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40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有头疽是生于肌肤间的一种毒疮,现代医学称为急性化脓性感染。有头疽是外科临床的常见病,好发于项后、背部等皮肤厚韧处。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初期患处起一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继之溃脓期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肿块范围常超过10cm,甚至大于30cm。伴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等。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开始生长,逐渐愈合。西医认为:本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软组织脓肿,其病原菌构成复杂,治疗困难。其治疗方法是为患者使用大剂量的抗菌素,这种治疗方法的缺点是:一,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肾脏和造血系统产生毒理作用;二,当用抗生素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以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得到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三,易产生耐药性病菌。中药的副作用小,能避免西医治疗的弊端。但需要辨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感受风温湿热之毒,以致气血运行失常,毒邪凝聚皮肉而成;或由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房室不节,劳伤精气,以致肾水亏损,火邪炽盛;或平时好食肥甘厚味,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火毒内生,加之外感风温湿热,凝聚肌表,导致营卫不和,气血瘀滞,经络阻隔而成。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些中药,尤其是中成药都缺乏辩证,治疗中不同的症型用同样的中药,其结果是:对症性不强,疗效差,治愈率低,延误不对症患者的治疗最佳期限,甚至还会给不对症的患者带来负面作用,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症性强、显效快、治愈率高、治疗成本低廉,且服用方便的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金银花7-8.8%、紫花地丁 10.8-13.2%、败酱草8.6-10.6%、连翘6.4-8.2%、黄芩6.4-8.2%、玄参8.6-10.6%,防风 7-8.8 %、桔梗 8.6-10.6 %、通草 3.5-4.5 %、泽泻 7-8.8 %、大枣 10.8-13.2 %、甘草
4.3-5.3%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金银花8%、紫花地丁 12%、败酱草9.6%、连翘7.2%、黄芩7.2%、玄参9.6%、防风8%、桔梗9.6%、通草4%、泽泻8%、大枣12%、甘草4.8 %。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金银花7-8.8%、紫花地丁 10.8-13.2%、败酱草8.6-10.6%,连翘 6.4-82 %、黄芩 6.4-82 %、玄参 8.6-10.6 %、防风 7-8.8 %、桔梗 8.6-10.6 %、通草
3.5-4.5%、泽泻 7-8.8%、大枣10.8-13.2%、甘草4.3-5.3%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加入多能提取罐,并向多能提取罐中加生活饮用水,搅拌,加水的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总质量的6-8倍,浸泡20分钟,力口热常压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80分钟,提取完毕,取下挥发油,将盛有挥发油的容器密封冷藏备用,将罐中的药液混合物过滤,得混过药液,压榨药渣,榨出的药液并入混过药液,弃渣,得混过药液;三、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加入煮药锅,向煮药锅中加生活饮用水,搅拌,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质量之和的5-6倍,浸泡2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四、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饮用水,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质量之和的4-5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五、将混过药液、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和压榨药液都并入不锈钢筒混合,得混合药液,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六、将净化药液放入煮药锅,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 1.32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七、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混合均匀,糊精的添加量为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2-14%,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内,60°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八、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其上,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吸收挥发油48小时,装药袋,封口,每袋Sg,即为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成药。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的组方药理为: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理气通络,健脾和营,消肿散结。其中,金银花味甘、辛、微苦,性寒;归肺、胃、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主治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病证。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黄疸内热,痈疽发背,疔疮毒肿,喉痹肿痛。败酱草味辛、 苦,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效。主治肠痈,肺痈高热,咳吐脓血,热毒疮疔,疮疖痛肿,胸腹疼痛,阑尾炎,肠炎、痢疾,产后腹痛,痛经。连翘味苦,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热病初起,风热感冒,发热,心烦,咽喉肿痛,斑疹,丹毒,瘰疬,痈疮肿毒,急性肾炎,热淋。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主治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现代药理研究:黄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之功效。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之功效。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之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利水,通乳之功效。主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之功效。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精。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和中缓急,解毒、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之功效。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的服用方法:
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一次两包,7天为一个疗程禁忌:服药期间忌食鱼腥、辛辣等发物或甜腻食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服用方便,对症性强,见效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85.19%,有效率100%。临床资料分析一、诊断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规定的有头疽诊断标准制定:1、初起局部红肿,中央有白头,逐渐增多,溃后脓出黄稠。2、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能迅速化脓脱腐。全身发热,口渴,尿赤。3、苔黄,脉数有力。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5、本病以中老年为多见,好发于颈后或背部。二、疗效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规定的有头疽疗效标准制定1、治愈:全身症状消失,伤口愈合。2、好转:全身症状基本消退,疮口未完全愈合。3、未愈: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或并发“陷证”。三、疗效结果分析自2010年I月 2011年12月共确诊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患者135例,其中男92例,占患者总人数的68.1 %,女43例,占患者总人数的31.9%,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13岁,其中45岁以上患者116例,占患者总数的85.19%,服用该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2-3疗程,治愈115例,治愈率85.19%,好转20例,好转率14.81%,有效率100%。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按金银花8%、紫花地丁 12%、败酱草9.6%、连翘7.2%、黄芩7.2%、玄参9.6%、防风8 %、桔梗9.6 %、通草4 %、泽泻8 %、大枣12 %、甘草4.8 %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共100kg,其中金银花8kg、紫花地丁 12kg、败酱草9.6kg、连翘7.2kg、黄芩7.2kg、玄参9.6kg、防风8kg、桔梗9.6kg、通草4kg、泽湾8kg、大率12kg、甘草4.8kg。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混放在一起;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加入多能提取罐,并向多能提取罐中加生活饮用水250kg,搅拌,浸泡20分钟,加热常压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80分钟,提取完毕,取下挥发油,将盛有挥发油的容器密封冷藏备用,将罐中的药液混合物过滤,得混过药液,压榨药渣,榨出的药液并入混过药液,弃渣,得混过药液;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加入煮药锅,向煮药锅中加生活饮用水380kg,搅拌,浸泡2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饮用水320kg,搅拌,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将混过药液、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和压榨药液都并入不锈钢筒混合,得混合药液,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将净化药液放入煮药锅,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12.5kg,混合均匀,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内,60°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26.4kg ;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其上,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吸收挥发油48小时,装药袋,封口,每袋Sg,即为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成药。用该中药颗粒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患者50例,治愈44例,治愈率88%,好转6例,好转率12%,有效率100%。典型病例 王某,男,65岁,莱芜市莱城区退休职工。2010年3月17日来我处就诊,主诉:颈后有头疽已10已天,初起局部红肿,中央有白头,逐渐增多,到附近诊所就医,用先锋霉素滴注,效果不明显,后局部红肿高突,灼热疼痛,全身发热,口渴,尿赤。后经朋友介绍来我处就诊。诊见体温39.2°,疽根脚收束,脓液稠黄,苔黄,脉数有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2X109/L,中性粒细胞89%,诊断为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服用该中药颗粒治疗,服用一个疗程后,红肿热痛逐渐减轻,体温正常,腐肉脱落,脓液减少,新肉生长,继服一个疗程,肿块完全消失,疮口愈合。实施例2按金银花8.5%、紫花地丁 11%、败酱草9%、连翘8%、黄芩7%、玄参10%、防风
7.5 %、桔梗9 %、通草4 %、泽泻8 %、大枣13 %、甘草5 %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共100kg,其中金银花8.5kg、紫花地丁 11kg、败酱草9kg、连翅8kg、黄岑7kg、玄参10kg、防风7.5kg、桔梗9kg、通草4kg、泽湾8kg、大率13kg、甘草5k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用该中药颗粒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患者42例,治愈35例,治愈率83.3%,好转7例,好转率16.7%,有效率100%。典型病例李某,男,53岁,莱芜市钢城区农民。2011年5月25日来我处就诊,主诉:背部硬结疼痛7天,开始局部红肿结块,中央有白头,作痒作痛,服用阿莫西林胶囊,作用不明显,继则肿块渐大,色红掀热,上有多个脓头,疼痛更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诊见体温39.5°,疽部红肿高突,苔黄,脉数有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X109/L,中性粒细胞91 %,诊断为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服用该中药颗粒治疗,连续服用两个疗程,背部肿物消退,硬结消失,局部无明显红肿,症状完全消。又续服一个疗程巩固治疗。实施例3按金银花7%、紫花地丁 12%、败酱草10%、连翘7%、黄芩7.5%、玄参9%、防风8.5 %、桔梗10 %、通草3.5 %、泽泻8.5 %、大枣12.5 %、甘草4.5 %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共100kg,其中金银花7kg、紫花地丁 12kg、败酱草10kg、连翅7kg、黄岑
7.5kg、玄参 9kg、防风 8.5kg、桔梗 10kg、通草 3.5kg、泽湾 8.5kg、大率 12.5kg、甘草 4.5kg。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用该中药颗粒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患者43例,治愈36例,治愈率83.7%,好转7例,好转率16.3%,有效率100%。典型病例孙某,女,65岁,莱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退休教师,糖尿病6年。2012年8月25日来我所就诊,主诉:背部肿物 伴发热6天,开始背部有粟粒样脓头,疼痛,局部红肿,后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体温39.3°,苔黄,脉数有力。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13X107L,中性粒细胞91%。诊断为火毒凝结型有头疽,服用该中药颗粒治疗,服用此药两个疗程后疮口愈合,全身症状消失。又续服一个疗程巩固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金银花7-8.8%、紫花地丁 10.8-13.2%、败酱草8.6-10.6%、连翘6.4-8.2%、黄芩 6.4-8.2%、玄参 8.6-10.6%、防风 7-8.8%、桔梗 8.6-10.6%、通草 3.5-4.5%、泽泻7-8.8%、大枣10.8-13.2%、甘草4.3-5.3% ;其中各中药原料组分含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2.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优化中药原料组方为:金银花8 %、紫花地丁 12 %、败酱草9.6 %、连翘7.2 %、黄芩7.2 %、玄参9.6%、防风8%、桔梗9.6%、通草4%、泽泻8%、大枣12%、甘草4.8%。
3.根据权利I所述的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制作:一、按金银花7-8.8%、紫花地丁 10.8-13.2%、败酱草8.6-10.6%、连翘6.4-82%,黄芩 6.4-82 %、玄参 8.6-10.6 %、防风 7-8.8%、桔梗 8.6-10.6 %、通草 3.5-4.5 %、泽泻7-8.8%、大枣10.8-13.2%、甘草4.3-5.3%的比例准确称取炮制好的各中药原料,在称取各中药原料时,将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混放在一起,将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混放在一起;二、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加入多能提取罐,并向多能提取罐中加生活饮用水,搅拌,加水的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金银花、玄参、防风、桔梗总质量的6-8倍,浸泡20分钟,加热常压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80分钟,提取完毕,取下挥发油,将盛有挥发油的容器密封冷藏备用,将罐中的药液混合物过滤,得混过药液,压榨药渣,榨出的药液并入混过药液,弃渣,得混过药液;三、将混放在一起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加入煮药锅,向煮药锅中加生活饮用水,搅拌,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质量之和的5-6倍,浸泡20分钟,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留渣,得一次药液;四、向盛有药渣的煮药锅加生活饮用水,加水量为称好的中药原料紫花地丁、败酱草、连翘、黄芩、通草、泽泻、大枣、甘草质量之和的4-5倍,武火加热至沸,改文火煎煮60分钟,停止加热,过滤,得二次药液,压榨药渣,弃渣,得压榨药液;五、将混过药液、一次药液、二次药液和压榨药液都并入不锈钢筒混合,得混合药液,向混合药液中加甲壳素,搅匀,甲壳素的添加量为混合药液质量的3/万,45°C保温10小时,取上清液,过滤,弃渣,得净化药液;六、将净化药液放入煮药锅,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 1.32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中药稠膏;七、向降至室温的中药稠膏中添加糊精,混合均匀,糊精的添加量为中药原料总质量的12-14%,由颗粒机制成通过一号筛的湿中药颗粒,将湿中药颗粒放入烘箱内的烘盘内,60°C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时,停止加热,自然降温,得干中药颗粒;八、将干中药颗粒搓碎,将备用的挥发油均匀喷洒在其上,放入密闭的容器内吸收挥发油48小时,装药袋,封口,每袋Sg,即为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成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火毒凝结型有头疽的中药颗粒,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制成金银花7-8.8%、紫花地丁10.8-13.2%、败酱草8.6-10.6%、连翘6.4-8.2%、黄芩6.4-8.2%、玄参8.6-10.6%、防风7-8.8%、桔梗8.6-10.6%、通草3.5-4.5%、泽泻7-8.8%、大枣10.8-13.2%、甘草4.3-5.3%;该中药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理气通络,健脾和营,消肿散结之功效;服用方便,对症性强,见效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85.19%,有效率100%。
文档编号A61K9/16GK103223068SQ2013101649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孙燕, 王冬梅, 孟军 申请人:孙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