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15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青春痘,又称痤疮,是由诸多因素所致的毛囊及皮脂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青春痘多发生在青春期的青年人面部,部分中年人也有此种疾病。患上青春痘后,在面部出现粉刺、脓包、毛囊炎等症状;青春痘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佳,会导致面部坑坑洼洼,严重毁容等现象,影响容貌。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青春痘的药物种类繁多,有西药类、中成药类等,这些已有治疗青春痘的药物之缺陷是不能彻底根治青春痘,往往是治愈后又经常复发,给患者的面容带来损害及经济负担,同时造成精神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大青叶10-30份、丹参10-20份、夏枯草10-20份、虎杖10-20份、益母草10-15份、半枝莲15-30份、合欢皮10-20份、连翘10-15份、紫花地丁 15-30份、薏苡仁30-50份、甘草3-6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金银花10-15份、天葵子5_20份和天花粉5-20 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大青叶20份、丹参15份、夏枯草15份、虎杖15份、益母草15份、半枝莲20份、合欢皮15份、连翘10份、紫花地丁 25份`、薏苡仁40份、甘草5份、白花蛇舌草25份、金银花15份、天葵子10份和天花粉10份。更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散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实施例1本发明的散剂称取大青叶20克、丹参15克、夏枯草15克、虎杖15克、益母草15克、半枝莲20克、合欢皮15克、连翘10克、紫花地丁 25克、薏苡仁40克、甘草5克、白花蛇舌草25克、金银花15克、天葵子10克和天花粉10克,粉碎,过80目筛,加入150克的乳糖,混合均匀,装入100袋中制得本发明所述的散剂。 实施例2本发明的散剂
按照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散剂,不同之处在于不使用大青叶。实施例3本发明的散剂按照和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散剂,不同之处在于不使用甘草。实验例1.1 一般资料: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24岁,最小者13岁。1.2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为颜面部粉刺、丘疹为主要表现,严重者颜面会出现脓包,结节,囊肿,脓肿和萎缩性瘢痕。1.3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三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2和3中制备的散剂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口服I袋。治疗I周为I个疗程。1.4疗效评定:根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年)进行评定。治愈:一般健康状况良好,颜面无疹点和瘢痕 ’好转:一般健康状况改善,颜面及其它患处改善或留下少许丘疹 ’无效:经治疗I周患处无改善。1.5 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大青叶10-30份、丹参10-20份、夏枯草10-20份、虎杖10-20份、益母草10-15份、半枝莲15-30份、合欢皮10-20份、连翘10-15份、紫花地丁 15-30份、薏苡仁30-50份、甘草3_6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金银花10-15份、天葵子5-20份和天花粉5_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大青叶20份、丹参15份、夏枯草15份、虎杖15份、益母草15份、半枝莲20份、合欢皮15份、连翘10份、紫花地丁 25份、薏苡仁40份、甘草5份、白花蛇舌草25份、金银花15份、天葵子10份和天花粉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大青叶10-30份、丹参10-20份、夏枯草10-20份、虎杖10-20份、益母草10-15份、半枝莲15-30份、合欢皮10-20份、连翘10-15份、紫花地丁15-30份、薏苡仁30-50份、甘草3-6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金银花10-15份、天葵子5-20份和天花粉5-20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青春痘的中药组合物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3251853SQ20131020943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孙彰 申请人:孙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