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50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其活性成分由附子5~10份、人参3~5份、白术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组成。该药酒具有滋补肝肾、健脾利湿、舒筋活络、祛湿止痛药物功效。治疗痛风,具有起效快,药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
【背景技术】
[0002]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根据发病原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种类型。原发性痛风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高峰为30?50岁,约95%为男性,5%女性常为绝经期后发病。继发性痛风除因先天性肾小管功能异常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继发性痛风起病缓慢外,多起病较急。患有痛风的病人生活和工作都将会受到一定的困扰及影响。痛风的危害常常表现在痛风的症状上面: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和心率加快等症状。痛风的危害还表现在痛风并发症上面:高血脂、心血管损害、脑血管障碍。
[000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男性尤为突出。西医治疗药物较少,且副作用大,长期用药会导致药源性疾病。
[0004]祖国医学对于痛风病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认为痛风源于过食肥甘,湿热内蕴,浸溃肌肉关节,或复感外邪 侵袭经络而致,夹痰夹瘀从而导致痛风。中医关于痛风治疗的药方较多,但效果却很难评价,本发明药酒疗效经多例实证,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治疗痛风。
[0005]技术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该药酒具有滋补肝肾、健脾利湿、舒筋活络、祛湿止痛药物功效。用于痛风治疗,具有起效快,药用方便且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0007]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所选用的组分由如下材料组成:
[0008]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纯粮白酒。
[0009]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所选用的中药材组份重量配比为:
[0010]附子5?10份、人参3?5份、白术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
[0011]本发明的用于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所选用的中药材常用重量配比为:
[0012]附子5份、人参3份、白术10份、白芍20份、茯苓30份。
[0013]本发明治疗痛风的药酒,根据中医对于痛风的辩治理论:病初在经,邪实为主,湿热痰瘀阻滞。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清热通络和营。久病深人筋骨、脏腑、经络,肝脾肾气不足,湿痰瘀阻滞。需滋补肝肾、健脾利湿,施用祛风湿、舒筋活络、通络止痛药物。
[0014]本发明治疗痛风的药酒,选用的中药材的药理学基础如下:
[0015]附子,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用于阴盛克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0016]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心经。具有复脉固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咳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目民、阳痿宫冷。
[0017]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功效。用于脾虚食少、腹胀、痰饮眩悸、水肿、出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0018]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肝柔肝、缓急止痛功效。用于头痛眩晕、胸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四肢挛急、月经不调、崩漏、通经。
[0019]茯苓,味甘;性平、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脾虚食少。
[0020]本发明的中药散剂的配方中,没有毒性和成瘾性药物。
[0021]本发明所用药方在考虑到各类药物的性质、口味、药性以及配伍禁忌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并且按照一定配比组成的处方,各方各司其职,既有机配合,又相互促进。
[0022]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的使用禁忌为,喝这个药酒不能吃其它药物和饮用其它的药酒,尤其不能和治疗风湿的药酒同时饮用。
[0023]主要参考文献:[1]张春华.浅谈痛风的辩证治疗[J].新疆中医药,2005,23 (6):
5.[2]滕英华.痛风病因及其辩证论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 (7):78.[3]李智杰.中医药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518.[4]谭宝生.中医治疗痛风3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 (6):90.[5]王圣燕,赵晶,车仁宇.痛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09,4(9):42.[6]董雯.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 (I):107.[7]杨集群.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 51 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9):29.[8]CN96102851.3[9]CN97107775.4[10]CN200510012563.3[11]周蜜,张明.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概括[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 (9):1732.[12]李少玲.痛风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6):1187.[0024]临床疗效
[0025]1.样本信息
[0026]本发明药酒多年来治疗数百例痛风类病症。其中年龄最小者33岁,年龄最大者87岁。其中典型病例74例,完全治愈。
[0027]2.使用方法
[0028]本发明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使用方法为内服饮用,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每次一两左右(约50?60ml),每日I?3次。十五日为一个疗程。
[0029]3.治疗结果
[0030]多年来治疗各类痛风及其并发症109例,其中治愈74例,改善和有效者28例,无效者7例,总有效率为93.6%。凸显了该药酒的良好疗效。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材经白酒泡制而成: 附子5?10份、人参3?5份、白术10?15份、白芍20?25份、茯苓25?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痛风的中医药酒。其所选用的中药材的最优配比为: 附子5份、人参3份、 白术10份、白芍20份、茯苓30份。
【文档编号】A61K36/714GK103432224SQ201310424404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杨国胜 申请人:杨国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