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甘草5-7、党参8-10、三七4-6、芙蓉花叶2-4、菊花叶3-5、柳树叶3-4、槐树叶8-10、冬桑叶5-7、薄荷叶2-4、夏枯草6-8、地丁草3-5、马勃8-10、开口箭3-4、刺黄连2-4、慈竹根1-3、车前草1-3、山豆根4-6、过路黄6-8、姜黄2-4、罐罐草5-7和豆瓣绿2-4;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扶正、开肺利咽、豁痰醒神的功效,对咽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疗程短,副作用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咽喉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可分为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两种,急性咽喉炎,常为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所致,冬春季最为多见,成年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则有明显的耳痛,慢性咽喉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咽喉炎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或是因为患各种鼻病,鼻窍阻塞,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学因素、颈部放射治疗等经常刺激咽部所致,自觉咽部不适,干、痒、胀,分泌物多而灼痛,易恶心,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现有治疗方法大都效果不理想,成本高,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甘草5-7、党参8-10、三七4-6、芙蓉花叶2-4、菊花叶3-5、柳树叶3-4、槐树叶8-10、冬桑叶5_7、薄荷叶2_4、夏枯草6_8、地丁草3-5、马勃8-10、开口箭3-4、刺黄连2-4、慈竹根1-3、车前草1_3、山豆根4_6、过路黄6-8、姜黄2-4、罐罐草5-7和豆瓣绿2-4。
[0005]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甘草6、党参9、三七5、芙蓉花叶3、菊花叶4、柳树叶3.5、槐树叶9、冬桑叶6、薄荷叶3、夏枯草7、地丁草4、马勃9、开口箭
3.5、刺黄连3、慈竹根2、车前草2、山豆根5、过路黄7、姜黄3、罐罐草6和豆瓣绿3。
[0006]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扶正、开肺利咽、豁痰醒神的功效,对咽喉炎具有很好的疗效,疗程短,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甘草6、党参9、三七5、芙蓉花叶3、菊花叶4、柳树叶3.5、槐树叶9、冬桑叶6、薄荷叶3、夏枯草7、地丁草4、马勃9、开口箭3.5、刺黄连3、慈竹根2、车前草2、山豆根5、过路黄7、姜黄3、罐罐草6和豆瓣绿3。
[0009]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男,18岁,感冒并有发热,咽喉痒痛,随即声音撕哑,喉中痰鸣,诊断为扁桃体引起咽喉炎,经服用本发明药物一周后,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健康。[0011]病例2:董某,女,29岁,患慢性咽炎,经常嗓子干涩、灼热疼痛,服用多种西药均无效果;后改服用本发明一个疗程,病情缓解,继续服用半个月后,完全治愈。
[0012] 病例3:邓某,女,43岁,因感冒、咽喉不适入院治疗,后经医院确诊为急慢性咽喉炎,西药均无效果,病情不见好转,经服用本发明的中药3天后,症状明显减轻,连接服用一个疗程,病症全部消失,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甘草5-7、党参8-10、三七4-6、芙蓉花叶2-4、菊花叶3-5、柳树叶3_4、槐树叶8_10、冬桑叶5_7、薄荷叶2-4、夏枯草6-8、地丁草3-5、马勃8-10、开口箭3-4、刺黄连2_4、慈竹根1-3、车前草1_3、山豆根4-6、过路黄6-8、姜黄2-4、罐罐草5-7和豆瓣绿2_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甘草6、党参9、三七5、芙蓉花叶3、菊花叶4、柳树叶3.5、槐树叶9、冬桑叶6、薄荷叶3、夏枯草7、地丁草4、马勃9、开口箭3.5、刺黄连3、慈竹根2、车前草2、山豆根5、过路黄7、姜黄3、罐罐草6和豆瓣绿3。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3495110SQ20131038062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亮 申请人: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