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障碍的方法

文档序号:1263412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障碍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疾病的方法,主要原理如下:通过一种虚拟的用户图形或图像,然后把虚拟用户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通过采集用户大脑皮层的电波信号作为心理康复效果的间接度量的方法;并通过改变现实场景,诱导用户的大脑皮层的电波,使其大脑皮层的电波处于莫种状态,根据用户的心理康复特诊,给用户积极暗示,让大脑皮层的电波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增强用户积极体验效果,给心理训练康复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同时通过体感技术,给用户带来更为逼真的感受,在心理康复的同时,学会灾难应急处理。
【专利说明】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障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患者受难现场的方式,它涉及计算机网络模拟和图形数据处理,涉及虚拟现实环境应用于自救训练。

【背景技术】
[0002]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技术。虚拟环境由计算机生成,它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仿真。虚拟现实的应用广泛,在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可视化、飞行模拟、多媒体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艺术创作、游戏等方面的大极大的应用。
[0003]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和训练方面是最近几年得以发展,利用虚拟技术应用于手术和血管造型等。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电脑辅助训练康复环境系统”,通过模拟划船、打球等情景,来帮助残障人士改善平衡能力,恢复身体的运动机能。能提高用户本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训练效果。
[0004]体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输入领域已得以实现,为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和自然的计算机输入方式。微软公司的Kinect和Leap Mot1n公司的Leap 3D就是目前体感输入领域的两个主流品牌,在操作者无需手持任何感应道具的前提下,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捕捉、识别操作者的动作。基于空间的体感技术应用与虚拟现实环境中,使参与者带来更真实的灾难体验。
[0005]虹膜识别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前途的生物认证技术,未来的安防、国防、电子商务等多种领域的应用,也必然的会以虹膜识别技术为重点。这种趋势已经在全球各地的各种应用中逐渐开始显现出来,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运用虹膜技术在本专利中,旨在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患者个人信息的泄露。
[0006]本发明致力于用户包括神经、精神的康复体验。多数受非自主伤害患者在治疗过程结束后,仍患有心理阴影,甚至产生幻觉从而影响正常生活。通过模拟现实技术可还原患者受难现场,通过再次体验减少患者心理恐惧,从而减少心理阴影,达到康复的结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疾病的方法。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疾病的方法,主要原理如下:通过一种虚拟的用户图形或图像,然后把虚拟用户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通过采集用户大脑皮层的电波信号作为心理康复效果的间接度量的方法;并通过改变现实场景,诱导用户的大脑皮层的电波,使其大脑皮层的电波处于莫种状态,根据用户的心理康复特诊,给用户积极暗示,让大脑皮层的电波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增强用户积极体验效果,给心理训练康复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同时通过体感技术,给用户带来更为逼真的感受,在心理康复的同时,学会灾难应急处理。
[0009]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患者三维模拟数据,形成人体数据模型,存入计算机;
步骤2:采集患者关于受害情景过程,做出三维立体模型,记入计算机中;
步骤3:设置一个体感设备,体感设备通过感应用户手脚划过轨迹在虚拟环境中做出相对应动作;
步骤4:用户戴着头盔显示器,连接到计算机,从头盔显示器中能够看到虚拟的用户自己出现在一个虚拟灾难环境中;
步骤5:采集患者大脑皮层的电波;
步骤6:适当改变虚拟灾难环境,使患者脑电图波处于α (8-12Ηζ)之间,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利用灾难情景再现,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0010]如果患者脑电图波不正常,会立即主动变化场景。通过将患者再次置身于受害现场虚拟环境中,调节虚拟环境,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接受虚拟环境带来的康复作用,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无需在现实世界中还原灾难现场,也无需任何传感道具,只要在体感设备的感应空间内就能完成虚拟现实过程,操作简便;可应用于多个领域,除了对心理疾病患者康复以外,还可用于模拟灾难现场使用户学会逃生技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疾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利用虚拟技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疾病的方法,主要原理如下:通过一种虚拟的用户图形或图像,然后把虚拟用户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通过采集用户大脑皮层的电波信号作为心理康复效果的间接度量的方法;并通过改变现实场景,诱导用户的大脑皮层的电波,使其大脑皮层的电波处于莫种状态,根据用户的心理康复特诊,给用户积极暗示,让大脑皮层的电波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增强用户积极体验效果,给心理训练康复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同时通过体感技术,给用户带来更为逼真的感受,在心理康复的同时,学会灾难应急处理。
[0014]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1:采集患者三维模拟数据,形成人体数据模型,存入计算机;
步骤2:采集患者关于受害情景过程,做出三维立体模型,记入计算机中;
步骤3:设置一个体感设备,体感设备通过感应用户手脚划过轨迹在虚拟环境中做出相对应动作;
步骤4:用户戴着头盔显示器,连接到计算机,从头盔显示器中能够看到虚拟的用户自己出现在一个虚拟灾难环境中;
步骤5:采集患者大脑皮层的电波; 步骤6:适当改变虚拟灾难环境,使患者脑电图波处于α (8-12Ηζ)之间,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利用灾难情景再现,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0015]如果患者脑电图波不正常,会立即主动变化场景。通过将患者再次置身于受害现场虚拟环境中,调节虚拟环境,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接受虚拟环境带来的康复作用,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
[0016]本发明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体感技术帮助用户到达心理康复及生存训练的方法,包括启动虚拟训练康复程序、密码验证、正确进入步骤,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原理;所述具体的实施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原理,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原理通过一种虚拟的用户图形或图像,然后把虚拟用户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通过采集用户大脑皮层的电波信号作为心理康复效果的间接度量的方法;并通过改变现实场景,诱导用户的大脑皮层的电波,使其大脑皮层的电波处于莫种状态,根据用户的心理康复特诊,给用户积极暗示,让大脑皮层的电波始终处于这种状态,增强用户积极体验效果,给心理训练康复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同时通过体感技术,给用户带来更为逼真的感受,在心理康复的同时,学会灾难应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体的实施步骤,其特征是:所述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所述的步骤1:采集患者三维模拟数据,形成人体数据模型,存入计算机; 所述的步骤2:采集患者关于受害情景过程,做出三维立体模型,记入计算机中; 所述的步骤3:设置一个体感设备,体感设备通过感应用户手脚划过轨迹在虚拟环境中做出相对应动作; 所述的步骤4:用户戴着头盔显示器,连接到计算机,从头盔显示器中能够看到虚拟的用户自己出现在一个虚拟灾难环境中; 所述的步骤5:采集患者大脑皮层的电波; 所述的步骤6:适当改变虚拟灾难环境,使患者脑电图波处于α (8-12Ηζ)之间,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利用灾难情景再现,使患者克服心理恐惧,从而恢复心理健康。
【文档编号】A61M21/00GK104511079SQ201310451973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8日
【发明者】娄保东 申请人:南京专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