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727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车前子、小蓟、党参、白术、陈皮、熟地黄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功能,用于治疗膀胱炎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技术背景
[0002]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言。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女性常见。终末血尿常见,严重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目前,西药治疗膀胱炎效果不佳,而长期服用西药会有较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膀胱炎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膀胱炎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膀胱炎的组合药物。
[00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药物是选用车前子、小蓟、党参、白术、陈皮、熟地黄、泽泻、黄芪、茯苓、藕节、山药、杜仲、砂仁、木通、甘草、附子、肉桂、白茅根、瞿麦、篇蓄、川黄柏、石韦、川楝子、泽泻、牛膝、理肺散、木贼、马鞭草、猪苓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膀胱炎的复发。其中选用车前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清热,明目,祛痰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选用小蓟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二经,有温中,下气,消谷,杀虫的功能,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蚊伤。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选用白术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选用陈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选用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的功能,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选用泽泻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肛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藕节是因为其性味甘涩,平,入手少阴,足阳明,厥阴经,有止血,散瘀的功能,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选用山药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选用杜仲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辛,温,入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浙,阴下湿痒,胎漏欲堕,高血压。选用砂仁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经,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能,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隔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选用木通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心、小肠、膀胱经,有泻火行水,通利血脉的功能,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癎;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选用附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蹂甓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选用肉桂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入肾、脾、膀胱经,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 能,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选用白茅根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肺、胃、小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能,治热病烦渴,吐血,紐血,肺热喘急,胃热卩岁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肿,黄疸。选用瞿麦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心、肾、小肠、膀胱经,有清热利水,破血通经的功能,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选用篇蓄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膀胱经,有利尿,清热,杀虫的功能,治热淋、癃闭,黄疸,阴蚀,白带,蛔虫,疳积,痔肿,湿疮。选用黄柏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肺、胃、肾经,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能,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选用石韦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凉,入肺、膀胱经,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的功能,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为,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选用川楝子是因为其性味苦,寒,有毒,入肝、胃、小肠经,有降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能,治热厥心痛,胁痛,疝痛,虫积腹痛。选用泽泻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入膀胱经,有利水,渗湿,泄热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肛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选用牛膝是因为其性味甘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的功能,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选用理肺散是因为其性味苦,凉,有消炎,续骨的功能,治肺炎,支气管炎,口腔炎,肺结核,骨折。选用木贼是因为其性味甘苦,平,入肺、肝、胆经,有疏风散热,解肌,退翳的功能,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肛,疟疾,喉痛,痈肿。选用马鞭草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的功能,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癥瘕,痈肿疮毒牙疳。选用猪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脾、肾、膀胱经,有利尿渗湿的功能,治小便不利,7K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
[0007]本发明组合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车前子 10-20克小蓟25-35克党参5-15克
白术 5-15克陈皮5-15克熟地黄5-1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车前子10-20克小蓟25-35克党参5-15克 白术5-15克陈皮5-15克熟地黄5-15克 泽泻5-15克黄芪15-25克茯苓15-25克 藕节10-20克山药10-20克杜仲10-20克 砂仁3-9克木通3-9克甘草4-10克 附子3-9克肉桂5-15克白茅根15-25克 瞿麦5-15克篇蓄5-15克川黄柏5-15克 石韦10-20克川楝子3-9克泽泻3-9克 牛膝6-12克理肺散5-15克木贼5-15克 马鞭草5-15克猪苓3-9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车前子15克小蓟30克党参10克 白术10克陈皮10克熟地黄10克 泽泻10克黄芪20克茯苓20克 藕节15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 砂仁6克木通6克甘草5克 附子6克肉桂10克白茅根 20克 瞿麦10克篇蓄10克川黄柏10克 石韦15克川楝子6克泽泻6克 牛膝9克理肺散10克木贼10克 马鞭草10克猪苓6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车前子:拣去杂质,筛去泥屑,空粒; (2)小蓟:拣净杂质,去根,水洗润透,切面,晒干; (3)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切片或切段,晒干; (4)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5)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变黑的果皮,洗净,润软,切丝,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灰屑; (6)熟地黄:取干地黄加黄酒30%,拌匀,入蒸笼中蒸至内外黑润,晒干; (7)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8)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9)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10)藕节:取净藕节置锅内炒至外面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稍洒清水,取出,干燥; (11)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12)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13)砂仁:拣去杂质及果壳,捣碎; (14)木通:用水稍浸泡,闷润至透,切片,晒干; (15)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6)附子: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取出放凉; (17)肉桂: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或刮去粗皮,用温开水浸润片刻,切片,晾干; (18)白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 (19)瞿麦: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焖润,切段,晒干; (20)篇蓄:去净杂质及根,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21)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透,切片或切丝,晒干; (22)石韦:拣净杂质,洗净 泥沙,刷净茸毛,切段晒干; (23)川楝子:拣去杂质,洗净,烘干,轧碎或劈成两半; (24)泽泻:拣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凉,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5)牛膝:拣去杂质,洗净,润软,去芦,切段,晒干; (26)理肺散:拣去杂质,切碎,晒干; (27)木贼:洗净,稍润,剪去根部,切段,晾干; (28)马鞭草:拣净杂质,洗净,润软切段,晒干; (29)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二)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车前子、小蓟、党参、白术、陈皮、熟地黄、泽泻、黄芪、茯苓、藕节、山药、杜仲、砂仁、木通、甘草、附子、肉桂、白茅根、瞿麦、篇蓄、川黄柏、石韦、川楝子、泽湾、牛膝、理肺散、木贼、马鞭草、猪苓药物,加水6倍量,浸泡18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将过滤的药渣加水4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合并两次煎煮液,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得药液,将药液分成3剂服用。
【文档编号】A61P13/10GK103536839SQ20131052549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金占荣 申请人:金占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