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75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生地黄10份、苦参10份、知母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金银花12份、地肤子12份、浮萍6份、甘草6份、山豆根6份、紫草15份、青黛10份、麻黄20份、桑白皮15份、连翘15份、稀莶草10份、蕲蛇10份、薏苡仁15份、苍术15份、茵陈10份、蝉蜕10份。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凉血、解毒、祛风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玫瑰糠疹,五年来,通过对84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6.7%。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玫瑰糠疫(Pityriasis rosea)是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躯干和四肢,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状鳞屑。目前,治疗玫瑰糠疹的方法有多种,如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紫外线照射治疗、采用炉甘古洗剂外涂等药物治疗、中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的疗效,但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大,物理治疗疗程太长,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速度快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的新中药,该中药治疗速度快,疗效高。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生地黄10份、苦参10份、知母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金银花12份、地肤子12份、浮萍6份、甘草6份、山豆根6份、紫草15份、青黛10份、麻黄20份、桑白皮15份、连翘15份、稀莶草10份、蕲蛇10份、薏苡仁15份、苍术15份、茵陈10份、蝉蜕10份。
[0005]本发明配方中所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效如下:
生地黄【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性味】味甘、苦,性寒。【归经】入心、肝、肾经。【功能主治】具有滋阴清热,凉血补血的功效。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06]苦参【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0007]
知母【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干燥根莖。【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肺、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0008]荆芥【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微温。【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0009]防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0010]金银花【来源】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性寒,味甘。【归经】入肺、心、胃经,【功能主治】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0011]地肤子【来源】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0012]浮萍【来源】本品为浮萍科植物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 (L.) Schleid.的干燥全草。【性味】辛,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透疫,利尿。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尿少。
[0013]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4]山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有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0015]紫草【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味:性寒,味甘、咸。归经:归心、肝经。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I]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0016]青黛【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寥科植物寥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蒋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性味】咸,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0017]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 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梓、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0018]桑白皮【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性味】甘,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0019]连翅【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20]稀莶草【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 或毛梗稀签 Siegesbeckia glabrescens Makino 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关节,解毒。用于风湿痹痛,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四肢麻痹,半身不遂,风疹湿疮。
[0021]蕲蛇【来源】本品为蜂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性味】甘、咸,温;有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0022]薏该仁【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该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性味】甘、淡,凉。【归经】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抚。 [0023]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莖。【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甓,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0024]茵陈【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辛,微寒。
[0025]【归经】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0026]蝶脱【来源】本品为蝶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0027]临床上,该病初期常先在躯干或四肢某一部位出现一个直径I~3cm大小圆形或椭圆性玫瑰红色或黄色斑片,称为母斑或先驱斑、原发斑,有时可有2 - 3个母斑。约I~2周以后,躯干与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常对称分布,开始于躯干以后,逐渐发展至四肢,斑片大小不一,直径一般在0.2~1cm,大小常呈椭圆形斑片,中间有细碎的鳞屑,而四周圈状边缘上,有一层游离缘向内的薄弱鳞屑,皮损长轴一般与皮纹切线方向一致,胸背部皮损长轴常与肋骨走向方向平行。母斑、继发斑、糠秕状鳞屑,皮损长轴与皮纹及肋骨方向一致。玫瑰红色的母斑、继发斑,中心平坦,边缘微隆,表面附糠秕状鳞屑。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及颈部,多为泛发,偶有局限于某一部位,如腹部、腋部等处。自觉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大多数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有全身不适,头痛咽痛、低热、淋巴结肿等。也有少数病人开始皮损为红色丘疹,可互相融合成斑片,这类病人常有剧痒,称为丘疹型玫瑰糖疹。此病好发于温差变化较大的春、秋两季,好发年纪从儿童、青年、中年都有,中青年成人多见,男、女性都可能发生。病程有自限性,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一般4 一 6周可自愈,少数可迁延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愈后一般不复发。
[0028]本病〃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本病既有风的特性,〃风胜则痒〃,〃风者,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故疹无定形,有母、子斑。〃风胜则燥",肤干起屑,又有热的特征,属阳症,〃阳胜则热〃,热为火之征,性炎上,色为有形,故有炎症红斑。病机:血分热盛,复感风邪,毒入营血,热毒凝结,闭塞腠理,热毒伤血所致。本发明的中药具有凉血、解毒、祛风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玫瑰糠疹,五年来,通过对84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6.7%。
[0029]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发明人2008年9月-2013年9月间共收集了 164例玫瑰糠疹病门诊患者,其中,男84例,女80例,年龄17-35岁,病情5天-12天。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对照组8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0]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口服苦参祛疹汤,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10天。
[0031]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10天。
[0032]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I)皮损完全消退,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失斑。疗程在10天以内。(2)瘙痒完全消除。好转:(I)皮损消退80%以上,残留皮损颜色变淡,无新起皮损。时有轻度瘙痒。
(2)疗程自发病之日起,不超过2周。
[003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34]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5]表1 两组疗效比较_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玫瑰糠疹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生地黄10份、苦参10份、知母10份、荆芥10份、防风10份、金银花12份、地肤子12份、浮萍6份、甘草6份、山豆根6份、紫草15份、青黛10份、麻黄20份、桑白皮15份、连翘15份、稀莶草10份、蕲蛇10份、薏苡仁15份、苍术15份`、茵陈10份、蝉蜕10份。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3611006SQ201310686324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余贤祥 申请人:余贤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