人多个痔体时,极大的浪费了治疗时间,加大了医疗成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套扎多个胶圈的痔疮套扎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包括枪体(I),所述枪体(I)内设有负压发生器(2),该负压发生器(2)与扳机(3)相连,在所述枪体(I)的前端安装有内管(4),该内管(4)的后端与负压发生器(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外套装有外管(5 ),该内管(4 )的前端端头伸出外管(5 )的前端端头外,且该外管(5 )固定在枪体(I)前端,所述内管(4)管体的前端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三道条形槽(4a),该条形槽(4a)延伸至内管(4)前端端头,所述外管(5)的前端端头处沿轴向向前连接有至少三个锯齿爪(5a),每个该锯齿爪(5a)均位于相对应的条形槽(4a)内,所述内管(4)前端外表面沿轴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内管环形锯齿(6),每个所述锯齿爪(5a)上沿轴向均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外管环形锯齿(7 ),该内管环形锯齿(6 )和外管环形锯齿(7 )交错布置,该外管环形锯齿(7 )的齿顶向上伸出条形槽(4a)上方,且最前端的该内管环形锯齿(6)位于最前端的外管环形锯齿(7)前方,所述内管环形锯齿(6)和外 管环形锯齿(7)均为前端面竖直、后端面倾斜的锯齿状,在所述内管(4)前端套装有至少两个胶圈(8),每个该胶圈(8)紧靠在每个内管环形锯齿(6)的前端面。
使用上述设备进行痔疮治疗时,在内管上至少可以同时套装两个胶圈,将该胶圈分别套装在每个内管环形锯齿的前端面前方。使用时,将内管前端端口对准痔体,扳动扳机,通过负压发生器产生负压,将痔体吸入到内管的内孔内,同时负压发生器的弹簧推动内管向后移动,带动内管上套装的胶圈向后移动,当内管上套装的胶圈向后抵接到外管环形锯齿的前端面时,胶圈在外管环形锯齿的阻力下停止向后移动,同时内管继续向后移动,当内管完全缩回到外管内时,原本内管最前端的胶圈就被外管环形锯齿推离内管,紧箍到患者的痔体上,此时原本内管上后方套装的胶圈就沿内管环形锯齿的倾斜后端面移动到最前方的内管环形锯齿前方,最后松开扳机,内管向前移动,恢复到初始位置,原本位于最前端的内管环形锯齿后方的胶圈就移动到了最前方,准备下一次使用。这种结构可以同时在内管上套装多个胶圈,每次使用每个胶圈依次向前移动,直到所有的胶圈全部使用完毕才需要再次套装,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手术中浪费的时间和金钱。
所述外管(5)的内孔(5b)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所述内管(4)的前部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形成粗柱(4b),条形槽(4a)和内管环形锯齿(6)均开设在该粗柱(4b)表面,所述粗柱(4b)的后端位于外管(5)的内孔(5b)的大孔内。所述粗柱可在外管的内孔的大孔内前后移动,当内管后移到最终位置时,粗柱的后端面就抵接在外管内孔的台阶面上,对内管的移动起到限位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吸附痔体,所述内管(4)的轴向通内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该孔的大直径段位于内管(4)的前端。
为了在治疗过程中更好的看清痔体位置,在所述枪体(I)顶端设置有照射灯(9),该照射灯(9 )指向枪体(I)前端。
为了方便加工,提高稳定性,所述内管(4)上均匀分布有四道条形槽(4a),所述外管(5 )前端设置有相应的四个锯齿爪(5a)。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条形槽与锯齿爪的配合,同时采用环形锯齿对胶圈进行限位,在内管上可以一次性套装多个胶圈,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同时还具有操作稳定、降低成本和提闻效率等特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内管端头的局部示 意图。
图4为外管端头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不,本发明包括枪体1、负压发生器2、扳机3、内管4、外管5、内管环形锯齿6、外管环形锯齿7、胶圈8和照射灯9等部件,所述负压发生器2的结构见专利号为200720188417.0,名称为负压吸引痔疮治疗器的专利,该负压发生器2安装在枪体I内,该负压发生器2与扳机3相连,在所述枪体I的前端安装有内管4,该内管4的内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该内管4的后端与负压发生器2相连,所述内管4外套装有外管5,该内管4的前端端头伸出外管5的前端端头外,且该外管5固定在枪体I前端。所述外管5的内孔5b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所述内管4的前端端头向外凸起形成粗柱4b,条形槽4a和内管环形锯齿6均开设在该粗柱4b表面,所述粗柱4b的后端位于外管5的内孔5b的大孔内,该粗柱4b的直径大于外管5的内孔5b的小孔直径。所述内管4的内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所述内管4管体的前端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三道条形槽4a,本实施例中有选为开设有四条条形槽,该条形槽4a延伸至内管4前端端头,所述外管5的前端端头处沿轴向向前连接有至少三个锯齿爪5a,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四个锯齿5a,每个该锯齿爪5a均位于相对应的条形槽4a内,所述内管4前端外表面沿轴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内管环形锯齿6,每个所述锯齿爪5a上沿轴向均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外管环形锯齿7,该内管环形锯齿6和外管环形锯齿7交错布置,该外管环形锯齿7的上端向上伸出条形槽4a上方,且最前端的该内管环形锯齿6位于最前端的外管环形锯齿7前方,所述内管环形锯齿6和外管环形锯齿7均为前端面竖直 、后端面倾斜的锯齿状,在所述内管4前端套装有至少两个胶圈8,每个该胶圈8紧靠在每个内管环形锯齿6的前端面。在所述枪体I顶端设置有照射灯9,该照射灯9指向枪体I前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如改变表架和基准柱的数量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包括枪体(I ),所述枪体(I)内设有负压发生器(2),该负压发生器(2)与扳机(3)相连,在所述枪体(I)的前端安装有内管(4),该内管(4)的后端与负压发生器(2)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外套装有外管(5),该内管(4)的前端端头伸出外管(5)的前端端头外,且该外管(5)固定在枪体(I)前端,所述内管(4)管体的前端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三道条形槽(4a),该条形槽(4a)延伸至内管(4)前端端口,所述外管(5)的前端端头处沿轴向向前连接有至少三个锯齿爪(5a),每个该锯齿爪(5a)均位于相对应的条形槽(4a)内,所述内管(4 )前端外表面沿轴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内管环形锯齿(6),每个所述锯齿爪(5a)上沿轴向均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外管环形锯齿(7),该内管环形锯齿(6)和外管环形锯齿(7)交错布置,该外管环形锯齿(7)的齿顶向上伸出条形槽(4a)上方,且最前端的该内管环形锯齿(6 )位于最前端的外管环形锯齿(7 )前方,所述内管环形锯齿(6)和外管环形锯齿(7)均为前端面竖直、后端面倾斜的锯齿状,在所述内管(4)前端套装有至少两个胶圈(8 ),每个该胶圈(8 )紧靠在每个内管环形锯齿(6 )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的内孔(5b)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所述内管(4 )的前部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形成粗柱(4b),条形槽(4a)和内管环形锯齿(6)均开设在该粗柱(4b)表面,所述粗柱(4b)的后端位于外管(5)的内孔(5b)的大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的轴向通内孔为前大后小的阶梯孔,该孔的大直径段位于内管(4)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枪体(I)顶端设置有照射灯(9 ),该照射灯(9 )指向枪体(I)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发式痔疮套扎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4)上均匀分布有四道条形槽(4a),所述外管(5)前端设置有相应的四个锯齿爪(5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发式痔疮套扎枪,所述枪体内设有负压发生器,所述内管外套装有外管,该内管的前端表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三道条形槽,该条形槽延伸至内管前端端头,所述外管的前端端头处连接有至少三个锯齿爪,每个该锯齿爪均位于相对应的条形槽内,所述内管前端外表面沿轴向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内管环形锯齿,每个所述锯齿爪上沿轴向均并排开设有至少两道外管环形锯齿,在所述内管前端套装有至少两个胶圈,每个该胶圈紧靠在每个内管环形锯齿的前端面。本发明采用条形槽与锯齿爪的配合,同时采用环形锯齿对胶圈进行限位,在内管上可以一次性套装多个胶圈,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同时还具有操作稳定、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7/12GK103142285SQ20131011283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麻晓林, 杨建华, 吴俊 , 谢曙光, 陈胡芳 申请人: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