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0971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是由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蒲公英、大青叶、醋酸氯已定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是以华佗《中藏经》的基础方剂经研究试验制得,并结合现代中医学实践融合了现代中医技术提炼而成的高科技天然消毒产品,具有扎实可靠的实践和理论基础配制的消毒液及抑菌剂,可有效的杀灭各种真菌、霉菌、白色念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各类病毒及常见致病菌。
【专利说明】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消毒剂,确切的说是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正在不断地加强,预防疾病,加强保健的意识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它们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或皮肤接触侵入我们的身体,甚至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因胃肠病死亡者达30万人,大多数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而致,且80%以上的常发病,例如:感冒、痢疾、皮肤病、性病、妇科病、结核、甲、乙肝等也都是因为致病菌,病毒的侵入与其他条件并发所致,预防这些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加强日常生活环境、饮食及人体自身方面的卫生消毒工作,使用安全有效的抑菌剂对日常生活环境做全方位的消毒,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素质,更能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0003]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抑菌剂是醋酸氯己定,国内于70年代初期开始将醋酸氯己定尝试用于手术人员的泡手消毒、器械浸泡消毒等,甚至有人用其作皮肤注射部位消毒。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醋酸氯己定在国内的广泛使用,陆续有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尤其对黏膜组织的存在一定刺激性和过敏性。使用醋酸氯己定的阴道栓液时,常出现烧灼感、疼痛、渗血和溃疡,伴有发热和腰痛。党桂鲜等人报道表明,患者因患宫颈糜烂阴道塞用醋酸氯己定栓后渐出现从阴道、外阴至前胸、腹背的全身瘙痒,伴周身大片状皮疹。谷玉兰等人报道表明,采用醋酸氯己定溶液冲洗化脓创口创面,扫清脓物,给药包扎,并给溶液让每天冲洗创口两次,当日创口周围皮肤红肿,出现红色丘疹,痒痛,诊断为皮炎。采用醋酸氯己定溶液漱口可能引起舌头褪色、口腔疼痛,偶尔可有接触性湿疹样皮炎、光敏性皮炎等。同时,口腔的卫生护理是把好病从口入的关键举措之一,目前使用的西药消毒剂不仅对口腔粘膜刺激大,而且还存在有一定的副作用,吸入肺部给人体带来副面影响。

【发明内容】

[0004]因此,人们对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抑菌剂和皮肤黏膜消毒液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试验,终于成功的研制出由中药制备的抑菌剂和皮肤黏膜消毒液,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和皮肤黏膜消毒液。
[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抑菌剂和皮肤黏膜消毒液的制备方法。
[0007]本发明的抑菌剂是选择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蒲公英、大青叶、千里光、刺蒺藜、醋酸氯已定、助溶剂、乙醇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原药料组合,使得各药物相互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有效达到杀菌、抑菌的效果。其中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亳菊花:《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 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药志》称亳菊花在药菊中品质最佳;20世纪中药巨著《中华本草》也称亳菊品质最优。选用亳菊花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消热,明目,解毒的功能,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选用薄荷是因为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选用蒲公英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能,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选用大青叶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肝、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疮,痈疽肿毒。选用千里光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归肺、肝、大肠经,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痒的功能,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选用刺蒺藜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肝、肺经,有散风,明目,下气,行血的功能,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癥瘕,乳难,痈疽,瘰疬。醋酸氯已定,化学式=C22H3tlC12Nltl.2C2H40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杀菌能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助溶剂,溶剂中的添加物,可以增大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又不与溶质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乙醇,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ethanol,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0008]本发明抑菌剂的组分也是发明人经过多次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0009]金银花15_25kg 亳菊花 15_25kg薄荷 15_25kg 蒲公英 15-25kg 大青叶 3-8kg 千里光 3_8kg 刺蔡藜 3-8kg 醋酸氯已 定 0.09-0.12kg 助溶剂 0.1-0.3kg 乙醇 0.1-0.3kg。
优选用量为
金银花 20kg亳菊花20kg薄荷 20kg
蒲公英 20kg大青叶6kg千里光 6kg
刺蔡藜 6kg醋酸氯已定 0.11kg 助溶剂 0.2kg
乙醇 0.2kg。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 一、备料
1、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亳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3、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4、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5、大青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6、千里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7、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8、醋酸氯已定:按量提取;
9、助溶剂:按量提取;
10、乙醇:按量提取。
[0011]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蒲公英、大青叶、千里光、刺蒺藜放入煎药溶器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80-120°C煎煮1.5小时,用无机陶瓷膜分离,除杂,得第一次煎煮液。
[0012]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80_120°C煎煮I小时,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过滤,
得第二次煎煮液。
[0013]3、合并两次煎煮液,冷却在40°C以下静止20-30分钟,200目筛网过滤两次,取上清液,再用纳滤和反渗透膜脱水,浓缩萃取活性成分,得中药提取物。 [0014]4、将上述重量的醋酸氯已定加入乙醇中,混合搅拌,60°C加热10分钟得醋酸氯已定混合液。
[0015]5、将助溶剂加入醋酸氯已定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复混合溶剂。
[0016]6、再将中药材提取物加入复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得抑菌剂。
[0017]在对皮肤消毒时,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所以在配制消毒产品时要十分重视这点。亿人安消毒抑菌剂在配制时严格控制要求,将含有清热解毒成分的金银花、亳菊花、千里光、蒺藜和含有活血化瘀成分的薄荷、大青叶,以及有效杀菌抗菌成分的醋酸氯已定配合起来,能有效的增强协同作用,使人们使用起来即安全又有效。
[0018]皮肤黏膜消毒液是选择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蛇床子、百部、苦参、洗必泰、乙醇、助溶剂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原料组合,使之相互产生协调作用,从而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效果。其中选用金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选用亳菊花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消热,明目,解毒的功能,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选用薄荷是因为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选用蛇床子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肾、脾经,有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的功能,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痹痛,疥癣湿疮。选用百部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微温,入肺经,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的功能,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选用苦参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肝、肾、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能,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阴疮湿痒,瘰疬,烫伤。洗必泰,又名氯已定,洗必泰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它能与唾液糖蛋白结合,使牙面吸附蛋白减少,干扰菌斑形成。另外,洗必泰还可与细菌细胞外多糖结合,使细菌不易吸附到获得膜上,达到预防和减少牙周病和龋病的目的。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杀菌消毒药,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抗菌作用,比新洁尔灭等消毒药强,即使在有血清、血液等存在时仍有效。乙醇,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ethanol,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 — 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助溶剂,溶剂中的添加物,可以增大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又不与溶质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0019]本发明原料的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制总结得出的,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0020]金银花35-45千克亳菊花 35-45千克薄荷 3_8千克 蛇床子3-8千克百部 3-8千克苦参 3-8千克 洗必泰3-8克助溶剂 250-350克乙醇 5_10千克。
[0021]优选用量为 金银花40千克亳菊花 40千克薄荷 5千克 蛇床子5千克百部 5千克苦参 5千克
洗必泰3.5克助溶剂 300克乙醇 8千克。
[0022]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亳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3、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4、蛇床子:拣去杂质,筛去泥砂,洗净,晒干;
5、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6、苦参:拣净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土,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0023]二、中药材的提取
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蛇床子、百部、苦参加入煎药溶器内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80-12(TC温度内煎煮30分钟,用无机陶瓷膜分离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0024]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80_120°C温度内煎煮30分钟,用中空纤维超滤分离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0025]3、合并两次煎煮液,冷却在40°C以下静止20-30分钟,200目筛网过滤两次,取上清液用纳滤和反渗透膜脱水,浓缩萃取活性成分得中药提取物。
[0026]4、将所述重量的洗必泰加入乙醇溶剂内加热60°C,搅拌均匀,得洗必泰溶液。
[0027]5、将所述重量的洗必泰溶液加入中药提取物内,60°C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重量的助溶剂,搅拌均匀,得皮肤黏膜消毒液。
[0028]所述皮肤黏膜消毒液的集成膜分离工艺,是将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与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技术、纳滤和反渗透膜脱水浓缩技术有机地相结合,组合成集成膜分离提取技术,合理地运用不同膜分离的优点去除药液中的非药用杂质及对药液的脱水浓缩。利用无机陶瓷膜对中药提取物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后,可以滤除蛋白质、淀粉、果胶、鞣质大分子物质以及微生物,减少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损失,而中药有效成分基本无截留,采用无机陶瓷膜首先对药液进行微滤以去除鞣质、淀粉等杂质,取代一次醇沉,接着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精滤,再利用纳滤和反渗透膜进行脱水浓缩,可实现无醇化生产。从而替代了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工艺,节约酒精和能耗、工艺简单、人员节省、缩短生产周期,且能有效保障药品质量。集成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中药生产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0029]与传统提取工艺相比,以无机陶瓷膜为基础的集成膜分离工艺具有以下优越性:
(1)膜工艺过程不发生变化,无需加热,节省了能源利用率;
(2)膜工艺过程中降低乙醇的用量或者代替原醇沉工艺中大量的乙醇,无污染,无残留,增加生产的安全性,是一种绿色环保技术;
(3)采用无机陶瓷膜加中空纤维膜阶梯式的新型膜分离提取工艺能够充分利用发挥陶瓷膜耐腐蚀易清洗和中空纤维膜过滤精度高的优点,形成最佳匹配,运行稳定;
(4)新的膜工艺直接处理中药提取物,有效地去除药液中的大分子、鞣质及其它非药用物质,提高了药液有效成份的含量,使得产品的收率和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利用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多次的蒸馏,节约酒精和能耗,工艺简单、人员节省、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5)过滤过程仅采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流程短、操作简便、工艺参数易于控制;
(6)膜分离技术对药液的处理改变了经醇沉后的药液往往黏性较大,较难浓缩的问题,保证液体制剂在保存期间不容易产生沉淀或粘壁现象。 [0030]本发明是以华佗《中藏经》的基础方剂经研究试验制得,并结合现代中医学实践,融合了现代中医技术提炼而成的高科技天然消毒产品,命名为亿人安牌中药皮肤黏膜消毒液,该配方是以中医理论的精髓“整体现念、辨证统一”为指导,选择道地药材,精准用量,以医药学家千百年来临床实践宝贵经验,以基础方剂为基础,以科学、实效、精准的组分原则相配伍,具有符合客观的指导理论,扎实可靠的基础成方和系统有机的配伍原则。根据此先进技术配制的消毒液可将真菌霉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毒及医院常见致病菌杀灭。
[0031]本发明中主要选择提取金银花、亳菊花中的木犀草素,与蛇床子、苦参、百部、薄荷进行组合的,亳菊花、金银花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蛇床子、苦参、百部、薄荷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植物中药材,都有多年的食用和药用历史,亳菊花和金银花也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饮用,安全无毒,可保证本品的安全性,且本配方无配伍禁忌。经安全性毒理试验证明,本产品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0032]所述的无机陶瓷膜,是一种具有特殊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无机或高分子材料,它能把流体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能透过,而将其它物质分离出来。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和分子级过滤等特性,已广泛地应用于医药、水处理、化工、电子、食品加工等领域,成为本世纪分离科学中最重要技术之一。被公认为21世纪最重大产业技术之一的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工业科技。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是基于多孔陶瓷介质的筛分效应而进行的物质分离技术,采用与传统“死端过滤” “滤饼过滤”等过滤方式截然不同的动态“错流过滤”方式:即在压力驱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侧膜层表面以一定的流速高速流动,小分子物质(液体)沿与之垂直方向透过微孔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被膜截留,使流体达到分离浓缩和纯化的目的。所述的中空纤维超滤膜是超滤膜的一种。它是超滤技术中最为成熟与先进的一种技术。中空纤维外径:0.5-2.0nm,内径:0.3-1.4nm,中空纤维管壁上布满微孔,孔径以能截留物质的分子量表达,截留分子量可达几千至几十万。原水在中空纤维外侧或内腔加压流动,分别构成外压式与内压式。超滤是动态过滤过程,被截留物质可随浓缩水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长期连续运行。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超滤技术是一种广泛用于水的净化,溶液分离、浓缩,以及从废水中提取有用物质,废水净化再利用领域的高新技术。特点是使用过程简单,不需加热,能源节约,低压运行,装置占地面积小。所述的纳滤(NF, 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Cadotte的NS-30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Loose R0)。所述的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IO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反渗透膜应具有以下特征:(1)在高流速下应具有高效脱盐率;(2)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3)能在较低操作压力下发挥功能;(4)能耐受化学或生化作用的影响;(5)受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较小;(6)制膜原料来源容易,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0033]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皮肤黏膜消毒液及杀菌消毒的抑菌剂的有益效果。
[0034][试验例I]皮肤黏膜消毒液的杀菌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1.1菌悬液制备
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8099)、铜绿假单胞菌(ATCC15442)、白色念珠菌(ATCC10231)24h新鲜培养物,用含胰蛋白胨生理盐水(TPS)洗下菌苔并制成菌悬液,试验时将菌悬液与含30g / L小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对倍稀释。
[0035]1.2中和剂选择试验
试验菌用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试验设平行6组,按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进行。按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判定结果。
[0036]1.3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将消毒液用标准硬水配制成1.25倍的试验浓度,以每管4ml消毒液分装到无菌试管内(阳性对照为TPS),置于20°C水浴中5min。在每管内加入1.0ml试验菌悬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取0.5ml样液加入到含4.5ml中和剂试管内,混匀。中和作用lOmin,连同阳性对照组一并进行活菌计数,计算杀灭对数值。试验重复3次。
[0037]1.4手和皮肤现场消毒试验
随机选择30名成年志愿者,在消毒前让受试者双手及前臂内侧相互充分搓擦后,用无菌棉拭浸湿采样液,在1侧手指屈面从指尖至指根处往返涂擦采样;用另1支棉拭在同侧前臂皮肤3cmX 1Ocm面积内作涂抹采样;将采样后棉拭投入到采样液试管内作为阳性对照组。然后用该消毒液原液分别对手和前臂皮肤进行擦拭消毒并保持作用lmin,用与消毒前同样方法进行消毒后试验组采样,将棉拭投入到10 m I含中和剂采样液试管内。将各组采样标本进行充分振荡洗脱,取洗脱液进行活菌计数,计算对自然菌杀灭对数值。
[0038]1.5亚急性毒性试验
选清洁级6~7周龄体重170~215gSD大鼠48只,分成4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根据该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小鼠LD。均大于5000mg / kg(体重),设计1000、200、40mg / kg(体重)3个剂量组,对照组给予蒸馏水。采用28d染毒法,经口灌胃给药,双笼喂养,自由摄食,每周称重,根据体重调整受试物的给予量,每日经口染毒一次,连续28d。于末次染毒后24h尾静脉取血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各项指标,对每只大鼠进行脏器大体观察,同时取肝、肾、脾称重并计算脏体比,取肝、肾、肾上腺、脾、胃、肠、睾丸(卵巢)、脑、心、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观察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0039]2 结果
2.1中和剂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含3g / L卵磷脂、30g / L吐温80、10 g / L硫代硫酸钠、Ig / L组氨酸的TPS作为,可有效中和该消毒液最高试验浓度对试验菌的残留作用,且对试验菌和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0040]2.2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杀菌消毒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15-25kg亳菊花15-25kg薄荷15_25kg 蒲公英15-25kg大青叶3-8kg千里光3_8kg 朿丨膜藜3-8kg醋酸氯已定 0.09-0.12kg助溶剂0.1-0.3kg 乙醇 0.1-0.3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消毒的抑菌剂,其中各原料的用量为: 金银花20kg亳菊花20kg薄荷20kg 蒲公英20kg大青叶6kg 千里光6kg 刺蔡藜6kg 醋酸氯已定 0.11kg助溶剂0.2kg 乙醇0.2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杀菌消毒的抑菌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Cl)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亳菊花:拣净 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3)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4)蒲公英:拣去杂质,洗净泥土,切段,晒干; (5)大青叶: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6)千里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干燥; (7)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8)醋酸氯已定:按量提取; (9)助溶剂:按量提取; (10)乙醇:按量提取;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蒲公英、大青叶、千里光、刺蒺藜放入煎药溶器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钟,80-120°C煎煮1.5小时,用无机陶瓷膜分离,除杂,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80-120°C煎煮I小时,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两次煎煮液,冷却在40°C以下静止20-30分钟,200目筛网过滤两次,取上清液,再用纳滤和反渗透膜脱水,浓缩萃取活性成分,得中药提取物; (4)将上述重量的醋酸氯已定加入乙醇中,混合搅拌,60°C加热10分钟得醋酸氯已定混合液; (5)将助溶剂加入醋酸氯已定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得复混合溶剂; (6)再将中药材提取物加入复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得抑菌剂。
4.一种皮肤黏膜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制成: 金银花35-45千克亳菊花35-45千克薄荷 3_8千克 蛇床子3-8千克百部3-8千克苦参 3-8千克 洗必泰3-8克助溶剂250-350克乙醇 5_10千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黏膜消毒液,其中各原料的用量为: 金银花40千克亳菊花40千克薄荷5千克 蛇床子5千克百部5千克苦参5千克 洗必泰3.5克助溶剂300克乙醇8千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皮肤黏膜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l)金银花:筛去泥沙,拣净杂质; (2)亳菊花:拣净叶梗、花柄及泥屑杂质; (3)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4)蛇床子:拣去杂质,筛去泥砂,洗净,晒干; (5)百部:拣净杂质,除去须根,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6)苦参:拣净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土,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二)中药材的提取 (1)将所述重量的金银花、亳菊花、薄荷、蛇床子、百部、苦参加入煎药溶器内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80-120°C温度内煎煮30分钟,用无机陶瓷膜分离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80-120°C温度内煎煮30分钟,用中空纤维超滤分离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合并两次煎煮液,冷却在40°C以下静止20-30分钟,200目筛网过滤两次,取上清液用纳滤和反渗透膜脱水,浓缩萃取活性成分得中药提取物; (4)将所述重量的洗必泰加入乙醇溶剂内加热60°C,搅拌均匀,得洗必泰溶液; (5)将所述重量的洗必泰溶液加入中药提取物内,60°C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重量的助溶剂,搅拌均匀,得皮肤黏膜消毒液。
【文档编号】A61P31/02GK103891784SQ201310409073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支允坤, 韩光 申请人:安徽亿人安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