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497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千里光,博落回,无患子,苦楝叶,热痱草,仙鹤草,蛇床子,樗白皮,鸦胆子,古山龙,黄藤,荔枝草,羊蹄草,岗松,苦参,灯心草,石莽草和红萆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利水通淋的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疗效确切,疗效短,副作用小及不易复发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一种阴道炎。患者症状主要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烧灼感、疼痛和性交痛。西医一般采用甲硝锉或替硝锉等治疗,但效果不是很好,且有一定副作用。[0003]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炎属中医“阴痒”、“带下病”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湿邪为患,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常及任带二脉失固,加之忽视个人卫生或久居阴湿之地或情志不畅,劳累过度,忧思郁怒等,造成肝脾亏虚,肝失调达,郁久化火,脾失健运,积湿生热,湿热下注,蕴郁生虫而发本病。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利水通淋,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千里光,博落回,无患子,苦楝叶,热痱草,仙鹤草,蛇床子,樗白皮,鸦胆子,古山龙,黄藤,荔枝草,羊蹄草,岗松,苦参,灯心草,石莽草和红萆蘚。
[0006]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千里光30~40份,博落回20~30份,无患子20~30份,苦楝叶10~20份,热痱草10~20份,仙鹤草25~35份,蛇床子20~30份,樗白皮10~20份,鸦胆子15~25份,古山龙15~30份,黄藤5~15份,蒸枝草20~30份,羊蹄草10~20份,岗松15~25份,苦参10~20份,灯心草20~30份,石莽草15~25份和红草蘇10~20份。
[0007]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千里光35~40份,博落回25~30份,无患子20~25份,苦楝叶15~20份,热痱草10~15份,仙鹤草30~35份,蛇床子25~30份,樗白皮10~15份,鸦胆子20~25份,古山龙20~30份,黄藤5~10份,蒸枝草25~30份,羊蹄草15~20份,岗松20~25份,苦参10~15份,灯心草25~30份,石莽草15~20份和红草蘇10~15份。
[0008]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为:千里光38份,博落回27份,无患子24份,苦楝叶16份,热痱草15份,仙鹤草31份,蛇床子28份,樗白皮12份,鸦胆子23份,古山龙27份,黄藤6份,蒸枝草28份,羊蹄草16份,岗松22份,苦参11份,灯心草27份,石莽草18份和红萆蘚11份。
[0009]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千里光36份,博落回29份,无患子22份,苦楝叶19份,热痱草12份,仙鹤草33份,蛇床子25份,樗白皮14份,鸦胆子21份,古山龙23份,黄藤9份,蒸枝草25份,羊蹄草18份,岗松23份,苦参13份, 灯心草26份,石莽草16份和红萆蘚14份。
[0010]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60分钟~9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200目~300目的粉末;
[0012]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6~10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6小时,提取2~3次,合并各次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6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 I~3小时,煎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13]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300目~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
[0014]所述赋形剂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或其他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5%~45% ;
[0015]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羟丙基纤维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 10%~25% ;
[0016]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微分硅胶或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5~3%。
[0017]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栓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加入6~10倍量的水,浸泡8~12小时,煎煮4~6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4~6倍量的水第二次加热,煎煮3~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次加入2~3倍量的水第三次加热,煎煮I~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0019]第二步: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中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50°C~60°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2~`1:4 ;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
[0020]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7~9倍的醇浓度为 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 1.32~1.3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C~175°C、出风温度80°C~ 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22]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5~0.5倍的蔗糖粉和
0.25~0.35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65°C~75°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以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杀虫止痒,利水通淋的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疗效确切,疗效短,副作用小及不易复发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千里光,博落回,无患子,苦楝叶,热痱草,仙鹤草,蛇床子,樗白皮,鸦胆子,古山龙,黄藤,荔枝草,羊蹄草,岗松,苦参,灯心草,石莽草和红萆蘚。[0025]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6]千里光:性寒,味苦。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醫,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四川中药志》: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
[0027]博落回:辛,苦,温。消肿,解毒,杀虫。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湖南药物志》:祛风解毒,行气消肿,杀虫。
[0028]无患子:味苦,辛,性寒。归心,肺经。清热,祛痰,消积,杀虫。主喉痹肿痛,肺热咳喘,音哑,食滞,疳积,蛔虫腹痛,滴虫性阴道炎。《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各种喉症,感冒发热,百日咳,白池,白带,小儿疳积。
[0029]苦楝叶:苦,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治湿疹瘙痒,疮癣疥癞,蛇虫咬伤,滴虫性阴道炎,疝气疼痛,跌打肿痛。
[0030]热痱草: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发表祛暑,利湿和中,消肿止血,散风止痒。主风寒感冒,阴暑头痛,恶心,脘痛,白痢,水肿,衄血,痔血,疮疖,阴痒,湿疹,痱毒,外伤出血,蛇虫咬伤。《常用中草药配方》:祛风顺气,温中止痛。治伤暑腹胀,痧气作痛,痔瘘下血。外用杀虫止痒。治湿疹风痒,滴虫性阴道炎。
[0031]仙鹤草:苦、涩,微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等证。《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
[0032]蛇床子:辛、苦,温。归肾经。解毒杀虫,燥湿,祛风。用于寒湿带下,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湿疹疥癣。
[0033]樗白皮:苦,潘,寒。归肺,胃经。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
[0034]鸦胆子:味苦,性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杀虫,截疟。主热毒血痢,冷痢,休息痢,疟疾,痔疮,痈肿,阴痒,白带,瘊疣,鸡眼。《岭南采药录》:治冷痢,久泻。又能杀虫。
[0035]古山龙:苦,寒。归心,肺,大肠经。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主肠炎,菌痢,黄疸,疟疾,疖肿,湿疫,阴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扁桃体炎,眼结膜炎。
[0036]黄藤:苦,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黄疸,胃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饮食中毒,输卵管炎,急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阴道炎,烧烫伤。
[0037]荔枝草:苦,辛,凉。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扁桃体炎,肺结核咯血,支气管炎,腹水肿胀,肾炎水肿,崩漏,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用治痈肿,痔疮肿痛,乳腺炎,阴道炎。
[0038]羊蹄草:性凉,味微苦。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陆川本草》:凉血消炎。治伤口感染红肿。《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抗菌消炎。治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扁桃体炎,口腔溃疡,乳腺炎,慢性盆腔炎,痢疾,腹泻,毒蛇咬伤。
[0039]岗松:味苦,辛,性凉。化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湿疹。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止血,止痛,生肌。用洗疮疡、瘙痒。《广西中药志》:有通淋利尿作用。治膀胱热,小便不利,阴痒,皮肤热气。煎水洗皮肤烂痒、湿疹;叶,捣敷,治蜈蚣伤,枝叶,蒸油,治疮癞等。
[0040]苦参:苦,寒。归心,肺,肾,大肠经。清热,燥湿,杀虫。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41]灯心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尿少涩痛,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喉痹,口舌生疮,创伤。《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安神,利水通淋。福建龙溪《实用中草药》:治小儿^(热,泌尿系炎症,疮瘍,裔肉。
[0042]石莽草:味苦,辛,性平。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广西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云南中草药》:清热利尿,通淋。
[0043]红萆蘚:甘、微苦,平。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0044]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千里光,博落回,无患子,苦楝叶,热痱草,仙鹤草,蛇床子,樗白皮,鸦胆子,古山龙,黄藤,荔枝草,羊蹄草,岗松,苦参,灯心草,石莽草和红萆蘚。
[0045]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为:千里光30~40份,博落回20~30份,无患子20~30份,苦楝叶10~20份,热痱草10~20份,仙鹤草25~35份,蛇床子20~30份,樗白皮10~20份,鸦胆子15~25份,古山龙15~30份,黄藤5~15份,蒸枝草20~30份,羊蹄草10~20份,岗松15~25份,苦参10~20份,灯心草20~30份,石莽草15~25份和红草蘇10~20份。
[0046]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千里光35~40份,博落回25~30份,无患子20~25份,苦楝叶15~20份,热痱草10~15份,仙鹤草30~35份,蛇床子25~30份,樗白皮10~15份,鸦胆子20~25份,古山龙20~30份,黄藤5~10份,蒸枝草25~30份,羊蹄草15~20份,岗松20~25份,苦参10~15份,灯心草25~30份,石莽草15~20份和红草蘇10~15份。
[0047]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为:千里光38份,博落回27份,无患子24份,苦楝叶16份,热痱草15份,仙鹤草31份,蛇床子28份,樗白皮12份,鸦胆子23份,古山龙27份,黄藤6份,蒸枝草28份,羊蹄草16份,岗松22份,苦参11份,灯心草27份,石莽草18份和红萆蘚11份。
[0048]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千里光36份,博落回29份,无患子22份,苦楝叶19份,热痱草12份,仙鹤草33份,蛇床子25份,樗白皮14份,鸦胆子21份,古山龙23份,黄藤9份,蒸枝草25份,羊蹄草18份,岗松23份,苦参13份,灯心草26份,石莽草16份和红萆蘚14份。
[0049]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0]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60分钟~9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200目~300目的粉末;
[0051]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6~10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6小时,提取2~3次,合并各次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6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 I~3小时,煎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52]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300目~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
[0053]所述赋形剂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或其他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5%~45% ;
[0054]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羟丙基纤维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 10%~25% ;
[0055]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微分硅胶或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5~3%。
[0056]其中,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栓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加入6~10倍量的水,浸泡8~12小时,煎煮4~6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4~6倍量的水第二次加热,煎煮3~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次加入2~3倍量的水第三次加热,煎煮I~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0058]第二步: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中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50°C~60°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2`~1:4 ;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当基质为两种或多种时,优选的比例为彼此重量相同。
[0059]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7~9倍的醇浓度为 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
1.32~1.3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C~175°C、出风温度80°C~ 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61]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5~0.5倍的蔗糖粉和
0.25~0.35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65°C~75°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62]以下采用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63]实施例1本发明制备的胶囊剂
[0064]取千里光360g,博落回290g,无患子220g,苦楝叶190g,热痱草120g,仙鹤草330g,蛇床子250g,樗白皮140g,鸦胆子210g,古山龙230g,黄藤90g,蒸枝草250g,羊蹄草180g,岗松230g,苦参130g,灯心草260g,石莽草160g和红萆蘚140g ;
[006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6]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8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300目的粉末;
[0067]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10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回流5小时,提取3次,合并各次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5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3小时,煎煮2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68]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
[0069]所述赋形剂为糊精,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35% ;
[0070]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15% ;
[0071]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1.5%。
[0072]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栓剂
[0073]取千里光380g,博落回270g,无患子240g,苦楝叶160g,热痱草150g,仙鹤草310g,蛇床子280g,樗白皮120g,鸦胆子230g,古山龙270g,黄藤60g,蒸枝草280g,羊蹄草160g,岗松220g,苦参IlOg,灯心草270g,石莽草180g和红萆蘚IlOg ;
[0074]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5]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加入8倍量的水,浸泡10小时,煎煮5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5倍量的水第二次加热,煎煮3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次加入3倍量的水第三次加热,煎煮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0076]第二步:取等量的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55°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3 ;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
[0077]实施例3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
[0078]取千里光330g,博落回210g,无患子270g,苦楝叶170g,热痱草120g,仙鹤草280g,蛇床子240g,樗白皮130g,鸦胆子240g,古山龙180g,黄藤130g,蒸枝草230g,羊蹄草170g,岗松210g,苦参180g,灯心草250g,石莽草220g和红萆蘚190g ;
[0079]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0]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9Mpa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1.35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0°C、出风温度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0081]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45倍的蔗糖粉和0.3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70°C干燥,获得颗粒剂。[0082]毒性实验:
[0083]内用药物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6~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制剂胶囊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6.28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 (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1.4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 > 31.4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62.8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用药量为5.2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8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0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22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
[0084]内用药物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对小鼠按8.62、18.26和40.15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0085]外用药物毒性实验:1、实验方法:取80只豚鼠,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去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归笼观察24小时。将豚鼠随机分为四组,三个用药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外用栓剂药物蒸馏水溶解液0.3、0.5和0.8ml,分别含生药92mg、181mg和368mg,一个对照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一周,实验结束后,将豚鼠处死,心,肝,肾及脱毛皮肤做病理检验。2、结果:三个用药组的豚鼠躯干脱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的豚鼠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用药组心、肝、肾及脱毛皮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本发明的外用药物无局部刺激作用,也未见全身毒性表现。表明本发明中药外用时使用安全。
[0086]临床资料:
[0087]病例选择:全部102例病例均为2009年12月~2012年6月我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一 34人,年龄18~53岁;治疗组二 34人,年龄20~54 ;对照组34人,年龄19~52岁。两组在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0088]诊断标准:症状:有接触性出血、外阴瘙痒、灼痛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或伴有局部刺激症状。妇科检查:宫颈及阴道黏膜充血,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呈黄色泡沫状。实验室检查:滴虫性阴道炎,在阴道分泌物中显微镜下找到滴虫;阴道清洁度在II度以上。阴道pH值5.5~6。
[0089]治疗方法:治疗组一: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3粒,20天为一疗程。
[0090]治疗组二: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栓剂,将其塞入阴道深处,每日I剂,20天I疗[0091]对照组:口服甲硝锉(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2020388)0.4g,每天 2次,20天一疗程。
[0092]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脓性或泡沫样阴道分泌物消失,外阴瘙痒、尿频尿痛消失, 无外阴阴道充血,连续3次月经后复查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滴虫均为阴性;显效:阴道分泌物减少,外阴瘙痒、尿频尿痛症状好转,外阴阴道无充血,分泌物涂片镜检滴虫减少无活力;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变,滴虫数无改变。
[0093]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I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 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0094]表1两组分别治疗I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009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 千里光,博落回,无患子,苦楝叶,热痱草,仙鹤草,蛇床子,樗白皮,鸦胆子,古山龙,黄藤,荔枝草,羊蹄草,岗松,苦参,灯心草,石莽草和红萆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千里光30~40份,博落回20~30份,无患子20~30份,苦楝叶10~20份,热痱草10~20份,仙鹤草25~35份,蛇床子20~30份,樗白皮10~20份,鸦胆子15~25 份,古山龙15~30份,黄藤5~15份,蒸枝草20~30份,羊蹄草10~20份,岗松15~ 25份,苦参10~20份,灯心草20~30份,石莽草15~25份和红草蘇10~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千里光35~40份,博落回25~30份,无患子20~25份,苦楝叶15~20份, 热痱草10~15份,仙鹤草30~35份,蛇床子25~30份,樗白皮10~15份,鸦胆子20~ 25份,古山龙20~30份,黄藤5~10份,蒸枝草25~30份,羊蹄草15~20份,岗松20~ 25份,苦参10~15份,灯心草25~30份,石莽草15~20份和红草蘇10~15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千里光38份,博落回27份,无患子24份,苦楝叶16份,热痱草15份,仙鹤草31 份,蛇床子28份,樗白皮12份,鸦胆子23份,古山龙27份,黄藤6份,荔枝草28份,羊蹄草 16份,岗松22份,苦参11份,灯心草27份,石莽草18份和红萆蘚11份。
5.如权利要求1至 3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千里光36份,博落回29份,无患子22份,苦楝叶19份,热痱草12份,仙鹤草33 份,蛇床子25份,樗白皮14份,鸦胆子21份,古山龙23份,黄藤9份,荔枝草25份,羊蹄草 18份,岗松23份,苦参13份,灯心草26份,石莽草16份和红萆蘚14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60分钟~9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200目~300目的粉末;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6~10倍的醇浓度为80 %~90 %的乙醇, 加热回流3~6小时,提取2~3次,合并各次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 回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6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I~3 小时,煎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300目~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所述赋形剂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或其他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5%~45% ;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羟丙基纤维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 10%~25% ;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微分硅胶或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5~3%。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栓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加入6~10倍量的水,浸泡8~12小时,煎煮4~6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4~6倍量的水第二次加热,煎煮3~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次加入2~3倍量的水第三次加热,煎煮I~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第二步: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中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50°C~60°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2~1:4 ;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
8.—种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砂锅中炒60分钟~90分钟,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过筛成200目~3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加入相对于第一步获得的粉末质量6~10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3~6小时,提 取2~3次,合并各次提取液,过滤获得醇提液,醇提液减压浓缩,回收至无醇味;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6倍的蒸馏水,每次煎煮I~3小时,煎煮2~3次,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得水提液,水提液减压浓缩,与前面获得的醇提液的浓缩液混合,进一步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三步,将所述干膏粉碎成300目~400目的粉末,在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和崩解剂混合、干燥、粉碎,加入助流剂,最后装入胶囊中,得到胶囊剂; 所述赋形剂为淀粉、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或其他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25%~45% ; 所述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羟丙基纤维素,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10%~25% ; 所述助流剂为硬脂酸镁、微分硅胶或其他具有助流作用的药用辅料,其在所述胶囊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5~3%。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栓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加入6~10倍量的水,浸泡8~12小时,煎煮4~6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入4~6倍量的水第二次加热,煎煮3~4小时,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次加入2~3倍量的水第三次加热,煎煮I~2小时,过滤,滤液备用;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 第二步: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羊毛脂、聚乙二醇和泊洛沙姆poloxamer中一种、两种或多种作为基质;将所述基质在温度50°C~60°C条件下加热融化,加入第一步所得细粉,搅拌均匀,混合成粘稠的液体,灌注在塑料定型管内,插入棉栓,冷却定型制成子弹头状栓剂;所述细粉与基质的配比为1:2~1:4 ;所述棉栓为尾部带有棉线的棉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7~9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I~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70°C时相对密度为 1.32~1.36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C~175°C、出风温度80°C~ 85°C,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5~0.5倍的蔗糖粉和0.25~0.35倍的糊精,制成颗粒 ,于65°C~75°C干燥,获得颗粒剂。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3520593SQ20131047730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日
【发明者】侯萍 申请人:侯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