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61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穿山甲、漏芦、乌蛇、槐耳、瓜蒌仁、王不留行等优质中药原料按一定重量比例,经采用配制、熬制、微粉加工等现代加工技术加工后,制成胶囊、颗粒、片剂服用,能有效地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痛苦、无复发、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廉、能减少并发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经临床试验,有效率达95.6%,治愈率达72.2%。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急性乳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0002]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常在短期内形成脓肿,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多见于产后2~6周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主要症状:一是有乳头创伤或乳头发育不良史,开始有发冷,而后高热、寒战、头痛、乳房胀痛或搏动性疼痛;二是早期乳房肿胀,局部硬结,进而红、肿、热、压痛,形成脓肿则有波动感,感染表浅者可自行破溃,患侧腋窝淋巴肿大、压痛。临床分期:一是早期,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二是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高烧、寒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全乳房肿胀,疼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先后存在数个脓腔;三是溃后期,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主要并发症:一是脓毒血症和菌血症,病程进入急性化脓性乳腺炎阶段,病人可并发脓毒血症和菌血症,此时病人持续高热,面色潮红,谵妄。可出现转移性脓肿;二是乳房瘘管,脓肿可向内或向外破溃,形成皮肤破口和乳腺瘘管,如处理不当可形成长期不愈的脓瘘或乳瘘,临床可见从瘘管排出乳汁及脓液。急性乳腺炎发病率高,可以给女性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不及时治疗,甚至遗留乳房不对称,影响美观,可以给女性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目前,急性乳腺炎的常用治疗方法:一是物理疗法,主要是热敷、冷敷、红外线理疗,成本低,疗效慢,病人痛苦时间长,治愈率低,易延误病情;二是推拿疗法,以辨病与辩证相结合采用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清热散结手法,配合点揉俞穴,由点到面的施治,推拿手法采用推法、拿法、揉法、点法、按法、梳法等,治愈率低,易复发,痛苦大,易造成皮肤挫伤、包块扩大、炎征加重,不适于脓肿患者;三是抗生素治疗,服用抗生素药物,疗效快,成本高,毒副作用大,特别不适于孕妇和哺乳期患者;四是中药治疗,祖国医学称急性乳腺炎为“乳痈”,认为本病是“肝气郁结,内热壅滞”所致,应以“疏肝利气,清热解毒”治疗为原则,通过服用消炎止痛、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疗效慢,治疗不彻底,易复发;五是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开刀,进行淸疮引流,见效较快,痛苦大,花费高,易形成疤痕,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痛苦、无复发、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廉、能减少并发症、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
[0004]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的原料配方及重量配比如下:穿山甲、3-12份;漏芦、4-16份;乌蛇、7-20份;槐耳、9_15份;瓜萎仁、
10-14份;王不留行、10-15份。将上述中草药按重量比例形成的中草药组合物,经采用配制、熬制、微粉加工等现代加工技术加工后,灌制成胶囊服用。应用本发明中成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清除症状迅速,服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治愈率高、无痛苦、无复发,治疗成本低廉。经临床对比试验,有效率95.6%,治愈率72.2%。
[0005] 本发明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的原料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穿山甲、4-10份;漏芦、5-12份;乌蛇、7-15份;槐耳、10-13份;瓜萎仁、10-12份;王不留行、13-15份。
[0006]本发明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的各中草药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穿山甲、10份;漏芦、15份;乌蛇、12份;槐耳、12份;瓜萎仁、12份;王不留行、12份。
[0007]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急性乳腺炎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学研究,按照中医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筛选出清热解毒、疏肝清胃、通乳散结、活血化瘀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成中成药,实现标本兼治、虚实并治、补虚泻实,以达到治愈急性乳腺炎的作用。本发明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由纯中药配制而成,所以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0008]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发明中成药中,各种成份药物的性味归经及有效药物如下: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归经肝、胃经,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的鳞片,善于走窜、行散;有活血通络、消肿排脓、祛风止痛、通乳等功能。
[0009]漏芦:性味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舒筋通脉;用于乳痈肿痛,痈疽发背,瘰疬疮毒,乳汁不通,湿痹拘挛,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
[0010]乌蛇:味甘,平,有小毒,归肺、脾二经,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关节结核,风疹疥癣,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0011]槐耳:性味苦,辛,性平,归肝,脾,大肠经,止血,止痢,抗癌。主治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脱肛,崩漏,能治风,破血,益力,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疮痛。
[0012]瓜萎仁: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功效:应用: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痈、肠痈、乳痈,肠燥便秘。
[0013]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归肝、胃经;入血分,直而不守;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主治血瘀痛经,经闭,乳汁不通,乳痈疮肿,淋症,小便不利。也可以用来作耳针的材料,点压耳穴。
[0014]本发明中成药,筛选出清热解毒、疏肝清胃、通乳散结、活血化瘀的天然植物药,实现标本兼治、虚实并治、补虚泻实,以达到治愈急性乳腺炎的作用。配方中,穿山甲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能活血散瘀、通行经络,可用于血滞经闭,症瘕结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诸种症候。穿山甲有消肿排脓的功效,能使痈肿未成脓者消,已化脓者速溃,用于痈肿初起或脓成不溃等症。穿山甲有较佳的通下乳汁功效,用于产后乳汁不通,可单味为末,黄酒送服,为增强下乳功效,多与王不留行配伍。漏芦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可治疗各种不全麻痹症及由于末梢或中枢性运动神经原传导障碍之瘫痪,对全身性衰弱基础上的血管性营养不良的病人有强壮作用,对实验性创伤性麻痹也有治疗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可使心收缩张力上升,收缩幅度减弱,血管扩张,对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乌蛇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显著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对人体具有增强体质、扶正祛邪的作用。槐耳有抗肿瘤、延长生命的作用,还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作用。瓜萎仁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王不留行有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利水通淋的功效。因其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上可通利血脉而通乳汁、消痈,下能通利血脉而通经,以善于行血而知名,通经下乳,活血消肿,与穿山甲伍,可更有效地治疗肝气郁滞而致乳汁不通,乳房胀痛等。 [0015]诸药合成,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祛湿涤痰,起到温散寒邪,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急性乳腺炎的目的。为表明本发明中成药的疗效,对本发明中成药进行了临床治疗对比试验,根据统计试验组共158例患者,其中单侧138例,双侧20例;年龄最大者45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37.1岁,病史I 一 6年,平均3.4年,治疗方法为服用本发明中成药,每天服3次,每次服4粒,每粒含药量lg,温水送服。7天为一疗程,平均治疗时间为2个疗程。对照组共129例,均为女性,年龄在20 - 52岁之间,平均年龄34.5岁,病史I 一 7年,平均3.2年,治疗方法为服用西药,如布洛芬、氯唑沙宗、萘普生等,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平均治疗时间2个疗程。并制定疗效标准如下:
痊愈:病体症状彻底消失,脓肿、压痛、红肿热痛症状彻底消失。显效:病体症状有显著改善,红肿热痛症状消失。
[0016]有效:病体症状有所改善,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
[0017]无效:病体症状无改善,红肿热痛症状无减轻。
[0018]经立档留查和追踪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试验结果如下:
表1:试验组疗效情况

疗效》况
总人数无效mm...[...人数 η 人数I H丨人数 H I人数 ^
1587 4.4 12 | 7' O I 25 15.8 | Π4 72.2
表2:对照组疗效情况
鋪〒况
总.人数,?: [ 有效 I SIMM
_一η—I—Tirn^
129 41 31-6 I 29 [ 22.5 [ 27 20-9 32 24-6【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成药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穿山甲10克、漏芦15克、乌蛇12克、槐耳12克、瓜萎仁12克、王不留行12克,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
[0021]实施例2,颗粒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穿山甲9克、漏芦12克、乌蛇18克、槐耳10克、瓜萎仁13克、王不留行14克,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加入乙醇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0022]实施例3,片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芽山甲8克、漏户14克、乌蛇16克、槐耳11克、瓜萎仁12克、王不留行12克,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制成颗粒,并干燥压制成片剂。
[0023]实施例4,丸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芽山甲10克、漏户12克、乌蛇14克、槐耳10克、瓜萎仁15克、王不留行12克。将上述重量各原料混合,碾成细粉过80~200目筛后,制成丸剂。
[0024]用法与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药剂,其用法与用量如下:1)胶囊剂: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4粒,每粒含药量lg,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4片,每片含药量lg,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服三次,每次服5g,温水送服。一周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
[0025]从前述临床治疗对比试验中,随机选取3例, 以进一步表明本发明中成药的治疗效果。
[0026]1、刘XX,女,24岁,阳谷县城郊王楼村人。2002年2月,产后I月,发烧39度、右侧乳房红肿3天,在家服用抗生素不见好转,红肿加重。来就诊后,服用按实施例1所述配方制备的本发明药物,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4粒,每粒含药量lg,温水送服,服用I天后疼痛及红肿明显减轻,体温下降,服用3天后疼痛及红肿明显消失,体温正常,精神恢复正常,给予继续治疗I天,停药。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27]2、赵X,女,33岁,阳谷县城角徐人。2002年7月,发烧38度,左侧乳房红肿疼痛2天。来就诊后,服用按实施例3所述配方制备的本发明药物,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4片,每片含药量lg,温水送服,2天后体温正常,乳房疼痛消失,给予继续用药2个疗程,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28]3、王X X,女,38岁,阳谷县刘坑村人。2006年7月份在产后2周,发烧38度,左侧乳房红肿疼痛I天。来就诊后,服用按实施例2所述配方制备的本发明药物,每天服三次,每次服2~4 g,温水送服,3天后体温正常,乳房疼痛消失,给予继续用药2个疗程后,诸症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草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穿山甲、3-12份;漏芦、4-16份;乌蛇、7-20份;槐耳、9_15份;瓜萎仁、10-14份;王不留行、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中草药原料配方的重量配比是:穿山甲、4-10份;漏芦、5-12份;乌蛇、7-15份;槐耳、10-13份;瓜萎仁、10-12份;王不留行、13-1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中草药原料配方的重量配比是:穿山甲、10份;漏芦、15份;乌蛇、12份;槐耳、12份;瓜萎仁、12份;王不留行、12份。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3520258SQ20131033380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4日
【发明者】杨万存, 孙莉 申请人:杨万存, 孙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