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67阅读:1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由川芎、防风、薄荷、柿霜、桔梗、水牛角、白芥子、生姜组成。本发明在清咽太平丸的基础上去除甘草缓痛和药的作用,防止减低生姜和白芥子透皮入里的作用。本发明经过多起适用,效果明显,特别是小儿,在外敷本药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治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中医理论认为,火炎上,风中于上。准确把握了咽喉肿痛的关键。本发明以此为基础而研制,在古方清咽太平丸的基础上制备为外用药,对于咽喉肿痛难以下咽药物的患者以及儿童来说,不啻为雪中之炭。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咽喉肿痛药物难以下咽的窘态,由于咽喉部肌肤薄弱,容易渗药而入。
[0004]本发明组成:川芎、防风、薄荷、柿霜、桔梗、水牛角、白芥子、生姜。主治:上焦风热引发的,咽喉肿痛。
[0005]其中:
川弯:入心、肝经,血中气药,升清散瘀;
防风:入肝、胆经,血药之使,疏肝散风;
薄荷:入肺、膀胱经,辛香升浮,清凉解表,消风散热;
柿霜:入肺、胃经,生津润肺;
桔梗:入肺、大肠经,清咽利喉,载诸药而上浮;
水牛角:入心、肝、肺经,凉心清肺;
白芥子:入肺经,去皮里膜外之痰,载药透皮:
生姜:入肺胃经,发表透里,开泄腠理,引药内行。
[0006]本发明在清咽太平丸的基础上去除甘草缓痛和药的作用,防止减低生姜和白芥子透皮入里的作用。
[0007]本发明经过多起适用,效果明显,特别是小儿,在外敷本药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治愈。
具体实施例
[0008]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1
王某,女,4岁,烟台市芝罘区人,2011年4月19日求诊,两颊红,咽喉肿痛难以下咽,右手寸浮数,右手关浮弦,左手关洪数,诊断为风热上扰所致,以川芎8份、防风5份、薄荷20份、柿霜10份、桔梗5份、水牛角3份、白芥子6份、生姜6份。同磨粉,以蛋清调成糊状,帖服30分钟,一天3次,3天后咽喉肿痛消失。
[0010]实施例2
卢某,男,31岁,诊所附近工地的建筑人员,2012年4月3日求诊,咽喉肿痛,口角糜烂,高空作业感冒风寒,加上家里有事老板不发钱所致。以川芎10份、防风10份、薄荷10份、柿霜5份、桔梗10份、水牛角10份、白芥子15份、生姜8份。同磨粉,以蛋清调成糊状,帖服60分钟,并以热粥频服,次日复诊已经基本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由川芎、防风、薄荷、柿霜、桔梗、水牛角、白芥子、生姜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川芎8份、防风5份、薄荷20份、柿霜10份、桔梗5份、水牛角3份、白芥子6份、生姜6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川芎10份、防风10份、薄荷10份、柿霜5份、桔梗10份、水牛角10份、白芥子15份、生姜8份。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4510991SQ201310447626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邹本鉴 申请人:邹本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