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044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现有技术中也出现很多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但其治疗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治疗风湿骨病且治疗效果好、服用方便的药物,可以将该种药物制造胶囊、片剂、膏剂或其他制剂来服用。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组成:
天麻10 20 灵芝10 20 猴头菇10 20 人参5 10 松花粉15 30 虫草菌丝体20 30 灵芝孢子粉15 30 金花茶5 10 马钱子5 10 姜活5 15 —枝蒿5 10 独活5 10 白芷10 20 防风10 20 乳香5 15 没药10 20 冰片5 15 蛤蚧5 10 龟板5 15 海狗肾5 15 麝香2 5全蝎5 10 僵蚕5 10
白花蛇5 10 乌梢蛇5 10 脆蛇5 10 祁蛇5 10 蜈蚣2 5血蝎5 10水蛭5 10。在上述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药物各原料的最佳重量比为:
天麻10 灵芝15 猴头菇20 人参8
松花粉20 虫草菌丝体20 灵芝孢子粉20 金花茶5 马钱子6 姜活8 —枝蒿10 独活5 白芷15 防风10 乳香5 没药10 冰片8 蛤蚧8 龟板8 海狗肾10 麝香2 全蝎8 僵蚕5 白花蛇5 乌梢蛇5 脆蛇5 祁蛇5蜈蚣3 血蝎5 水蛭10。上述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中,其主要的各原料药物功效如下: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以紫灵芝药效为最好,灵芝原产于亚洲东部,中国分布最广的在江西,灵芝作为拥有数千年药用历史的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经过科研机构数十年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灵芝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猴头燕(学名-.Hericium eriflacem),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其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可有效治疗消化不良、风湿骨病、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同时可以使人体提高对疾病的免疫能力。虫草菌丝体由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冬虫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虫,使幼虫僵化,在适宜条件下,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长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即冬虫夏草菌的子实体与僵虫菌核(幼虫尸体)构成的复合体)。其含有维生素及有机酸等15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糖、醇类、核苷类及钾、钙等19种化学成分。针对各种肾病可以迅速消除蛋白尿、水肿、血尿、贫血、高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尿素氮、血肌肝;升高血清蛋白、改善贫血、全身瘙痒、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且具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甚至还有激活残存的肾组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创清血浊、排肾毒;改善肾微环境、修复肾膜等作用。灵芝孢子粉针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都具有调节作用,其含有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以下功效:增强免疫系统的机能,预防和治疗肿瘤及癌症;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疫病的产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浓度;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供氧能力,改善微循环,降低胆固醇,能增强人体血液供养量,促进血液新陈代谢,消除体内自由基。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作为松属植物的遗传物质,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酶、脂肪酸及辅酶等200余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服用后短期内会减轻疲劳,增强体力;便秘消失,消化转好;皮肤细腻,面色红润;睡眠踏实,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记忆力提高。一枝蒿属于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特异芳香,根茎木质,常横卧或斜上,具多数营养枝,茎通常多数,稀少数或单一,褐色或红褐色,下半部木持化,上部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不分枝或茎上部有少数短的分枝,具有祛风解表;健胃消积;活血散瘀等功效。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其是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应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白芷是伞形科植物 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其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等功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白芷还具有消炎、解热镇痛等作用。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其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等有明显疗效。海狗肾多为海豹和海豹科动物斑海豹、点斑海豹的阴茎和睾丸。海狗肾是传统中药,"甘,大温,无毒。〃具有暖肾壮阳,益精补髓的功效。主治虚损劳伤、阳痿精衰、早泄、腰膝痿弱、心腹疼痛等病症。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祛风,通络,止痉,其味甘咸,性温;有毒;入肝、脾经;具有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的功效;对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骨节疼痛,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病症有明显疗效。麝香是十分名贵的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水22.66%、灰分8.62%(其中含钾、钠、钙、镁、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含氯化合物(中含碳酸铵1.1%、铵盐中的氨1.89%。尿素0.4%、氨基酸氮1.077%,总氮量6.16%)、胆留醇2.19%、粗纤维0.59%、脂肪酸
5.15%、麝香酮1.2%。麝香性辛、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且具有镇痛消肿作用。

在本发明药物原料中,将松花粉及灵芝孢子粉需要经过破壁后才能入药,同时亦将其他原材料磨成粉末状通过破壁技术使其药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其破壁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生产制造过程如下:
1、选用干燥、干净的上述原材料;
2、将原材料研磨成粉末状;
3、将包括松花粉及灵芝孢子粉等粉末状原料经过低温破壁技术将其破壁;
4、将破壁后的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即得到本发明药物。可以将本发明药物制造成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不同剂型,使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仅药物用量准确,同时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也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主要采用天麻、灵芝、猴头菇、松花粉、虫草菌丝体、灵芝孢子粉、一枝蒿、白芷、防风、没药、海狗肾、麝香、白花蛇及水蛭等主要药物原料,辅加以金花茶、马钱子、姜活、人参、乳香、冰片、蛤蚧、龟板、血蝎及脆蛇等16种辅助药物原料,使根据本发明配方所制造的药物具有对风湿骨病有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有特别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易反复发作,疗效巩固,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通过多个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药物各原料的重量比(重量单位为g)为:
天麻10 灵芝15 猴头菇20 人参8 松花粉20 虫草菌丝体20 灵芝孢子粉20 金花茶5 马钱子6 姜活8 —枝蒿10 独活5 白芷15 防风10 乳香5 没药10 冰片8 蛤蚧8 龟板8 海狗肾10 麝香2 全蝎8 僵蚕5 白花蛇5 乌梢蛇5 脆蛇5 祁蛇5 蜈蚣3 血蝎5 水蛭10。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经本发明中公开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药物,所制得的药物剂型为胶囊,每个药物胶囊0.5g,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治疗疗程:2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每天服三次,每次2 4粒。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人数15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11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3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I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颈椎病的人数9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5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2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2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人数17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12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2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3人。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 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药物各原料的重量比(重量单位为g)为:
天麻15 灵芝20 猴头菇20 人参5 松花粉30 虫草菌丝体30 灵芝孢子粉30 金花茶5 马钱子5 姜活8 一枝蒿5 独活5 白芷20 防风15 乳香10 没药15 冰片10 蛤蚧5 龟板5 海狗肾15 麝香5 全蝎10 僵蚕5 白花蛇10 乌梢蛇5 脆蛇5 祁蛇5 蜈蚣2 血蝎8 水蛭8。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经本发明中公开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药物,所制得的药物剂型为胶囊,每个药物胶囊0.5g,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治疗疗程:2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每天服三次,每次2 4粒。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人数13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8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3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I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颈椎病的人数12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9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I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2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人数9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8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I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O人。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药物各原料的重量比(重量单位为g)为:
天麻10 灵芝10 猴头菇10 人参5 松花粉15 虫草菌丝体20 灵芝孢子粉15 金花茶8 马钱子8 姜活10 —枝蒿8 独活10 白芷15 防风20 乳香5 没药10 冰片5 蛤蚧5 龟板10 海狗肾15 麝香2 全蝎5 僵蚕5 白花蛇10 乌梢蛇10 脆蛇8 祁蛇8 蜈蚣5 血蝎5 水蛭5。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配方经本发明中公开制备方法所制得的药物,所制得的药物剂型为片剂药片,每个药片0.25g,服用方法:温开水送服,治疗疗程:2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每天服三次,每次4 6片。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人数9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6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I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2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颈椎病的人数11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8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2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I人。经过实际应用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人数18人当中,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人数为13人,效果一般的人数为3人,治疗效果不显著的人数为2人。在上述各实施例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松花粉及灵芝孢子粉经过破壁后才能入药,同时亦将其他原材料磨成粉末状通过破壁技术使其药用价值得到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其破壁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生产制造过程如下:
5、选用干燥、干净的上述原 材料;
6、将原材料研磨成粉末状;
7、将包括松花粉及灵芝孢子粉等粉末状原料经过低温破壁技术将其破壁;
8、将破壁后的原材料充分混合后即得到本发明药物。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包括以下重量比原料组成: 天麻10 20 灵芝10 20 猴头菇10 20 人参5 10 松花粉15 30 虫草菌丝体20 30 灵芝孢子粉15 30 金花茶5 10 马钱子5 10 姜活5 15 —枝蒿5 10 独活5 10 白芷10 20 防风10 20 乳香5 15 没药10 20 冰片5 15 蛤蚧5 10 龟板5 15 海狗肾5 15 麝香2 5全蝎5 10 僵蚕5 10 白花蛇5 10 乌梢蛇5 10 脆蛇5 10 祁蛇5 10 蜈蚣2 5血蝎5 10水蛭5 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各原料的重量比为: 天麻10 灵芝15 猴头菇20 人参8 松花粉20 虫草菌丝体20 灵芝孢子粉20 金花茶5 马钱子 6 姜活8 —枝蒿10 独活5 白芷15 防风10 乳香5 没药10 冰片8 蛤蚧8 龟板8 海狗肾10 麝香2 全蝎8 僵蚕5 白花蛇5 乌梢蛇5 脆蛇5 祁蛇5 蜈蚣3 血蝎5 水蛭1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骨病的药物,该药物包括主要采用天麻、灵芝、猴头菇、松花粉、虫草菌丝体、灵芝孢子粉、一枝蒿、白芷、防风、没药、海狗肾、麝香、白花蛇及水蛭等主要药物原料,辅加以金花茶、马钱子、姜活、人参、乳香、冰片、蛤蚧、龟板、血蝎及脆蛇等16种辅助药物原料,使根据本发明配方所制造的药物具有对风湿骨病有明显的疗效,特别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有特别明显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不易反复发作,疗效巩固,非常方便实用,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3239666SQ20131019797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6日
发明者钟加兴 申请人:钟加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