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9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僵蚕8-12克、款冬花8-12克、牛蒡子8-12克、甘草3-7克。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疗效高,无任何毒副作用。由于具有化瘀止血,把身体调到一个正常状态,从而有效地治疗小儿咳嗽病症。
【专利说明】 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小儿咳嗽是由外感风热引起,或由风寒感冒转化而生,四季都可发生,主要症状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痰稀薄色白,常伴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目前治疗小儿咳嗽大都是打点滴、吃西药,力求立竿见影退热,减轻症状。但是西药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导致药量越来越大,造成恶性循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之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治疗小儿咳嗽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无副作用,能有效的治疗小儿咳嗽的病症。
[0004]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僵蚕8-12克、款冬花8-12克、牛蒡子8-12克、甘草3-7克。
[0005]本发明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僵蚕10克、款冬花10克、牛蒡子10克、甘草5克。
[0006]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一僵蚕,性味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0007]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二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泻热降气,适用于肺寒引起的久咳不愈、咳嗽痰多、咽喉痒痛、感冒风寒。
[0008]本发明所选组分之三牛蒡子,性味辛苦,凉。入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0009]本发明所选组分之四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0]将精选好的上药洗净,加水煎15分钟即可。每日I剂,分2次服用。
[0011]本发明使用方法:直接用I剂的汤药内服,每日分2次,3-5天既有明显效果。
[0012]本发明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组方简单,易于取材,造价低,疗效高,无任何毒副作用。由于具有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把身体调到一个正常状态,从而有效地治疗小儿咳嗽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将精选好的上药洗净,加水煎15分钟即可。每日I剂,分2次服用应用本发明临床试验:
[0014]1.病例资料
[0015]患者病例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在0_6岁之间。
[0016]2.治疗方法
[0017]直接用I剂的汤药内服,每日分2次,3-5天即可。
[0018]3.疗效判定标准
[0019]有效:小儿咳嗽症状缓解,消失。
[0020]治愈: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0021]4.结果
[0022]患者使用本发明3-5天,有效100例,治愈95例,治愈率95%,有效率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僵蚕8-12克、款冬花8-12克、牛蒡子8-12克、甘草3-7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咳嗽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组成:僵蚕10克、款冬花10克、牛蒡子10克、甘草5克。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4161790SQ20131020277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6日
【发明者】李立辉 申请人:李立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