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

文档序号:1254394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
【专利摘要】一种以能量药气流熨疗为主,融合多种中医理疗技术于一体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它通过熨经治疗仪的三个功能发生器——熨补器、太极旋针、熨泻器,将脉流熨经、药气刮痧、泵吸拔罐、推经通络等创新技术合为一体。
【专利说明】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
【技术领域】
[0001]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是用现代电子、信息、机电、生物等技术作为媒介,综合表现并提升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及方法,将脉流熨经、药气刮痧、泵吸拔罐、推经通络等创新技术融为一体,通过熨经治疗仪的熨补、熨泻、太极旋针等功能发生器的运用而形成的一种现代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它产生热熨和冷熨两种正反相间的超强复合功能施于人体表皮局部,产生带能量的涡旋气流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并通过人体表皮吸收药物粒子,能有效地打通奇经八脉,促进气血运行,达到保健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2]
【背景技术】
[0003]中医医疗器械及治疗方法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整合和改良的创新发展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医文化注重沿袭祖传家法,而不提倡革新变异,以至于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的仍然是几千年前的设施及技法,目前,主导中医临床应用的各大小中医院里,使用的器械只有钢针、牵引器、刮痧片、拔罐器等祖传下来的简单的小设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西医文化交流频繁,由于中医在治疗各种慢性病方面表现出优于西医的特性,其地位在逐渐提高,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医热,催生了一批革新的中医器械和疗法的产生,如哈慈五行针、电动脊椎牵引仪、电针灸穴疗法等,但是,这些新的设施和技术只是从某个层面或者运用方式上作出局部的功能改变,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和提高中医理念、疗法的内涵并加以整合、提升。上个世纪末,本人开始研究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改良、整合和提升,于2001年与刘小康合作研发出熨经治疗仪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授予实用新型专利。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十余年的深入探索、临床试验,在原熨经治疗仪的功能、构造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总结出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这一中医现代化的创新疗法,并于2011年由大中华文化出版社出版了《TKT经络疗法》一书,书号为ISBN962-8596-86-1。

【发明内容】

[0004]脉流多功能熨经疗法是以能量药气流熨疗为主,融合多种中医理疗技术于一体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它通过熨经治疗仪的三个功能发生器——熨补器、太极旋针、熨泻器,将脉流熨经、药气刮痧、泵吸拔罐、推经通络等创新技术合为一体,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作用于患者体表相关的经络和穴位上,通过经络的作用,促使体内气血畅通,使已经发生功能障碍的肢体或器官恢复正常功能,达到保健身体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0005]熨补功能。它的熨补头通过导管与机心的能量发生器相连,能量发生器加热喷气,将含微量元素和中药雾化的复合气流(能量流、微粒流、信息流)经导管从熨补头发出,作用于人体表皮、经络,同时可将熨补头圆口一侧触压表皮,沿经络推行,产生脉流熨补、药气刮痧功能。 [0006]熨泻功能。与熨补相对应,它是通过机心的抽气泵做功产生不间断的负压,通过熨泻头吸附于人体表皮的穴位、经络,同时可将熨泻头开口平压皮肤,沿表皮经络推拉,产生冷气熨泻、负压拔罐、放气排毒的功能。
[0007]旋针点穴。将太极旋针之旋转头正对穴位,以适当的转速旋行,将带磁力的涡旋力作用于穴位,可有效地解开封 闭的穴道,调整相关肢体及脏气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以能量药气流熨疗为主,融合多种中医理疗技术于一体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它通过熨经治疗仪的三个功能发生器一一熨补器、太极旋针、熨泻器,将脉流熨经、药气刮痧、泵吸拔罐、推经通络等创新技术合为一体。
2.三个功能发生器的结构及技术特征:
熨补功能。
3.熨补器由一个熨经头、一根空心导气管和一个热气流发生器构成,熨经头与热气流发生器之间以空心导气管连接成一体,形成首尾贯通的空心出气通道。
4.其特点在于:热气流发生器内设置贮药室,热气流发生器通过发生正压热气流将贮药室内含微量元素的药液雾化,经空心导气管和熨经头吹出,熨经头由中空周壁及置于熨经头前端兼作刮痧头的旋盖合成,所述旋盖中心打开一个出气孔。
5.熨泻功能。
6.熨泻器由负压发生器、空心导气管和熨泻头构成。
7.其特点在于:负压发生器产生不间断的负压抽气,通过空心导气管的连接将熨泻头吸附于人体表皮之穴位、经络,同时可将熨泻头开口平压皮肤,沿表皮经络推拉,产生冷气熨泻、负压拔罐、放气排毒等功能。
8.旋针点穴功能。
9.太极旋针由握柄 式针筒和叶轮式旋刮头构成,叶轮式旋刮头触及体表穴位,以适当的转速旋转,将带磁力的涡旋力作用于穴位,可有效地解开封闭的穴道,调整相关肢体及脏气功能。
10.熨补与熨泻为相互对立统一体,可直接实现中医的补与泻,达到泻实补虚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H39/08GK103767866SQ20131015209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晓晴, 刘小康 申请人:刘晓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