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0474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刘寄奴60-80g,乳香40-60g,牛蒡子40-60g,熊胆粉20-30g,柴胡40-60g,地榆50-70g,黄芩40-60g,板蓝根50-70g,枣树皮50-70g,没药40-60g,知母10-20g,蜂蜡40-60g,冰片40-60g,红花30-50g。本发明去除局部血瘀内阻,经络滞塞,热毒炽盛的问题,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烧伤效果好。其中有效率93.6%,良好率90.7%。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烧伤系火焰、灼热的气体、液体、固体或电、放射线及化学物质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损伤。临床以火焰伤和烫伤为常见。由于引起烧伤的病因,烧伤面积、程度、部位以及烧伤者的年龄、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同,烧伤深度计算采用三度四分法,即I度、浅II度、深II度和III度。由于烧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亦各异。I度烧伤伤区较小,创面潮红,灼热,疼痛,无水疱,2-3天脱屑痊愈;浅II度烧伤表现为剧痛,局部潮红,呈大小不等水疱,基底均匀红色,局部感觉过敏或肿胀,1-2周痊愈,有色素沉着;深II度表现疼痛迟钝,水疱如溃破基底苍白,中央有不同密度的红色小斑点,烧伤后12-24小时更为明显,3-4周愈合,有疤痕;III度烧伤表现疼痛消失,无水疱,皮肤呈蜡白色,无弹性或炭化,坚硬如皮革,干后皮下静脉阻塞如树枝状,2-4周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大都需植皮才能愈合,可形成疤痕和疤痕挛 缩。诊断要点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严重者配合生化化验,血、尿常规化验以判断水与电解质紊乱情况、脏腑损伤情况、感染情况加以判断。现代医学对烧伤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如给服止痛剂,外用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或油剂等;酸碱烧伤立即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对严重者首先采取抗休克及抗感染措施,按烧伤补液公式补液,增加患者营养,必要时输血,或肌注丙种球蛋白等措施。
[0003]中医学称烧伤为“水火烫伤",具体可分为“火烫伤”、“汤烫伤”、“火疮”等。唐代孙思邈着《千金方》指出,“凡火烧损伤慎勿以冷水洗之”,否则“火疮得冷,热气更深入膏,坏人筋骨难瘥”。清代医家进一步闸明本病的辨证与预后。如陈二锋所著《洞体奥旨》中记有
“汤烫伤......轻者害在皮肤,重则在肌肉,尤甚者害在脏腑”,“火烧疮遍身烧伤如黑者难
救;或烧轻而不致黑者犹可疗也。然皮焦肉卷,疼痛难熬,有百计千方用之而不验者,以火毒内攻而治不得法也,故火烧之症,必内外同治,则火毒易解也”。在病因病机方面,中医学认为,烧伤系热毒灼盛伤皮肉,导致热盛伤阴,热毒内攻,脏腑不和,阴阳平衡失调。后期为毒邪渐退,久病导致气血两亏,或阴伤胃败,因此诸症迭生。
[0004]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自古以来出现很过治疗烧伤的中药膏或偏方,秘方等。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去除局部血瘀内阻,经络滞塞,热毒炽盛的问题,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烧伤效果好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去除局部血瘀内阻,经络滞塞,热毒炽盛的问题,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烧伤效果好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0007]刘寄奴60-80g,乳香40-60g,牛蒡子40_60g,熊胆粉20_30g,柴胡40_60g,地榆50-70g,黄芩40-60g,板蓝根50-70g,枣树皮50_70g,没药40_60g,知母10_20g,蜂蜡40-60g,冰片 40-60g,红花 30-50g。
[0008]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0009]刘寄奴60-70g,乳香40-50g,牛蒡子40_50g,熊胆粉20_25g,柴胡40_50g,地榆50-60g,黄芩40-50g,板蓝根50-60g,枣树皮50_60g,没药40_50g,知母10_15g,蜂蜡40-50g,冰片 40-50g,红花 30-40g。
[0010]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0011]刘寄奴70-80g,乳香50-60g,牛蒡子50_60g,熊胆粉25_30g,柴胡50_60g,地榆60-70g,黄芩50-60g,板蓝根60-70g,枣树皮60_70g,没药50_60g,知母15_20g,蜂蜡50-60g,冰片 50-60g,红花 40-50g。
[0012]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0013]刘寄奴65-75g,乳香45-55g,牛蒡子45_55g,熊胆粉22_28g,柴胡45_55g,地榆55-65g,黄岑45-55g,板蓝根55_65g,率树皮55_65g,没药45_55g,知母12_18g,蜂腊45-55g,冰片 45-55g,红花 35_45g。
[0014]为更好的实现本发 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0016]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0017]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0018]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0019]本发明的优点为:去除局部血瘀内阻,经络滞塞,热毒炽盛的问题,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清热解毒凉血,治疗烧伤效果好。其中有效率93.6%,良好率9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 ] 刘某、双下肢烧伤,烧伤面积9%,创面烧伤程度为深II度,烧伤后4h内就诊,使用本发明,刘寄奴60g,乳香40g,牛蒡子40g,熊胆粉20g,柴胡40g,地榆50g,黄岑40g,板蓝根50g,率树皮50g,没药40g,知母IOg,蜂腊40g,冰片40g,红花30g。
[0022]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0023]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0024]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0025]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0026]将创面清创后直接将药物涂于创面上行暴露治疗,或外盖I层无菌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定期检查纱布下有无积液,如有需要及时更换纱布。4d左右换药一次。9d愈合,18d左右完全脱痂,形成新鲜的肉芽创面。
[0027]实施例2
[0028]张某,躯干四肢烧伤,烧伤面积17%,烧伤深度为浅II度,烧伤后3h内就诊,使用本发明,刘寄奴65g,乳香45g,牛蒡子45g,熊胆粉22g,柴胡45g,地榆55g,黄岑45g,板蓝根55g,率树皮55g,没药45g,知母12g,蜂腊45g,冰片45g,红花35g。
[0029]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0030]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0031]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0032]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0033]将创面清创后直接将药物涂于创面上行暴露治疗,或外盖I层无菌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定期检查纱布下有无积液,如有需要及时更换纱布。4d左右换药一次。4d愈合,12d左右完全脱痂,形成新鲜的肉芽创面。
[0034]实施例3
[0035]黄某,开水灼伤前胸,烧伤面积12%,深度为浅III度,烧伤后2小时就诊,使用本发明,刘寄奴75g,乳香55g,牛蒡子55g,熊胆粉28g,柴胡55g,地榆65g,黄岑55g,板蓝根65g,率树皮65g,没药55g,知母18g,蜂腊55g,冰片55g,红花45g。
[0036]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0037]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0038]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0039]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0040]将创面清创后直接将药物涂于创面上行暴露治疗,或外盖I层无菌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定期检查纱布下有无积液,如有需要及时更换纱布。4d左右换药一次。14d愈合,20d左右完全脱痂,形成新鲜的肉芽创面。
[0041]实施例4
[0042]孙某,躯干四肢烧伤,烧伤面积21%,创面烧伤程度为深II度,烧伤后在其他医院治疗3天后转院至此,使用本发明,刘寄奴80g,乳香60g,牛蒡子60g,熊胆粉30g,柴胡60g,地榆70g,黄岑60g,板蓝根70g,率树皮70g,没药60g,知母20g,蜂腊60g,冰片60g,红花50go
[0043]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0044]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0045]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0046]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0047]将创面清创后直接将药物涂于创面上行暴露治疗,或外盖I层无菌纱布行半暴露治疗;每日定期检查纱布下有无积液,如有需要及时更换纱布。4d左右换药一次。12d愈合,18d左右完全脱痂,形成新鲜的肉芽创面。
[0048]数据比较:
[0049]220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本发明)和对照组(湿润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组)。治疗组HO例,男57例,女53例,年龄10个月至72岁,平均年龄为(28.69± 15.03)岁,致伤原因:烧伤60例,沸水烫伤48例,油烫伤2例。烧伤面积平均为12.54土 3.60 ;对照组110例,男55例,女55例,年龄18个月至69岁,平均年龄为(29.26 ± 13.24)岁,致伤原因:烧伤53例,沸水烫伤44例,油烫伤3例。烧伤面积平均为10.28 ±5.60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 > 0.05),进行组间对比。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刘寄奴60-80g,乳香40-60g,牛蒡子40-60g,熊胆粉20_30g,柴胡40_60g,地榆50-70g,黄芩40-60g,板蓝根50-70g,枣树皮50_70g,没药40_60g,知母10_20g,蜂蜡40-60g,冰片 40-60g,红花 30-5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刘寄奴60-70g,乳香40-50g,牛蒡子40-50g,熊胆粉20_25g,柴胡40_50g,地榆50-60g,黄芩40-50g,板蓝根50-60g,枣树皮50_60g,没药40_50g,知母10_15g,蜂蜡40-50g,冰片 40-50g,红花 30-4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刘寄奴70-80g,乳香50-60g,牛蒡子50-60g,熊胆粉25_30g,柴胡50_60g,地榆60-70g,黄芩50-60g,板蓝根60-70g,枣树皮60_70g,没药50_60g,知母15_20g,蜂蜡50-60g,冰片 50- 60g,红花 40-5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刘寄奴65-75g,乳香45-55g,牛蒡子45_55g,熊胆粉22_28g,柴胡45_55g,地榆55-65g,黄岑45-55g,板蓝根55_65g,率树皮55_65g,没药45_55g,知母12_18g,蜂腊45-55g,冰片 45-55g,红花 35_45g。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除了冰片和蜂蜡之外的各活性组分加入麻油浸泡,麻油量以各活性组分能够被完全浸泡为准,浸泡5-7天,使麻油完全浸透各活性组分,以防止熬制过程中出现泡沫,使得药液外溢; B、熬制时先武火急煎至煮沸,再用中火熬5分钟左右,必要时加蒸馏水,最后用文火慢煎至药渣发黑后捞出,待药液冷却至80°C左右时,用12层纱布过滤,得滤液备用; C、将蜂蜡放锅内加热熔化后,加步骤B所得滤液继续搅拌加热至200°C左右,待滤液混合均匀后,停止加热; D、温度降至100°C左右时,取冰片用质量百分比95%乙醇溶解,在搅拌下细流加入步骤C所得物质中,使之完全溶解,经过滤、灭菌后分装备用,得治疗烧烫伤的中药膏。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446409SQ20131040107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黎乃玮, 黎英豪, 杨萍萍 申请人:黎乃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